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送礼     
快过元旦了,看着左邻右舍喜气洋洋地准备过节,我却一点也乐不起来。我是一家机关办公室副主任,我们单位官多兵少,一到过节,我就得给领导们送礼,搞得我简直都有了"惧节症"。离元旦还有好几天呢,我就琢磨今年该给领导们送些什么礼,我把需要送礼的领导按级别归为三等,一等是大领导,二等是中领导,三等是小领导。这大领导自然要送点贵重礼品,中领导最起码也得送点看得过去的东西。最难的就是那些小领  相似文献   

2.
《党风与廉政》2000,(4):44-44
江苏省某县的一位个体老板,向记者谈了很多乡村官员的腐败问题,不少都是他的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特别讲究送礼的国家。朋友同事之间要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有来无往非礼也;有求于人要送礼,巴结上司要送礼,跑官要官要送礼;越是地位高的人,送礼的人就越多,礼品就越贵重。那么,怎样看待、处理礼品,普通人可见修养品质,官员则可见官德官风。毛泽东的“礼品观”就显其高风亮节。 据陪伴毛泽东12年的管家吴连登说,外宾送的礼品,内宾送的土特产,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那时候,毛泽东一家子就靠他的每  相似文献   

4.
闲暇之时,偶翻书籍,一则《公孙仪不受鱼》的故事让我感触颇深。春秋时,鲁国宰相公孙仪嗜好吃鱼。鲁国官员争先恐后地买鱼送给他,公孙仪均不接受。他的弟弟迷惑不解,问他;“你那么爱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是为什么呢?”公孙仪答道:“我一旦接受别人送的鱼,必然要按照人家的意愿去办事,就将违法乱纪。犯了法,就会被罢免宰相  相似文献   

5.
据报载,江苏省阜宁县委书记沈德林多次拒礼拒贿,面对送礼者,他拍桌子,摔钞票,在仍无济于事的情况下,他在全县工作会议上公布了送钱送物人员的名单,并严肃宣布:今后谁再送礼,就像今天这样,公开曝光,严肃查处。羞得几个在场的送礼者低下头,无地自容。 读罢这则报道,笔者感慨万分,从内心敬佩、赞赏这位县委书记的清廉襟怀。请客送礼,行贿受贿之风,在有些地  相似文献   

6.
“廉不廉,看过年”。这句流传甚广的顺口溜,反映了当前廉政建设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新年春节期间尤其要把好廉洁自律关。春节是请客送礼的旺季,也是不正之风的高发期。一些人借走访拜年之名,行请客送礼之实,似乎平时不便公开进行的行贿受贿、请吃吃请等等,一旦披上“年货”、“年饭”、“压岁钱”之类的面纱,就合情合理了。在一些人看来,平时给领导送太露骨,有行贿之嫌,而拜年送礼是传统习俗,年终发奖金、分红、搞福利都是拿得上桌面的事情,送代币券比直接送钱更得体,且对方容易接受,收得体面,花得安全,皆大欢喜。于是,便在春节以串门儿拜年…  相似文献   

7.
近日,一位从教的友人讲了这样一件事。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竟有20多人向班长送礼。为了和“权力很大”的班长搞好关系,背不出课文,交不出作业的同学,给班长送过文具、玩具、水果,甚至还有总数额在百元以上的红包。 老师发现后,对这些送礼的同学提出批评,可孩子们却居然不以为然地说,“现在的大人办事不也是都要送礼品开后门吗?”  相似文献   

8.
本来,当官是公仆,身负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然而,由于现行干部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和漏洞,官职上依附着巨大福利和特权。官迷们便看中了当官的“好处”,削尖了脑袋往里钻。但辩证法告诉我们,风险和利益是同在的。于是,有庸官感叹:官道难,无处不风险!一是“暗箭难防”。做了领导,求你办事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一些人就会挖空心思,寻找突破口。你喜欢喝酒,他就送你名酒;你喜欢金钱,他就送你金钱;你喜欢古玩字画,他就送古玩字画。目的就是让你出卖原则。二是“吉言难衷”。做官以后你的嘴不仅仅是属于你自己的,你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另一种贿赂     
正别以为贿赂只是物质的,既不送钱也不送物,有时同样可以达到贿赂的目的。既然叫贿赂,那总得送点什么吧,这类人送的是好听话、拜年嗑,送的是美言,就是语言贿赂。语言贿赂的危害不可小觑,绝不逊于物质贿赂。如今在有的地方和单位里,顶头上司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结果是不服不行。行与不行全凭领导对你的亲疏好恶,而靠语言行贿溜须拍马正好能博得上司的好感,是无本万利的精神贿赂,这比起请客送礼行贿色诱合适多了省事多了,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一位从教的友人讲了这样一件事。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竟有20多名学生向班长送礼,为的是和“权力很大”的班长搞好关系。背不出课文、完不成作业的同学,给班长送过文具、玩具、水果,甚至还有数额在百元以上的红包。老师发现后,对这些送礼的同学提出了批评,可孩子们却不以为然地说:“现在的大人办事,不也都是送礼走后门吗?”听罢此等怪事,着实令人深思。眼下,十多岁的小学生,也深知办事要“送礼走后门”,甚至在同学之间,“游戏”起这套“关系学”,这的确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孩子们不以为然的反问,难道不是对成人世界种…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级机关,都是党委和政府的办事机关、职能部门.机关干部的工作,绝大多数是依据党委的决定和单位领导的指示而行.说得更直接一些,领导是决策层、指示层,机关干部是操作层、落实层,没有擅自决定事宜的权力.如果与领导联系不频繁,就得不到领导的指示和支持,工作就会失去依据和遵循,你也就难以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陈云同志一生清正廉明、公道正派,曾经多次遇到有人送他礼物,他都无一例外地拒绝了。在他的一生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不收礼、不吃请,有口皆碑。他语重心长地说:"送礼必定是有求于我,决策时必有偏差。""若收礼决策必有偏差"是一记警钟,时刻提醒干部要克己私欲、一心为公,把权用好、用对、用到经济  相似文献   

