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     
《三联生活周刊》 2011.11.4 从比利时漫画到好莱坞电影:走进丁丁的世界 法语里有个专为丁丁而造的词,叫做“Tintinesque”,意为“像丁丁那样的”:像丁丁那样的头发,像丁丁那样善良,像丁丁那样幽默……为何全世界有那么多丁丁迷,从7岁到77岁,从20世纪到21世纪?  相似文献   

2.
知青是一个时代的烙印。这一群体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再从农村回到城市,几经辗转,伴随着上个世纪70年代末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开始松动思想上的桎梏,投入到紧张有序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成了教授、作家、导演、艺术家、官员乃至洋博士;也有一部分下海经商,之后又成了企业家;也有的一部分人成了“4050”下岗失业人员。回首他们走过的路,酸甜苦辣早已化作历史的尘埃,只是那时候,他们还年轻……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13)
<正>6月20日至27日,台湾台北市民意代表秦慧珠女士率台北市基层里长、妇女会、社团志工代表等40人赴川参加"2017年四川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旅"活动。除点赞四川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他们的关注点更多聚焦社会经济发展、社区治理与川台各领域交流。从古镇蜀韵到民风民俗,从社区建设到乡村新貌,从历史人文到蓝图愿景,参访团先后深入成都、德阳、  相似文献   

4.
与20世纪不同,新世纪的华侨华人可以做外国人,也可以保持中国人的身份,他们寻求自身的发展,他们可能作为当地的一个少数民族──华族而存在,他们与中国保持一种传统的民族关系的交往,从中华儿女变为中国人民的亲朋好友。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 学者说,在21世纪的一百年中,有海水的地方可能会有更多的中国人。 中国人移居海外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大量移居到海外是鸦片战争以后到二战之前的百余年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二十年间,又有上百万新移民移居国外。相对于全球性人口迁移来说,中国人移居海外数量并不庞大,但对中西交流…  相似文献   

5.
《中国机关后勤》2022,(2):56-58
<正>川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职能职责不断拓展,窗口形象不断凸显,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深化,逐步发展成为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驻京机构,凝聚着几代川办人的汗水和心血改革开放之初,他们从巴蜀赴首都,挥洒青春热血,建起了川人在京之家。千禧年到来之际,他们从北京的东城到南城,贡献智慧力量,拓展川人在京之家。这个"家",就是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他们",就是最早一批为这个"家"奠基立业的老一辈川办人。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招手即到,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每个人会有自己不同的猜测。我愿意推测一下在下一个世纪,女性主义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女性主义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讫今为止已近百年了。然而,到现在为止,如果有谁在公开的场合谈论女性主义,未必会得呼应。对此不知所云者、抵触者、敌视者、误解者,并不在少数。公开否认自己是女性主义的“知名女性”也不在少数,公开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的人更是稀罕之至。其实,女性主义到底主张什么?女性主义在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不少人并不那么清楚。尤其是女性主义又被称作“女权主义…  相似文献   

7.
奇案三则     
一掉进锅里的鸭子进入秋天,天开始黑得早,晚上路人相对稀少。按以往发案规律,夜间抢夺、抢劫案件又要开始冒头了。大连市葵英街派出所除110巡警正常巡逻外,每天晚上再加派两名民警从晚上19时起,在管区内巡逻至24时。10月8日晚,轮到警长董德超和民警尹振海两人巡逻。他们在管区里一直转悠到午夜,平安无事,便往回转。到了派出所门前一看表,23点53分,离结束巡逻就差7分钟的时间。两人想:一晚上的活儿都干了,不差这最后几分钟,便扭头朝派出所对面街的川外川饭店走去,打算到那儿歇歇脚。走到饭店门前他们伸手正要推门,就听“啪。”的一声,从饭店…  相似文献   

8.
在遥远的中缅边境附近,有一个地方叫腾冲。在抗战前,腾冲的古城被世人称为“翡翠王国”,曾经享誉东南亚、南亚。她的富丽堂皇令缅王非常羡慕,于是仿照腾冲古城建了一座皇城,叫曼德勒皇城。腾冲古城毁于抗日战争的炮火后,腾冲人又建了一座木头城。到了21世纪,腾冲人抛弃了木头城,正在建设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城。从腾冲的石头城,到木头城,再到现在的现代城,像神话,又像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9.
到海口的小巷深处或郊区茂盛的古榕下听老头讲海口,他们会骄傲地向你念出一句从古代就传下的谶语:海南是福地,睡醒就吃食。海口人相信天生人天养人,他们无忧无虑,走遍全国各地,再找不到像海口人这样热爱日常生活,把一日三餐过得如此有滋有味的民系了。  相似文献   

10.
衣着居室看上去很破旧在英国街头,一眼望去似乎遍地是穷人——他们衣着简朴,不少人的衣着到了寒酸的地步。满校园看上去都有是穷学生,像是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那一代大学生似的。但他们不像我们那时那样营养不良,一脸菜色,他们一个个都红光满面的。英国的城市,除了闹市区和富人区,普通老百姓的住宅区看上去很像我们的街道,有塑料袋、包装纸和狗粪。房屋破旧,路面至少开过三次刀了,随便用柏油糊上——幸亏英国气候好,没酷热,否则柏油一化,绝对把人都粘在路上动弹不得。那种柏油的铺法实在原始落后,新的一茬柏油都不用和路面找齐,一棱一棱儿的,…  相似文献   

