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的日子。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也是“依法行政”正式提出20年。党的十八大将“依法治同”方略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2年12月4日,新当选的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又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3.
宪法实施与依法治国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霞 《现代法学》2000,22(3):46-49
本文通过探析宪法在法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进一步提出和探讨了保障宪法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不是政治口号,是重要的宪法规范;依法治国的权力主体是人民,义务主体是政府;依法治国具有道德上的正当性和政治上的合理性;依法治国植根于社会的客观实际;依法治国有特定的对象、时间和空间效力;反对把依法治国庸俗化。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的核心与关键是依宪法治国,公众普遍的宪法信仰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宪法信仰程度决定着宪法实施程度进而影响着整个依法治国的进程。宪法信仰既是指一种对宪法的情感和态度,也是指一切按宪法规定行事的行为,它是主客观方面的统一。宪法信仰是建设法治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它是实现依法治国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树立宪法的权威性,切实保障宪法实施。为发挥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要明确宪法和法律的关系,要大力宣传宪法,培养和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精神,强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遵守和执行宪法,要健全和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特别是建立违宪追究机制,把宪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以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由于宪法在现代国家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依法治国必须首先依宪治国,这就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宪法观念。我国现阶段全社会的宪法观念是非常薄弱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地位和宪法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要求各级党政干部和全体党员成为守宪和护宪的模范,要特别加强对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宪法教育,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实施机制,形成违宪必究的社会大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依法治国真正得到推进。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12,(6):10-12
列宁说过:宪法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纸。宪法的精髓在于保障人权。庄严宪法,2万余字,字字千钧,无不凝聚着华夏儿女对于人的权利价值的认可与捍卫,修宪所折射出的人权进步理念,更是令人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9.
10.
人民具有普遍的现代法治精神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在我国由于对法治精神的误解以及法治宣传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对真正实现依法治国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必须加强对民族法治精神的塑造才能实现法治目标。  相似文献   

11.
法治思想虽然产生于奴隶制末和封建制初,但不同的历史时期法治的内涵、外延不同。我国对法治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期和曲折的经历。本文按照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层进行了解读和剖析,分析总结了我国法治的发展进程,着重论述了依法治国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当中的作用关系,提出了对依法司法及依法行政的几点改革希望,并对法治、宪政、人权、政权、经济、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一文中明确提出“宪法精神”概念。宪法精神对当代中国宪法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理论和实践中不宜泛化使用“宪法精神”概念,要在揭示宪法文本中宪法规定、宪法原则背后蕴涵的宪法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宪法解释的方法,通过明确宪法文本中宪法规定之间、宪法规定与宪法原则之间以及宪法原则与宪法原则之间的价值关系,来“发现”宪法精神。科学和有效地“发现”宪法精神,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宪法文本中宪法规定和宪法原则的内涵,提升宪法作为立法依据和合宪性审查依据的确定性,推动宪法实施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宪法学概念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法治不是一种孤立的治国方略 ,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 ,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套与协同 ,其中道德就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法治带来了社会道德精神的革命 ,而新的道德精神又是法治得以实施的价值基础 ,其中主要有民主精神、权利精神、自由精神和正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宪法价值共识就是认同并形成以宪法价值为核心的社会共识,即整个社会成员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及国家工作人员内心认同而形成的以宪法价值为共识的价值观与价值体系,并使之成为指导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规范。宪法价值共识是对宪法价值的认知与感悟后而生成的一种价值信仰,它是宪法实施的内在动力机制,宪法实施的好坏就是宪法价值共识认同度的晴雨表。宪法价值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共同体的价值共识,进而生成宪法价值共识,主要是植根于人类普世价值文化与民主社会基础之上。从宪法价值共识的角度来认识宪法实施的话,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宪法价值为共识的价值体系与价值信仰,无论宪法规范的实施,还是宪法审查制度的确立,皆以宪法价值共识为内在的驱动力,否则,宪法的实施或许依旧是一个百年来的"高贵之梦"。  相似文献   

15.
宪法文本是一种价值与规范体系,其存在形式表现为文本之上、文本之下、文本之内、文本之外,构成完整的价值与规则体系.“82宪法”体现了让社会治理回归制度理性、弘扬人性旗帜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民众权利保护诉求的积极回应和满足,是对人的尊严、制度理性的恢复与塑造,30年来中国社会的转型是通过宪法实现的.我们要肯定宪法的正当性、合法性,尊重宪法文本,坚持宪法的基本立场,从文本出发思考、解释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宪法问题.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应当保障宪法的规范效力,以我国宪法文本为基础,建构解决我国问题的解释技术、解释程序、解释理论,关注实践中的宪法问题,突出宪法的调整功能与社会问题的宪法化,在宪法与社会的互动中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近代历史风云迭起,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三个政权轮番交替,出台的宪法更是层出不穷.不论是仅为稳定政权而有名无实的《钦定宪法大纲》,还是迫于由军阀力量支撑而贿选出的“贿选宪法”,抑或与各政党势力商讨妥协后形成的《中华民国宪法》,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时势造成的偶然性.本文试通过解析1946年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探讨《中华民国宪法》中所蕴藏的以及中国传统法律中的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省委对学习贯彻宪法作了全面安排部署,省委政法委专门下发通知,省委宣传部与省司法厅联合提出要求,反复强调要把宪法作为"四五"普法的重点学习内容,把领导干部作为学习宪法的重点对象,把考试考核作为督促学习的重要手段,推进宪法学习,增强全民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19.
可以说是宽容而不是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是宪法精神的根本所在,而其他自由主义的观念都需要在宽容精神的指导下展开。法国宪法的曲折历史和特有传承,给了宽容精神以独有的土壤。使其在平衡宪政体制,调节议会与政府权力间的制约,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方面有着独特的实践经验。而其特色鲜明的以政治平衡为主要目的,保障少数公民权利的宪法委员会,在宪法宽容精神实践指导下,于法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理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理应在现实中得到贯彻实施,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阶段,就是这样一部重要的法律,是否为老百姓所熟知?是否在保障公民权利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又是否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说明。宪法的实施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推动和促进宪法的实施,本文也将对此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