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种轻柔的怀旧风悄悄的在社会上吹开来,您瞧吧,老同学聚会,老战友聚会,老同事聚会,老插聚会,老转聚会,哇,名堂多了!什么道理呢?有人说是老人念旧,不对啦,这“老”字并不都指的是年龄呵,细究一下儿,有人说啦,现如今世风日下,人情呵,薄如纸呀!嗯,这就难怪啦,人们其实不是怀旧,而是“怀情”呵!也是……可咱电视人能就此为咱北京的老百姓们做点儿什么呢?于是哥儿几个一合计,策划出一个小栏目,定名叫《都市寻人》,搁咱自己的栏目——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0北京百姓》中,肯定受老百姓欢迎。不过…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纵横》2001,(4):34-34
1狐狸精最擅长男人,那么什么“精”男女一起迷?2什么英文字母最多人喜欢听呢?3有一种东西,买的人知道,卖的人也知道.只有用的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4什么东西说“父亲”时不会相碰,叫“爸爸”时却会碰到两次?  相似文献   

3.
校长给我们涉外会讨班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在交毕业论文的同时还必须交一份与学科不相干的社会调查报告。十几位同学已先后交了卷,有的选题是“改革开放十五年的是与非”,有的选题是“钱、权、色与法准大?”,也有的选题是“青少年犯罪ABC”,而我竟蜒而走险,选择了“骗”。“马十扁”即为“骗”,字的本身就很滑稽,不论从字形上还是从字义上讲,“马”与‘偏”都与社会上的骗子与骗术无任何关系,我把老爸的藏书翻个底朝上,什么(周公解梦),什么(奇梦新解》,什么(诸葛方连术),什么《字与行三百例)等,与之相关的书籍…  相似文献   

4.
闲情     
我们看电视、报纸、杂志,常看到有记者问名人说:“请问你休闲的时候做些什么?”答案有的时候是:“我休闲时逛街、看电影。”有时候是:“我游泳、打网球。”有时候是:“我在家里暗暗父母妻子。”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当然也有一些是支支吾吾的:“我……看看书呀!看看电视呀!到郊外走走呀!……有时候去旅行到处看看呀!”我看到这样的访问,总觉得那不是“休闲”,而是“忙得不得了”,因为对我来说,休闲是什么都不做,才能算是休闲,即使脑子里面想,也是负担。我平时喜欢散步,那时差不多只是散步,什么都不想,所以走一趟下…  相似文献   

5.
有奖问答     
IQ1狐狸精最擅长男人,那么什么“精”男女一起迷?2什么英文字母最多人喜欢听呢?3有一种东西,买的人知道,卖的人也知道,只有用的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4什么东西说“父亲”时不会相碰,叫“爸爸”时却会碰到两次?5一辆出租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并且没有违反任何交通规则却被一个警察给拦住了,请问为什么?6为什么白鹭骛总是缩着一条腿睡觉?7小明带100元去买一件75元的东西,但老板却只找了5块钱给他,为什么?8老外身上有什么东西比中国人的长?9太平洋的中间是什么?10月亮上去过外星人吗? (答案见下期) 稍…  相似文献   

6.
前天小范围雅聚,听一位友人(研究鲁迅的权威学者)透露:“范跑跑”曾参加当地什么教师读鲁迅著作的小组。还多次给《鲁迅研究》投过稿,但从未被采用过。我非常惊讶,对比他的无耻,他读鲁迅学到了什么?学会效法“中国的脊梁”了吗?学会“回眸时看小於菟”了吗?学会“时时解剖自己”了吗?  相似文献   

7.
肖峰 《新青年》2002,(7):34
小方在一家工作工作,收入属工薪阶层。本来,领导对小方挺重视,小方也挺热爱自己目前的工作,有决心干出点名堂来。可小方有几位同学,现在公司或外企干活,收入比小方高不少。于是每次见面时,这些人总忘不了向小方吹嘘下自己能挣多少多少钱,并嘲笑小方“没本事”、“太窝囊”,流露出一种看不起他的神情,弄得小方心里悲惨兮兮的,心理也越来越不平衡?  相似文献   

8.
瞎笑     
有一个瞎子与众人闲坐聊天。因为大家看见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便开怀“哈哈”大笑起来。这瞎子不晓得人们为什么大笑不止,自己亦跟随着大笑起来。人家问他:“你又看不见什么,为什么也这般大笑呢?”瞎子说:“我虽然看不见什么,但我觉得你们所笑的事,肯定是十分有趣的。”瞎笑@程雯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最近已经成为社会上最热门、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言必谈“新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潮流。但您真的了解“新经济”吗?什么是“新经济”?  “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而且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而这“三低一高”正是多少年来各国经济奋斗的目标。什么是新经济@樊宏伟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泰一”比作《圣经》,也许你很惊讶,你说:《圣经》我知道,而“泰一”是什么?而且.有什么能与《圣经》相提并论呢?让我告诉你,“泰一”是一种药。怎样向你讲述这种药呢?“泰一”药曾治好过许多癌症患者,但你不能说它专治癌症;它使许多八九十岁的老人精神焕发如枯木逢春,但你也不能说它是一般意义上的补品;肾病、肝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服了“泰一”立见奇效,就连小孩子生口疮,含上一口“泰一”,几分钟就好。然而,你能简单地说”泰一”是消炎药吗?我想到《圣经》,它真是一部奇书,它奇就奇在各种类型、各行各业的人都…  相似文献   

