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平湘  锦长 《中国人大》2000,(20):38-38
每当一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中国人大》,通过绿衣使者传到我们手中时,我们总是爱不释手,不仅有文必读,有关重点文章,我们更注意反复揣摩。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一贯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他更加勤于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特别是每当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新的变化时,他对调查研究工作就抓得更紧,常常是一年数次下去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浙江人事》2008,(8):4-5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全省军转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前,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全国军转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汇报,赵洪祝书记、吕祖善省长对进一步做好今年我省军转安置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赵书记指出,每当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紧急关头,我们的子弟兵总是临危不惧、冲锋在前,  相似文献   

4.
“每当走在干净的道路上,看到这个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干净美丽,我总是很开心;每当走访慰问选民时,看到群众真心的笑脸,我总是很快乐。城市美丽是石城人民的期盼,也是我最大的心愿!”石河子市人大代表、环卫处垃圾清运队副队长块江向选民述职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钱国宏 《广东民政》2011,(10):58-58
作为一名工薪族,生活似乎总是与忙碌有关。因此,工余时间便成了“黄金时段”。每当得空儿,我总会钻进书房,卸下工作带来的疲惫,去接受一次“精神疗养”--读书。  相似文献   

6.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06,(16):39-39
我们是谁?我们是“老百姓”——人家常常这样叫我们。我们自己也常常这样叫,从来不曾感到有什么不对劲儿。甚王,岂止是不曾感到有什么不对劲儿。我们还常常感到很舒坦呢。“文革”时,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这权倾一时.却谦称自己为“小小老百姓”,让我们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他真谦虚真平和真亲切.和我们真是一个战壕。然而今天.不知别人怎样.反正我却常常感到我已经不总是一个“老百姓”了。甚至我就不是一个“老百姓”,我感到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比方说罢。对于社会,我是一个“纳税人”,  相似文献   

7.
唐剑锋 《乡音》2011,(11):20-21
为什么总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为什么总是以"开会"作为工作的开始?为什么总是主要领导、四大班子领导到齐才算对会议"重视"?很多人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山会海,而我们各项会议却又总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一边反对开会,一边又期待用开  相似文献   

8.
缅甸探亲记     
我夫人吴红玉是缅甸归侨。我们已退休在家,常谈起往事。每每闲聊中,夫人总是兴致勃勃地叙旧一番,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津津乐道。我常常是洗耳恭听。  相似文献   

9.
景屿 《两岸关系》2008,(11):58-59
祖辈们常常说起,我们的祖先来自广东省韶关南雄的珠玑古巷,祖先的祖先则是湖北江陵人氏。珠玑有良田千畴,梅关古道,更有千年古榕,方塘一口。 从祖父辈的眼光中,自小我便读到了满心的眷恋与乡愁。小时候,父辈们只要一看到我那细脚趾上的重甲,总是会说:孩子,你要记住,我们都是正宗的珠玑人,这是先祖留给我们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文革”中周恩来处理广西问题追忆(广东)焦红光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0周年了。每当回忆起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殚精竭虑处理复杂问题的难忘情景,总是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赞佩不已。从1967年11月起到1973年,我有幸多次和周总理接触,他的思想、风貌...  相似文献   

11.
张亚楠 《中国妇运》2002,(10):44-45
每当看天气预报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关注着甘肃省东南部,像关心北京一样关注着那里的天气变化,我仿佛又置身于工作生活了一年的漳县,眼前浮现出那蔚蓝明亮的天空,那起起伏伏的黄褐色小山,还有那许多普普通通的漳县朋友们。  相似文献   

12.
管曙光  王维国 《群众》2011,(1):46-47
主题词一:恩来的亲民品格是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代伟人、全党楷模周恩来的人格与精神崇高而朴实,家乡淮安人民深情地浓缩为两个字——亲民。周恩来总理心系人民,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只要是关系群众安危冷暖之事,他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直到今天,每当人们提起周总理,都会提起一些细小而动人的故事:每当逢年过节,  相似文献   

