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野坂参三又名冈野进.他早年加入日本共产党,后任日共领导人、日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后因与现日共领导人政见不合而出党.但他40、50年代在日本政界有很大影响.野坂参三于1940年结束在共产国际的工作后,作为日共中央驻中共中央的代表,经艰苦跋涉,历经旅途风险来到中国延安,从此开始了他在延安的5年工作和生活,直到1945年底离开中国为止.那么,野坂参三在延安的主要活动是什么呢?一、建立日本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的紧密联系日本军国主义者操纵日本国家政权并发动侵华战争后,对一贯反对侵略的日本共产党实行镇压.日共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有一部分日共领导人则进入苏联.但无论在国内还是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在日共的影响下,台湾先进分子在岛内外开展共产主义活动,为台共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和干部力量;在日共外围团体——日本农民组合和劳农党的指导下,台湾的农民运动日益高涨,为台共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27年10月,共产国际指示日本共产党组织"台湾民族支部",日本共产党就是接受这个命令,担负起了组建、指导台共的责任。台共成立后,日共屡遭日本警察的破坏,使得日共对台共的工作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中共与日共在90多年的交往中,曾为了共同的信仰和理念而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也曾因为现实利益和不同的理念而关系破裂互为死敌。从党际交流的视角观察,中共与日共关系演变经历了从亲密无间相互支援到关系破裂及互为死敌再到关系正常化的坎坷历程。对这种复杂的关系演变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中共与日共两党关系的历史,也使我们能以这一案例为视角,观察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关系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野坂参三(冈野进)是日本共产党员的著名领袖,曾长期担任日共第一书记和党的主席。抗日战争期间,他只身来到延安,致力于对日本军队的宣传和对日本战俘的教育工作,在中国人民的抗战史上谱写了一曲中日人民共同反对日本军阀法西斯的国际主义凯歌。 1940年3月,时任日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野坂参三欣然接受共产国际的委派,化名林哲,从莫斯科经新疆秘密抵达延安,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他一到延  相似文献   

5.
范婷 《党史纵横》2008,(11):48-50
野坂参三(1892—1993),又名冈野进、野坂铁,1892年出生于日本山口县。1922年野坂参三和片山潜等人创建日本共产党。1928年3月15日,当日本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时,日本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对日共进行了大规模镇压,逮捕了野坂参三等党的领导人和1600多名共产党员及其支持者。1931年3月日共中央秘密把因病缎释出狱的野坂参三派往共产国际。1935年8月野坂参三在莫斯科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被推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6.
范婷 《党史纵览》2009,(5):47-50
野坂参三(1892-1993),又名冈野进、野坂铁,1892年出生于日本山口县.1922年,他与片山潜等人创建了日本共产党.1928年3月15日,当日本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时,日本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对日共进行了大规模镇压,野坂参三等日共领导人和1600多名党员及其支持者被逮捕.1931年3月,日共中央秘密把因病假释出狱的野坂参三派往共产国际.1935年8月,野坂参三在莫斯科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被推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7.
何立波 《党史博采》2014,(12):26-30
1940年10月,延安来了一位特殊的国际友人,他就是日共中央委员、共产国际执委,后成为日共中央主席的网野进。1940年3月到1945年9月,冈野进在延安工作了五年多时间,为中共对日斗争策略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2009年8月30日的日本第45届众院选举,朝野换位,政坛彻底洗牌。但如此沧桑巨变,却没能带来日本共产党(下简称日共)在国会的跃进。不过,伴随着经济萧条的持续,日共的人气逐渐提升,一年多的时间里,党员人数净增1.3万人。至少从  相似文献   

9.
1940年4月,日共驻共产国际代表野坂参三(本名冈野进)从莫斯科经新疆,秘密来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烈烈欢迎。由于当时的环境残酷,野坂参三回日本已十分困难,便授受了中共中央的邀请,留在延安,领导在华日人的反战运动。直到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才恢复日本名字冈野进,并于同年5月31日在延安以日共代表的身份公  相似文献   

10.
李国亮 《湘潮》2021,(4):28-30
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在领导敌后军民逬行抗日斗争的同时,还身体力行,关心、指导、支持日本人民开展反战运动,不仅阐述了运动的必要性、可能性、发展规律,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大力支持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毛泽东支持日本人民反战运动的理论及实践极大地丰富了其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5,(2):181-183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设计者和实施者都面临共同的困惑: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怎样构建司法独立体制。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自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对这一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如何构建法官独立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无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贫困问题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贫困的消除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扶贫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政府财政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政府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等措施,来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6.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政关系是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经长期探索,至今没有彻底解决.思考我国的党政关系必须从新的视角注入新的理念.从政党比较的视角,通过与自己历史比较、与本国现实比较、与苏共比较、与西方政党比较,进一步认清我国党政关系特点、本质和基本思路,是研究我国党政关系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党内选举失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党内选举中存在种种失真现象 ,由此构成对干部权力合法性的严重挑战。要提高党内选举质量 ,应该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为前提 ,以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关键 ,以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