11.
我曾有过一次短短的令人难忘的经历。那是几个星期前的一天,我正在卧室里给我最小的孩子换尿布,我4岁的女儿艾丽莎跑了进来,扑通一下跳到床上,靠在我身边,很认真地问我:“妈妈,你长大后想干什么?”我猜她正在玩什么富于想象力的游戏,于是假装很合作地回答说:“我想我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好妈妈。”“你不能干那个,因为你已经是一个妈妈了。你还想干什么?”“那好,也许我会当老师。”“妈妈,不行,你已经是老师了。”“宝贝,那妈妈就不知道还能干些什么了。”“妈妈,你只要回答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就可以了,你可以干任何你想干的…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纵横》2001,(9):55-60
“您好,周伯伯” 怀和我焦急地等着去看我们的房子。每天我们都要问莎南,每次他总对我们说还要等几大,中央取暖系统还未建好,还有一些装修工作要做。我们古老的宫殿即将翻修一新,我以此安慰我自己。 “我们的房子用什么颜色来粉刷?”我问莎南。“让我们用淡绿色的涂料,” 不等他回答,我就这样建议,在曼谷那是一种助兴的颜色。 “在罗马得按罗马人那样做,”莎南回答说。 “罗马是什么?” 我问。 “在泰国,房子是用木头造的。你可用绿、蓝、金等,几乎每一种颜色来油漆木料。但在中国,我不能给你造木头房子。否则,在冬天你会冻…  相似文献   

13.
我不见了     
有个和尚犯了法,被差役押着去充军。临行前,这个差役怕忘记所带物件,便仔细地清查了一遍,并编了二句顺口溜:“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他一边走一边叨念着:“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生怕途中丢失什么。和尚一看,知他是呆子,晚上住店时,便殷勤劝酒,将其灌醉,然后又将他的脑袋剃光,再把枷套在他脖子上,自己遛之大吉。差役一觉醒来,左看右看,似乎觉得少了点什么,便念起顺口溜,查点起来:“包裹雨伞尚在。”摸摸脖子上的枷,又说:“枷亦在。”又看文书也在,忽然一惊:“和尚呢?”急中的他摸摸脑袋,光溜溜的,始觉放…  相似文献   

14.
初识澳门     
从珠海的歧关越过被称之为“海关”的拱形建筑就是澳门。站在澳门的关闸马路旁,天气炎热,拎了东西,拿出我花钱你出力的横气,招手叫辆“的士”,脱口而出:“草尖村。”司机“哦”了一声:“草尖村?没这个地方呵!”我更加气盛,普通话脱口而出:“什么?你不知道草尖...  相似文献   

15.
笑话十则     
哭 墙 一个美国游客到耶路撒冷后,想去看看哭墙。可他不知道这墙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于是,他对出租汽车司机说:“请把我带到你们犹太人哭泣、叫喊并且把头往墙上撞的地方。” 结果,司机把他带到了税务局的高楼前。 坏习惯 约翰对乔治抱怨说:“哎,有两个坏习惯,困扰着我……” 乔治:“是什么坏习惯呢?” 约翰:“第一个是裸睡。” 乔治:“还好呀!那第二个坏习惯呢?” 约翰:“梦游。” 日本人的姓氏 老师给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姓氏习惯,“如果有个日本名字里有‘太郎’,二字,那他一定是长子;如果他名字里有‘次郎’二字,那他一…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与漫画     
《东南亚纵横》2000,(7):62-63
有位哲学家强调世界是美好的。人们问他:“这个观点有什么依据?”他说:“我的根据是,婴儿一出世,见到了光明,就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惊奇、直长到一岁多,他都不会说不好。”  相似文献   

17.
华西新词语     
踏上苏南华西村,就有一种春风拂面之感。这里户户农民都住进了别墅楼,大姑娘、小媳妇都是时髦的装束,小青年、中老年人也都打领带着西装,个个神采飞扬。“江南小康第一村”果然楼靓人欢!华西村的“当家人”──老书记吴仁宝到海南“充电”去了,我们前来这里参观见学的全军新闻培训班的别位主编,端坐在礼堂里,听他45分钟的录音报告。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农民不太容易讲清楚,吴仁宝自有自己的说法:“什么叫社会主义?一句话,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幸福?我们有三条上标准: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邮市:一把干柴“请问老牛票怎么收?”一位集邮者问。“你得拿来看。”摊主回答。“大概什么价?”“那可不好说,一天三个价,看你什么时候拿来了。”这就是北京月坛公园的邮市,典型的狂炒时的情形。8月15日,香港回归首日封,从香港到南京,规定途经几座城市,但许多都是从香港直寄南京。面值25元,价格太高,普通集邮者不愿买,到了邮票市场,却不得不以十倍或者更高的价格买。到10月1日,该封最高时炒到1000元,价格陡增40倍。一枚邮票的价格经过10年增值40倍。并不鲜见,但一个半月即解决问题却只有在邮市中才能创…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无论是“美”这个词,还是做为一个学科的“美学”,都是犯忌的,甚而被禁用。好像用“文革”的大帽子一压,一切美都该死。于是,“美”与臭关、资产阶级臭习气成了同义词,关学也就成了剥削阶级思想甚而反动思想的代称。那时若问“什么最美”,大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劳动最关!劳动人民最美!”而那时说的劳动,主要指笨重的体力劳动;那时说的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20.
我们读《三国演义》,曹操对降将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那餐桌上肯定水陆杂陈,觥筹交错,可究竟是些什么呢?连作家罗贯中都一抹黑,能指望他给我们什么答案?我们读《水浒传》,除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除了人肉馒头,除了酒精度不高还有不少沉淀物,必须沥过方可饮用的酒外,忠义堂上那些好汉吃什么,喝什么,谅施耐庵也相当懵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