13.
腐败亚文化是由社会学中亚文化这一概念衍生出来的,特指腐败群体乃至全社会,在对待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畸形的、扭曲的、反主流的判断、认知等。这种文化是与主流的廉政文化相背离的,它倡导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价值观念,奉行"潜规则",违背"显规则"。腐败亚文化的表现是人们习惯于请客送礼,把办事送钱送礼奉为行为准则,认为民求官办事,送钱理所应  相似文献   

14.
悬鹅示众—明朝周新任按察史时,有人送给他一只香喷喷、油光光的烤鹅。周新将它悬挂在门前。以后凡有送礼者,周新便领他仰视烤鹅,从此,再无人自讨没趣了。 厚谢婉拒—宋代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高档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当众斥贿—清朝宰相刘统勋为官清廉,一官员夜里想给刘统勋送上一份厚礼,登门求见,刘拒不接受。次日一早,刘统勋便将那位送礼的官员叫到政事堂,当众斥责说:“昏夜叩门,…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中央一家重量级新闻媒体报道了“卖官书记”武保安的卖官内幕。报道说,有位局长逢年过节就拿公款当礼金送给县委书记,送礼时还要带上单位会计。这位局长是这样描述送钱时的心态的:“一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求得书记对所在单位工作的支持,如拨款等;二是具体经办人是自己,尽管送的是公款,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书记对我产生好感,在个人问题上即使不照顾也不至于卡。”  相似文献   

16.
在广袤的中原大地,李连成这个名字响得很。他到别村办事,村民说啥也要请他去当“领头人”;在城里乘坐出租车,司机硬是不要他的钱。前不久,河南省委一位领导到李连成所在的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视察,陪同的濮阳市领导开玩笑地问在场的村民:“上面要把你们支书调走,你们同意不同意?”几位老大娘一听这话就急了:“你想把连成调走,俺可不依你!”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何以能够赢得群众如此发自内心的爱戴?前不久笔者在西辛庄耳闻目睹到的一切,在大轮廓上给这一问题找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7.
派用场的狗     
记者采访一个包工头,问他为什么要经常给官员送钱,包工头说:“我在向他们塞钞票的时候,绝对是将他们当做一条派用场的狗来看的,否则我自己的心态就没有办法平衡。凭什么要我把花花绿绿的票子往他们手里塞,还要赔笑脸,那可是我的血汗钱呀!这话说得可能是难听了一点,但绝对是我的真心话。”  相似文献   

18.
肖遥 《廉政瞭望》2014,(1):79-79
正我工作后第一次送礼,说出来好丢人,因为学历被人事部门弄错了,我去找人事科科长,他推三推四的,我表姐给我点拨:"你去他家里找找他吧,记得带些东西。"老军工厂技术员出身的爸爸就把他画了几个月的一幅山水画拿出来,那是他认为最贵重的心意。听说科长还有收集酒瓶的嗜好,我又把我爸舍不得喝的西凤酒倒出来,把酒瓶揣上,忐忑不安地来到科长家。还好,科长那天不在,我红着脸把礼物丢给他老婆,好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一样仓皇逃离,后来见到他我紧张得要死,怕礼物送得不合人家心意,怕人家拒腐蚀永不沾给我难堪。科长果然欲言又止了好几次,终于有一次忍不住了,沉着脸对我说:"我收藏的是瓷瓶,把你送的玻璃瓶拿回去。"  相似文献   

19.
送礼行贿之举古已有之,绝非改革开放的产物.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送礼风"日甚,以致在某些地方已演化成一种习以为常的不良风气.逢年过节自不待言,即使在平时,利用领导及其家人的生日、住院、出国、升职、乔迁、婚丧、升学等机会制造送礼的名堂,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于是,在大家都见怪不怪的风气下,"送礼者"送得越发"名正言顺","收礼者"也收得越发"心安理得".  相似文献   

20.
从《看世界》杂志上阅读到一篇题为《芬兰的领导最廉洁》的文章,当看到该国“三十年来,只发生过一例官员受贿赂”的报道时,似乎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该不是在吹牛皮吧?然而,应二叔之邀去芬兰,感受了一下芬兰人的廉洁,这种疑惑迅速地烟消云散了。我的二叔在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工作,在我刚到的这天晚上,他就与我聊起了我最感兴趣的话题——廉政。二叔就该国的廉政评论说:“芬兰政府的廉洁值得各国学习。每年的新年前夕,当地都有送礼的习俗。我们大使馆给有关政府官员送的礼很简单:一瓶茅台酒一筒茶叶,另外再加一瓶红酒,感谢他们一年来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