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召开的,它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实践证明,“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党在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缺乏必要的理论和思想准备,八大路线在1957年以后的落实中出现了很大的曲折。实际上,八大对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些偏差,从一开始就孕育着矛盾,也造成了八大…  相似文献   

2.
历史证明,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尤其是八大科学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了一个好头。但是。由于实践时间还短、思想准备不足等原因,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了曲折,甚至于1966年发动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直到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在恢复和继承中共八大路线的基础上,根据面临的国内外新的形势,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基本成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40年前的今天,党的八大在北京隆重开幕。我被山东党组织推选为代表参加了这次历史性的盛会。40年来,每当回忆起这次会议,就不禁思绪万千。 八大是在国内处于历史转折关头和国际上发生一连串重大事件的背景下召开的。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年,苏共二十大尖锐地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错误和后果,东欧发生了波兰事件等。这一切,对八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历时13天的八大一次会议,制定了一系列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刘少奇在大会上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政治报告的决议进一步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相似文献   

4.
经过半个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风雨洗礼,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党的八大路线的正确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八大是在我国历史处在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召开的,它依据新的历史要求,及时地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新的任务,制定了新的路线和方针。八大是作为我们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开端的标志,载入党的史册。由于八大路线的正确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也由于毛泽东晚年离开了八大路线,于是有人就在八大问题上做文章,把毛泽东同八大路线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编造所谓正确与错误的路线斗争。这是一种歪曲历史的不负责任的言论。…  相似文献   

5.
党的八大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人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八大制定的“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路线,是在科学总结我国社会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后提出的,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八大路线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使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曲折坎坷,步履维艰,付出很大的代价。在纪念建国50周年之际,分析八大路线中断的原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有…  相似文献   

6.
八大基本精神未能贯彻的历史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大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其基本精神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奏曲.令人惋惜的是, 八大的基本精神后来未能贯彻下去,致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遭到了严重的挫折.为什么八大的基本精神未能贯彻下去呢?原因多种,诸说纷纭.我认为,最主要原因在于八大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起步,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不足,还未能认清我国在1956年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未能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还没有认清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基本问题.这是八大基本精神未能贯彻下去的一个最深层的原因,也是八大以来党的历史曲折发展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教训.八大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未能认清1956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7.
党在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发展趋向,从时间上来说,是指从1956年八大一次会议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段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正确和错误两个发展趋向。从内容上来说,是指八大一次会议确定了正确路线,探索有了正确的开端之后,对八大正确路线是坚持和发展,还是背离和否定这样两个发展趋向。因此,它是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的根本问题,而不是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即党在探索中既形  相似文献   

8.
翟昌民 《党的文献》2007,3(4):65-69
中共八大路线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铸成了某些历史的遗憾.中共七大后和八大后同样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七大路线能够坚持到底,而八大路线却中途改变,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造成八大思想准备不足的原因及其历史启示是:八大处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历程的开端,客观上不具备能有充足思想准备的条件;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正确处理思想认识上存在的不统一的问题;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稳妥从容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四十周年。大会总结了七大以来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两次伟大胜利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战略任务,毛泽东率先提出并领导全党开始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在八大前后探索的成果,使党获得了新的经验,加深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并由此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制定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八大路线及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设想,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八大前后取得的正确认识或比较正确的认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六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会。八大制定了一条正确路线,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但这条路线在实践中并没有坚持下去,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道路,教训至为深刻。分析、总结八大路线没有坚持下去的原因,可以提高我们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已作为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彪炳史册。八大最突出的功绩在于肯定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全党的主要任务是由革命转向经济建设,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并初步探索了如何从实际出发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应当说,这一切是与当时党中央的领导核心毛泽东的艰辛努力和开拓性的贡献密不可分的。可惜的是,八大路线贯彻不久,从1957年下半年起,即受到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错误的干扰,毛泽东本人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陷于失误,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对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提出了否定的意见,认为国内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段同资产阶段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否定了八大确认的关于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历史呈现了比较复杂曲折的现象。于是,近些年来党史学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虽然亲自主持了八大文件的修改审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中共八大路线未能贯彻到底的经济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大是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它是在我国即将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之际召开的。众所周知,八大在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而经济还非常落后的国情,提出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路线。然而事与愿违,八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种种困难和干扰,本文则试图从经济体制方面,即从八大路线实施的客观条件方面,去分析探讨八大路线未能贯彻到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八大唐敦教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举行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新时期,并对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十分...  相似文献   

14.
刘佳 《党史纵览》2011,(6):10-13
1956年中国政治生活中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八大的召开,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民主的大会、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大会。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发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号召,  相似文献   

15.
“八大”前后,我党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而如何推进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则是我国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此探索初期,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工业化道路从新的高度进行了论述,本文就此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中共“八大”迄今已过去40年了。这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终于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在40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共“八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回顾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作的正确决策,对加深我国国情的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毛泽东在“八大”的开幕词中提出:“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切可能团…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遗留许多问题,在苏共二十大引发我们以苏为鉴的推动下,党决心在实践中加以解决。在全党共同努力的基础上,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形成一条正确的八大路线。尽管探索还只是初步的,八大路线也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但这些并不影响八大的历史功绩。相反,八大的探索不仅把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而且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正确路线的重要历史来源。可以说,八大的探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的前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素材,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进一步探索有了较高起点。  相似文献   

18.
党的“八大”,因其在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成为四十年来人们一直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八大”关于经济体制问题的有益探索,以及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它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机制。广义地说,经济体制还包括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我国的经济体制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逐步形成的。它包括:1、计划体制。主要特点是:对国营经济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  相似文献   

19.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作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跨越的标志,因其提出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而在党的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八大前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八大路线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仅对这一历史时期安徽社会发展情况作些探析。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八大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关于八大的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就达数十篇。本文试图对八大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些评述。 一、关于八大的历史功绩、地位问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公报指出:全党工作着重点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同时在阶级斗争方式、经济建设方针、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党的建设上均作了一系列正确规定,实际上继承并发展了八大路线。 1979年9月29日,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肯定了八大功绩:八大的主要文献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