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法学教育改革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育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并取得了迅猛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法学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改革的思路可以从坚持走多样化发展道路、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正确理解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的关系、优化法学教育结构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经济与法学的关系、法治与法学的关系、法学教育的目标和宗旨等方面,对于现存的法学教育弊端以及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全社会对于科学构建中国法学教育制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大力提倡法治建设的今天,法学教育举足轻重的地位日益突显。然而,在我国这样一片法学教育基础薄弱的大地上,法学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还存在巨大的鸿沟。唯有消除这些鸿沟,我们的法学教育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本文将从法学德育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法律职业教育与法学基础教育、法学教育国际化与法学教育本土化、法学教育的质量与法学教育的规模等范畴的对比中来揭示当前法学教育的目标:法学德育教育、法律职业教育、法学教育国际化、法学教育质量是新形势下社会对法学教育的重点需求,法学教育必须向这几方面倾斜。  相似文献   

4.
郭明瑞  王福华 《法学论坛》2001,16(5):106-112
今年8月13—15日在烟台举办的“现代法学教育论坛”,围绕法学教育目标、法学教育理念、法学教育体制、法学教育方法、法律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借鉴国外法学教育经验以及实行司法统一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既有共识,也有分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反思、审视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学教育经过最近十几年的迅猛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规模与成效,但法学教育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就中国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与模式、专业和课程设置、教育资源缺乏以及法学教育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求探索出中国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杨武松 《法制与社会》2010,(35):305-306
区域性法学教育作为一种法学教育形态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教育实践中因各种原因而存在诸多差异。可以通过统一法学本科教材、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法学教育目标等措施完善,减少区域性法学教育的差异,最大限度实现法学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职法学教育是对于传统法学教育进行扬弃后的一种培养人才模式,它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就与专业课程配置相关的高职法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传授理论知识要以够用和实用为准则,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这一特点就高职法学教育的专业课程配置提出高职法学教育应当配备有9门核心法学知识课程与5门法律技能课程。  相似文献   

8.
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法学教育也辐射到这一考试,它们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对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改革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又有利于在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矛盾性展开与破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中国的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热门专业与就业困难、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及课程设置中通识化与专业化等诸多矛盾。破解这些矛盾,应确立法学教育本身的职业性特点,明确法学教育的定位,确立法学教育的精英化走向,同时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开辟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互结合的新途径,改善法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并借助司法考试,提高法学教育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廖焕国  杨瑞兰 《法制与社会》2010,(15):233-234,237
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与法学本科教育均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司法考试的实行改善了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的状况,却又给法学本科教育模式带来冲击。法学本科教育模式亟需革新,以促进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11.
论清末新式法学教育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是中国法学教育的近代化时期。在此特定的历史阶段 ,中国的法学教育一步步地突破传统模式 ,开始以西方资产阶级法学教育的思想、方法来培育法律人才。清末的这种新式法学教育为促进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教育模式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推动中国法学教育近代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办好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学教育事业 ,以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专门人才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创新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中 《政法学刊》2003,20(4):83-85
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虽然获得较快的发展,但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同质化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加入WTO后,这种差距将越来越明显,对我国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带来滞后影响。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对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重新对我国法学教育进行定位,并加强国际法学教育交流,借鉴世界先进法学教育理念与模式,加快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财税法学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对中国财税法学教育现代化的提出背景、特征、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对财税法学教育理念、教育水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队伍、教育管理现代化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中国财税法学教育现代化实施中的重点问题及其解决思路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中国财税法学教育现代化是财税法学教育因应时代发展而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换过程,是新时期财税法学教育的奋斗目标,对推动法学教育变革和财税法治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近代法学教育肇始于清朝末年 ,为满足改良政治、立宪修律的需要 ,经过政府的推动和社会的响应 ,清末法学教育起始之初便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清政府为加速法学人才的培养 ,探索适合中国新式法学教育之路 ,在办学主体、教育形式、教学模式、教育内容诸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清末法学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的办学特色对近代法学教育产生了深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学教育百年回眸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回顾了中国法学教育的概况,指出了每一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认真的反思,特别是重点分析了法学教育与社会变革、法学教育与职业教育、法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以探索法学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从法学教育的目标审视诊所法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法学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法学课程的设置及其教学方法的运用。由于法学教育目的的不确定性,导致法学教育改革的进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法学原理和法律常识的教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造成学生很难在毕业后较短的时间内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在美国已经进行了30多年的诊所法律教育为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一条可以参考和借鉴的途径,并促使我们对法学教育改革以及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齐国胜 《法制与社会》2013,(21):218-219
当下公安法学教育在促进公安队伍建设,提升公安干警执法水平的同时,原有的教育体制、师资储备、教学模式等面对日渐发展的公安教育,逐渐显露出不足,无法适应"教、学、练、战一体化"的要求,与构建现代公安教育存在一定差距。为实现公安法学教育的目标,改革与加强公安教育培训工作,铸造高素质公安队伍,在公安法学教育中,要适应时代发展,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强化实践教学,将公安院校法学教育与公安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本文在构建"大教育"、"大培训"工作格局和工作体系思路指引下,针对目前公安法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顺应公安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对公安法学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何美静 《法制与社会》2013,(33):230-231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是。我国法学教育仍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所以要把握好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要从坚持走多样化发展道路、正确理解法学教育和职业之间的联系、把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间的联系等方面来进行摸索。  相似文献   

19.
再论新时期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邵俊 《法学评论》2004,22(5):148-152
教育目标与模式是法学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社会的发展状况、学习者的个体需要、法学教育的客观基础条件是确定法学教育目标与模式的基本依据 ,法律专业性、职业基础性、应用型人才模式是法学教育的主要方向。因此 ,法学教育的多样化、多元化并不是简单化、随意化 ,不能没有基本的标准和要求 ,而应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 ,以达到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何玲 《法制与社会》2013,(32):215-216
当下人们对于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之间的关系定位并不明确,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两张皮”的现象客观存在,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之间面临着多重困境。对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的关系等进行辨析,并深入剖析域外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关系状况,从教育定位、教育基础环节及教育内容等方面着手,改良我国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