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贫乏的形势,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与实践证明,清洁生产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导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宠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导向机制。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导向机制、生产行为导向机制、官员政绩导向机制、利益追求导向机制、消费行为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3.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天然气的利用改善了大气环境,促进了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国石油在清洁能源供应方面承担主角,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价格体系,取消石油企业“以产定销”的政策,运用市场供需关系调整资源配置,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李玲  娄立伟 《工会论坛》2006,12(2):76-76
落实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性措施。为此全社会都要深刻全面的认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环保部门更要兢兢业业,切实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5.
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分析环境友好社会的特征和意义、建设环境友好社会的基础和动力,阐明了加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基本理念。并对构建促进和保障环境友好社会建设的法律体系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当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上来,就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们国家资源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一是资源总量很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小…  相似文献   

7.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意.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措施建议1.启动一批重点的节能工程;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进步是关键;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体制创新是保障;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全民动员是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睿 《理论前沿》2006,(13):16-17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宏观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主要分析方法,试图从制度结构视角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进行解读,并探索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制度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哲学理念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演进过程,共分为五个阶段:古代传统的天人和谐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人、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思想、西方工业社会的人类中心主义、后工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当代中国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0.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它内在的规定性和特征。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面临资源形势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法制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生物质能,加强科学研究,制定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