11.
较之以往,20世纪的科技发展速度骤然加快了。据研究,在17世纪中叶,全世界才不过有两份出版于巴黎和伦敦的科学杂志;进入20世纪中叶,却出现了5万份之多。有人估计和预测,近30多年来,人类创造知识大约相当于以前两千年的总和,而到2003年还将再翻一番,到了2020年,人类的知识又有可能比现在增加3至4倍。这使得科技知识的更新快得惊人。在18世纪,知识的更新周期约为80至90年。到19世纪,它的更新周期缩短到30至40年。而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个周期只有15至20年了。当代的科学知识,有90%是1950年以后获得的。新的技术革命是以电子…  相似文献   

12.
二、从“三个面向”看中学思想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这不是任意提出来的,而是一个必然的要求。这一代中学生是一定要在二十一世纪生活的。我们对他们教育得好,他们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得不好,他们也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决不会退回到五十年代去生活。所以,不能用五十年代的标准要求他们。今天的中学生,绝大多数要成为2000年翻两番的“主力军”。因此,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客观的要求。请同志们注意一个历史现象,自从上世纪末,中国有了新学以来,这些新学校不论是在共产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到今年是一百年:百年后的今年,一些学人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却是最低的一年。这是受到两种思潮的影响:一是革命不如立宪说,认为20世纪初的中国如果君主立宪成功,可能会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提前进入现代化,言下颇有埋怨革命之意;二是辛亥革命从“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到提倡“五族共和”,是从种族主义上升为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才成就几千年未有之历史功勋。而当今民族主义者则指责,从反满到满汉一家是出卖了汉族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静水流深,“海归派”不要老是起浪花必须承认,现在大家对“海归派”的期望值比以前降低了很多。我的感觉是,“海归派”有时使命感太强,好像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全得靠他们才行。一些“海归派”从国外回来,感觉自己有个从高到低的落差。这个落差可能是信息落差,也可能是事业落差。于是,他们就像牧师布道一样,在中国指手划脚。有的人什么都没做起来,却已经写了一本书,大谈中国的电子商务应该怎样、怎样做。一些“海归派”不是踏踏实实地做生意,而是热衷于追求个人的功名。今天和克林顿合个影,明天和那个领导拍张照。生意做得不怎么样…  相似文献   

15.
秘鲁,一个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南美国度;利马,一个生活着200多万华侨华人的首都,时至今日,国人对这里是南美洲华人侨居最多、最早之地的事实,还知之甚少。早在19世纪,就已经有勤劳的中国人踏上了这片土地,生存发展、繁衍后代;从最初的广东人、福建人、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北方人,从生存打拼在餐饮业,到现在深入到秘鲁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书写了一段又一段华侨故事。  相似文献   

16.
图谶漫议     
一位编辑送给我几页沉迷于买六合彩的人被弄得神魂颠倒的材料。在他们心目中,一幅字画,报纸上一幅标题图等等,都暗藏着彩票号码的玄机。这些材料,让我大开眼界,原来21世纪竟还有这种“新人旧事”发生。我马上联想到20世纪60年代某些人能从一幅画中发现“刘少奇万岁”之类的“反动标语”,从一篇文章的题目(《金龟子身上有黄金》)找出它吹捧赫鲁晓夫的“阴谋”之类“特异功能”,联想到历史中反复发生过的关于图谶之类“预言”的故事。这类故事,大概是读书太少,我从未在外国历史中见到过。可不可以说它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创造呢?如果是,倒确…  相似文献   

17.
房子的变迁     
我家老房子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原是一家下等旅馆,二层楼,后旅馆破产,住进28户人家,这以后,婚嫁娶配,繁衍子孙,威了近40户。每户住得像豆腐格子般大小,中间一层薄板相隔,讲话嗓门一大,隔壁听得清清楚楚。人口增长后不够住,就捅天花板搭阁楼,几乎家家都有能睡人却直不起腰来的矮阁楼。  相似文献   

18.
历史的列车,总是要有那么一些先悟、先行的人跑到前面,自觉地、甘心情愿地躺下做铺设道轨的枕木,他们一个一个地躺下,道轨一节一节地延伸,方使得历史列车呼啸向前,奔腾不息。这些人就是俄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理论家杜勃罗留波夫在评价《前夜》时说的那些“自觉的英雄人物”。这类人不谙心计,鄙视空谈。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想看看杨思泽在大陆的这20年过得怎么样,电话里他很兴奋地说,心里有好多话要讲。可是到了中科院物理所,看着他四壁布满灰尘的办公室,破旧的办公桌,几乎像废品收购站一般的实验室,心里直打鼓:在这种情况下,杨思泽要说些什么样的话呢?今年51岁的杨思泽生于台湾,从著名的台湾清华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后,到美国伯克立大学研究核聚变,并获得博士学位。当时他已读了20多年的书,他说要是留在美国给人打工,总觉得对不起这辛辛苦苦的20多年。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祖国大陆刚刚开始的改革开放像春风一样拂暖了众多游子的心。杨思泽没有留在美…  相似文献   

20.
朱健 《今日浙江》2011,(11):35-36
20世纪初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之一。从1920年2月陈独秀由北京来到上海,开展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开始,就有一批浙江先进分子积极参与创建党的活动。直至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以前,全国共有党员53人,其中浙江籍就有7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和浙江先进分子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