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纳入了“十一五”规划,更加凸现了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乡风文明,既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赋予的新的内涵。首先,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要以形成良好的官风、政风为前提。小平同志强调: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官德崇,民德才能树;官气正则民风清,领导干部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他们比其他人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更大,他们的言行举止比其他人具有更强的示范效应。因此,让农村社会风气好起…  相似文献   

2.
雷健坤 《前进》2006,(5):22-22,24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风尚,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强调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鲜明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既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社会主义道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概括提炼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切中时弊,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新发展。中国的传统道德源远流长,如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知耻近乎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节俭”、“勤劳”、“良心”、“忠孝”,等等,这些都是古代理想道德社会的写照。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  相似文献   

4.
谈社会风气     
我国正在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现化代建设和全面改革,这对精神文明建设是巨大的促进,也有助于造成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气。但是,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又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在全社会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2 0世纪中国的思想巨擎。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他十分关注中国的政治建设,并致力于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政治大国”而立足于世界。虽然他没有直接提出“政治文明”的新概念,但是他站在2 0世纪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中,以开放的胸襟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构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丰富而深邃,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与力量。深刻理解和把握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范畴。在新时期 ,我们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以“诚信”为中心的教育工作 ,促进诚实守信、诚信敬业的良好道德风尚与社会风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为我们树起了道德建设的新标杆。党员干部努力学习和践行“八荣八耻”对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地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大大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伟大实践所需的伟大理论。完成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胜利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和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把“…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对此,胶南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突出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内容,提出了道德评价的标准体系,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在统一战线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在统一战线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一)在统一战线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应对复杂形势的…  相似文献   

11.
《云南人大》2006,(4):1-1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强调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决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发表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有幸在“两会”上直接受到了一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教育,感触很深。“八荣八耻”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八荣八耻”能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作为…  相似文献   

13.
阳春三月“,广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在春雨朦胧中拉开了声势浩大的帷幕。“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全局工作的重要影响”、“把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标杆”……广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上,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及人民群众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努力践…  相似文献   

14.
如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如何使经济社会发展更顺利地进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历史性任务。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对形成良好社会风气重要意义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强研究,把握社会风气的特征及其与个体道德之间的关系,把握社会风气的形成、变化及其发生作用的机制,切实有效地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小康社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小康思想启蒙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上下几千年 ,中国历代思想家、仁人贤达曾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 ,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 ,中国人的“小康”情结就这样琥珀般地凝固在历史中。当历史的车轮推进到 2 0世纪 70年代末 ,伟大的思想家邓小平 ,衍承中国“小康”一词 ,设计了中国现代“小康”社会 ,这就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小康之路之发轫。 2 0年如一瞬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如春江放舟 ,成功地实现了小康社会“三步走”的“第二步” ,即总体小康水平。如果说中国现代化小康社会是一部雄伟的史诗 ,那么现时的总体小康水平还只是一个精彩的开篇 ,“中国现在是一部全速运转的经济发电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创新家江泽民同志在实现“第三步”之间 ,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新“三步走”是对原“三步走”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是一个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战略杰作。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过去的 2 0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 ,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现在伟大的中国人民 ,有 2 0年来成功发展的经验 ;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针 ;有十六大确立的正确的发展思路。“聚精会神  相似文献   

16.
从总体上看,经典作家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上都是“非兼容论”者,他们更多地致力于解决在上层建筑方面跨越“卡夫丁峡谷”。市场经济解决效率问题,公有制解决了公平问题,两者的有机结合,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研究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实现经济基础这个难度最大、最本质的跨越,将大大发展马恩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对实现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最近,胡锦涛同志提出:要牢固树立以“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从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践行“八荣八耻”,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全社会争当表率。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既凸显出党中央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又集中地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求正义、渴望美好的共同心愿。“八荣八耻”的要求,价值导向明确,是非标准鲜明,对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毋需讳言,当今的社会风气并不大好,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一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奢侈浪费、违法乱纪行为助长了歪风邪气的蔓延。常言道:“群众看…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既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又是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的先驱。从辛亥革命时期开始,他就受到了流行于当时世界的社会主义思潮之冲击,投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的热潮之中。他在世时一直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并对社会主义不断地进行探索,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社会主义”思想(非科学社会主义)。他探索社会主义,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启示。其中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所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纲领,是在二十一世纪谱写更加壮丽篇章的伟大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