13.
邪恶与正义总是形影相随 ,正如有了犯罪才有警察。路不拾遗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 ,犯罪的膨胀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每当我们的生命和生活受到邪恶势力的侵袭时 ,我们总是下意识地想到了我们头上的那把伞———人民警察。因为有了这把伞 ,我们才有了闲庭信步的空间 ;因为有了这把伞 ,我们才可以秩序井然地排队在码头 ,到达各自的人生港湾 ;因为有了这把伞 ,我们才可以安居乐业 ,感觉幸福的生活比蜜甜!在这把伞下 ,我们收获爱情 ,收获事业 ,收获理想 ,虽然很苦 ,但每当静夜泊来 ,全家人欢聚在似水一样柔和的灯光里 ,儿女绕膝 ,夫唱妇随 ,谈…  相似文献   

14.
认识邱毅不难。在台湾,在大陆,只要打开电视,就可以看见他架着眼镜侃侃而谈的模样。然而,要直接和他"聊天",那还真得找准机会,因为他的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的。前不久,邱毅到了上海,我在他下榻的新锦江大酒店与其"约会"。我们从上海聊到海峡彼岸,因为话题始终离不开"海",所以自我调侃,把此次采访的主题定为:"聊海"。  相似文献   

15.
何必解释     
几年前,住在机关大杂院里的时候,有个故事我至今难忘。我们单位有位离婚后带着儿子独自生活的妇文,平时有许多事很不方便。她的一位男同事出于同情,常常帮她干一些诸如买米搬煤气罐之类的重活。但是每当楼上楼下有人看见她和男同事在一起时。她总是非常紧张,有时候别人纯属好奇地一问,她就会赶忙解释:"我和他只是同事,他来帮我......"实际上,大杂院里的人大多在我们机关工作,互相挺了解的,但是她这样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地解释,反而引得一些人开始在背后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了。时间长了那男同事的妻子有所耳闻,有一次她气势汹汹地…  相似文献   

16.
建设  占杰  东朋 《人大建设》2003,(9):28-28
在扶沟县包屯镇郝岗村镇人大代表郝振中自办的阅报栏、黑板报前,经常聚集着一群男女老少。他们时而交头接耳,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高声叫骂,时而掏出笔和本抄录。每当这时,郝振中脸上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相似文献   

17.
从我推动实习生计划的第天起,就有很多人在质疑我们这样做是否值得?甚至说,公司不也经常猎取别人培养的人才么?每当这时,我总是对他们解释说:企业自己培养的员工对企业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可以与企业一起经历风雨……  相似文献   

18.
说“勉励”     
佐人 《现代领导》2006,(10):30-30
每当我读到陶渊明这首诗时.总是迫切感受到“勉励”两字的重要性。勉励.就是劝勉、鼓励的意思,这是一种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意识与行动加强锻炼与修养的十分重要的精神武器。我们的那些古代的志士仁人,差不多都靠他人诲勉.相互激励、刻苦自勉成为社会栋梁的:当年我们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打江山.离不开勉励:今天在改革、开放年代.我们要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栋梁之材.同样离不开勉励。  相似文献   

19.
悠悠情牵故乡海李厚东浩瀚的渤海,波涛汹涌,奔腾不息,注入无际的太平洋,融进茫茫的苍穹。告别渤海已整整二十年了。这些年来,每当我登上舰艇在南海中巡弋,每当我乘上轮船在东海里航行,我的心油然飘到了故乡的渤海。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手.常常漫步在海边,看辽阔...  相似文献   

20.
每当提起警察.人们总会于不觉间肃然起敬.因为在当今这个和平的社会里.“警察”总是和一些突发事件联系在一起.大如当年的唐山地震、1998年的抗洪抢险,小到追捕刑事罪犯.甚至于老百姓的居家生活……总是有警察出没的身影.总是有他们匆匆的脚步.总是有他们付出的鲜血和汗水.于是乎.警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总是高大英俊.威武有力.警察的所作所为也总是叱咤风云。轰轰烈烈……但,你可知否,在我们的共和国庞大的警察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的警种被亲切地称为“警中警”.那就是一向以严谨认真.铁面无私.“六亲不认”而著称的督察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