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仲勋是从三秦大地走出来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的成长轨迹和奋斗历程与陕西息息相关。陕西不仅是习仲勋的家乡,更是他投身中国革命、展示领导能力的起点。一富平:投身中国革命的起点1913年10月15日,习仲勋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淡村乡中合村。那时的中国,国运衰微,经济衰败,社会动荡。那时的陕西,战事频繁,民不聊生,人心思变。在孩提时代,习  相似文献   

2.
巴山泥 《广东党史》2010,(11):54-54
<正>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继续支持深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吹响了深圳再创辉煌的新号角。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正在阅批主政西北的习仲勋写来的报告时问薄一波:习仲勋同志怎么样?薄一波答:年轻有为。毛泽东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说: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4.
窦孝鹏 《湘潮》2014,(3):24-27
杨立三作为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创始人和卓越领导人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这里记叙的是其中的4个片段。  相似文献   

5.
财务实行“一支笔”签字报销是个老制度。初衷是为了财权的集中管理,防止领导干部人人批钱,堵塞财务漏洞,避免滋生腐败。然而“一支笔”制度沿袭至今,却出现了不少纰漏,某些领导凭着个人“一支笔”大耍权威,成为自封的“我说了算”的产物。某县检察院对近年来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分析时发现,90%以上是因为“大权独揽”一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监督。这很说明了“一支笔”的“特殊功效”。报载:河南上蔡县某乡一位乡长听说自己即将调离时,24小时内就赶签了70多万元的报销单据。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财政局预算科长罗斌“一支…  相似文献   

6.
“得意”四戒慎行唐代孟郊40多岁中进士时写了一首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可算把他中了进士、步入仕途、十分喜悦、万分得意的心情披露得淋漓尽致,实不失为千古绝唱。然而,我却想试着对这首诗从另外一面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7.
向警予5岁开始在父兄的指导下认字。1907年,12岁的向警予在大哥的指导和影响下,开始接触进步思想,经常阅读《民报》、《新民丛报》和《天义报》等报章杂志。  相似文献   

8.
<正>胡耀邦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著名的"红小鬼",参加革命后多年从事党领导下的青少年工作,为党的青年工作贡献了力量。1937年,胡耀邦离开青年团的工  相似文献   

9.
今年39岁的邓斌走过的仕途之路是引人注目的:1994年4月他由一般干部被任命为南充市顺庆区审计局局长助理,1995年5月就升任副局长、局党组成员,被视为跨世纪人才,极有前途的“星”级人物。 然而,1997年岁首之际,南充市纪委、监察局的一个处分决定却使他流星般陨落了。邓斌在执行公务中,以隐瞒被查单位问题为条件,换取现金私分和乱支乱用;接受被查单位高标准接待和赠送的礼品,被撤销了党内和行政职务。 人们既惊讶,又疑惑:这真的是那个“年轻能干”的邓斌吗? 但事实却不容置疑。 1995年正月28日,一辆疾驶的越  相似文献   

10.
扶贫先扶智。有了"智","志"便应运而生。贵州的"两欠"省情,说明了贵州之"贫"境,同时也决定了贵州要摘"贫"帽,贵州人就应有"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贵刊在2008年第1期浓墨重彩地推出"贵州精神"的"特别策划"报道,读后着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这对增强全省人民"热爱贵州、鼓舞贵州、  相似文献   

11.
<正>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之后,原国民党起义将领邓宝珊陪同傅作义去西柏坡拜会毛泽东。见面时,邓宝珊问毛泽东:"榆林的那两次仗,是不是可以不打?"毛泽东说:"第一次打榆林,我们是知道的,目的是牵制胡宗南的部队,配合陈赓部队过黄河。第二次,是彭德怀同志计划的,围城打援,后来因为粮食困难才撤了下来。"邓宝珊说:"我总感到不该打榆林。"毛泽东说:"两次围攻榆林,有一次还是该打的。"邓宝珊又问:"为什么在毫不通气的情况下攻打榆林?"毛泽东说:"那是去请  相似文献   

12.
<正>门户,原指房屋等的出入口,后引申为必经之地。1935年10月,党中央、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甘。此时的陕甘苏区,虽有较好的稳固基础,但因面积狭小、人口稀少、土地贫瘠,部队给养困难,扩红扩军更是不易。特别是周边敌情严重,东有"晋军",西有"马家军",南有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北  相似文献   

13.
章世森 《党史文苑》2013,(11):16-18
81年前。在陕甘大地爆发了一次著名的兵暴运动。驻守在陇南山区甘肃两当县城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第二团第一营的3个连200多名官兵,在习仲勋、刘林圃等组织指挥下举行了武装起义。翌日,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故称“两当兵变”。  相似文献   

14.
习仲勋是我党一位高级领导干部,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生涯中,习仲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冲破“左”倾思想的重重阻力,为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嘉音 《党史纵横》2001,(2):24-27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特别"的党员:他参加了建党的筹备工作;他自动脱党;他脱党后仍然自觉自愿地为实现党的目标矢志不移,党组织仍然关怀他、信赖他;经党的高级领导人介绍他又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文革"中他又不幸被开除出党,含冤去世;粉碎"四人帮"后,沉冤终得昭雪,他被恢复了党籍和名誉.他,就是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达.  相似文献   

16.
正1947年秋季到1948年夏,西北野战军利用作战间隙,结合土改和整党运动,在全军率先开展以诉苦、"三查"、群众性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整军运动,在全军起到了先导和示范作用。毛泽东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将其概括为"新式整军运动",并向全军推广。在解放战争时期,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曾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委、西北野战兵团副政委、西北野战军副政委、西北军区政委等职。彭德怀和习仲勋指挥的西  相似文献   

17.
习仲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他一生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习仲勋:"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相似文献   

18.
<正>习仲勋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公正无私、作风严谨、勇于担当、清正廉明,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严"与"实"贯串他的一生。严格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9.
地方各级及基层党政“一把手”一项最重要的权力是财务审批,很重要的活动是财务活动。目前,“一把手”容易、出问题、问题出得最多也是在财务环节,这是大量贪污腐化问题出现的财务制度总根源。现行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更强化了这种集权,使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都是一个人说了算,这无疑使贪污挪用、截留坐支等腐败现象有机可乘,有空可钻。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许多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始终站在历史发展潮流前列,引领历史前进的卓越人物。习仲勋就是其中之一。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左”倾错误,勇于改革创新,是贯穿其革命、建设、改革一生的主要特点:一、刘志丹的亲密战友、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毛泽东第一次见到年轻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时,感到十分惊讶:“这么年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