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审查经济合同,特别是涉外经济合同,在我国还是近几年才规定为律师的一项业务的。最近,江苏连云港市曾对该市近年来签订的部分涉外经济合同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最后作出决定:今后签订标的在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的涉外经济合同,必须先经律师审查,出具法律意见书,以把好法律关。这说明人们对律师审查合同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如何使涉外经济合同做到平等、明确、真实、完善、合法,律师肩负极其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这项业务的时间不长,律师在这方面的经验还十分缺乏,本文试以连云港为例,对律师审查涉外经济合同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发展,涉外经济合同日趋增多,对涉外经济合同的监督检查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单靠公证机关和其他行政机关的审查监督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为此,急需开展涉外经济合同的律师见证业务,建立我国的律师见证制度。律师见证,就是律师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对涉外经济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在当事人鉴署合同时当场出具证明。律  相似文献   

3.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也称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它是指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就货物买卖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该合同在我国外贸实务中还称为外贸合同,或进出口贸易合同,是我国最重要的涉外经济合同.(“国际”性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说就是“涉外性”)一直由《涉外经济合同法》调整,今年10月1日我国新《合同法》生效,将取代《涉外经济合同法》等三种合同法规,而新合同法只对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适用在第一百二十六条作了原则性规定,对涉外合同其余各方面未作特殊规定,意味着涉外合同将参照普通经济合同的相关规定适用统一的《合同法》.现就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有关问题,结合新合同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违约制度之比较师华,王铁锋当前,随着国际贸易的加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涉外经济合同已成为对外经贸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调整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外,我国批...  相似文献   

5.
涉外经济合同是我国特有的一个法律术语,与其他论著和场合中的外贸合同,国际合同等概念,在性质和内容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对于这类合同的含义的界定,目前尚有分歧。有些学者认为,当事人的住所或营业所处于不同的国家,则他们之间订立的合同即为涉外经济合同。一九八○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就采纳了这种观点。还有学者主张,只要合同关系中的主体、客体或权利义务三者之一具有涉外因素,该合同就属于涉外经济合同。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则强调以当事人的国籍作为界定涉外  相似文献   

6.
在所有的国际公约和我国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涉外经济合同法》)。公约的目标是促进国际贸易的统一,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障碍,以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涉外经济合同法的宗旨是保障涉外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这两部文件从性质上看,一个属于国际法范畴,一个属于国内法范畴。但是,它们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立法技术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涉外经济合同法的确立在一…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各类涉外经济合同大量增加,因违约而要求损害赔偿的倩况也随之突出。运用损害赔偿的法律原则合理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赔偿额,已成为法律理论和实践应当深入研究的急切问题。本文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特别是自1988年1月1日对我国生效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其他国家的法律与实践,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违约赔偿作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根本违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根本违约"是现代合同法中一个重要概念。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简称《1980年公约》)把根本违约作为合同解除的一个主要根据,使这一概念更具有了国际性。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根本违约的历史渊源与沿革、根本违约的构成、后果以及对我国涉外经济合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各海事法院: 鉴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将于1988年1月1日起对我国生效,现将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执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转发给你们。请你们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研究,以便在涉外经济审判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和十四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涉外经济合同的数量日益增加。我国有些经济特区已经颁布了涉外经济合同的规定,国家的《涉外经济贸易合同条例》也正在制定之中。不过,对于签订涉外经济合同我们还缺乏经验。为此,迫切需要普及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知识,使我们在同外商  相似文献   

11.
<正> 涉外经济合同主体是涉外经济合同关系中首先遇到的重要而复杂的法律问题。它是涉外经济合同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没有涉外经济合同主体,也就不会发生、变更和消灭涉外经济合同法律关系。涉外经济合同主体问题不仅涉及到国内法,还涉及到外国法、国际条约、国际公约以及国际惯例等法律问题。因此。对哪些人具备什么条件才享有主体资格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图对此问题略抒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律师不仅担任刑事案件的辩护人,而且担任一部份民事案件的代理人。但是律师是否能参加涉外经济活动,律师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应担负那些业务和有何作用,许多人还是不了解的,特别是一些涉外单位也不太清楚,因此在涉外经济活动中,他们并不请律师参加。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势必将严重影响我们对外经济工作的正常发展。据某地调查,自实行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对外经济工作的发展,已经和一些国家、地区以及港澳的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或者个人签订了一万多个经济合同。就行业来讲,有工业、商业、旅游业、运输业、房产业和土地开发等。在这样短短的时间里,对外经济工作发展这样快,取得这样大的成绩,的确是令人振奋的。但是遗憾的是,在这样大量的涉外经济活动中,聘请律师参与  相似文献   

13.
<正> 涉外经济合同的主体,是指签订涉外经济合同的当事人,也就是在涉外经济合同中确定的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它是构成涉外经济合同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之一,关系到合同是否有效和能否顺利履行的问题,因而有加以明确和重视的必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下称《涉外经济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的适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同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之间订立的经济合同……”这就是说涉外经济合同的主体必须有一方是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即中方主体;而另一方是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即外方主体。这是法律对涉外经济合同主体的特殊要求。在有三方以上当事人签订的合同  相似文献   

14.
<正>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广泛地采用了国际贸易(货物买卖)、许可证贸易(技术转让)、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联合开发、国际租赁、国际劳务提供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国际经济交往,而这些经济往来都是通过合同的方式来实现的。我们把我国当事人参与签订各类有关合同统称为涉外经济合同。涉外经济合同的特点是具有“涉外因素”:或者是主体(当事人)的一方是外国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中的合同准据法原则杨树明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已经制定了相当数量的这方面的法律,基本上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中关于合同准...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第一部涉外经济合同法,是1985年3月2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同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改革、开放之后,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涉外经济合同立法上却是一个空白。为了改变我国涉外经济无法可依的局面,保护涉外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涉外经济的发展,国务院协同有关部门,根据我国国情,并参考外国立法和国际惯例,制定了该法。新中国第一部涉外经济合同法  相似文献   

17.
以往.我国的《经济合同法》(即时结清的合同除外)、《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上述三部合同法以下简称旧《合同法》)均明确规定合同形式的书面要求。1999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新《合同法》)对合同形式的要求作了修改.并与《公约》的规定相趋同。我国是《公约》的成员国,1981年9月30日签署该《公约》时,对合同形式条款作了保留。因此.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对外贸易量的不断增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形式的法律适用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出来。为此.本文将对我国国际货物…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已经颁布,并定于198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对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制定涉外经济合同法的必要性涉外经济合同法同其它法律一样,它是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合同是一种基本的法律形式,双方当事人在进行交易时通常都要通过订立合同来确定彼此的权利与义务。近年来,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外订立的经济贸易合同的数量日益增多,合同的种类也大大增加。这些合同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交易的金额往往也比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国际商事合同违约救济之最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际商事合同中,违约救济是合同不履行时受害方为了取得补偿,依照法律或合同所采取的措施。《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合同统一化进程的重要成果,其对违约救济有较全面的规定;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制定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使违约救济又向前迈出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一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二十二号命令予以公布,自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涉外经济合同法。制定这部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涉外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