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船进入南极圈,向人类尚未到过的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胜利挺进的时刻,太原理工大学年轻教师窦银科心情无比激动。他挥舞着校旗,心里默默地说:南极,我来了!南极,第一次插上了太原理工大学的旗帜。中国进行南极科考20年来,他是有幸来到南极的2002位中国考察者之一。他是山西高校第一个参与南极科考的大学教师,在职研究生。他第一次将距中国山西太原12282KM的标志牌插到南极。在中山站,窦银科将校旗插在海冰实验栋的屋顶。实验栋就在中山广场的后面,广场上飘着有中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国旗,还有中国…  相似文献   

2.
《前进》1999,(5)
太原理工大学是1997年3月17日经国家教委批准,由原太原工业大学和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新型理工大学。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校党委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青年学生,认真实施思想教育规划,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不懈地...  相似文献   

3.
张文栋 《前进》2011,(8):13-13
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实施一年来,太原理工大学各项事业和谐、快速、跨越发展的事实证明,转型跨越发展是兴校、强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江总书记的尊师性在九三学社西安交通大学支社的社员中,传颂着江泽民总书记尊师重教的一段佳话。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是原在上海的交通大学。1947年,江泽民同志毕业于上海交大,学习电机专业。九三学社西安交大支社的严暖、沈尚贤、钟兆琳、赵富鑫蒋大宗等五位教授,当时曾做过江泽民同志的老师。物换星移,世事沧桑。而今,江泽民同志已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一直眷恋着曾哺育过自己的母校,满怀着对曾教授过自己的老师们的一片深情。“我应该来看望我的老师”1989年9月13日,西安交通大学…  相似文献   

5.
《山西政报》2010,(10):29-29
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经山西省人民政府2010年4月27日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 李忱为太原科技大学副校长。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出于对母校之恩的回报,同时为了支持浙江省美术藏品建设,将其56件绘画作品和16件艺术藏品无偿捐赠给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学院,由浙江美术馆永久收藏,为浙江增添了一笔非常宝贵的艺术财富。在捐赠仪式上,吕祖善省长真诚地说:“吴老,谢谢您对浙江的热爱,对母校的热爱!”吴冠中深情地说:“浙江是我艺术的第一故乡。”  相似文献   

7.
孔干先生是我在汇文中学(后改名二十六中)读书时的班主任老师。先生渝北长寿人也,四川大学毕业,先参军,后赴朝,1954年归国转业,即分配到了我的母校,教“政治”课,并当了我们初二6班的班主任。1954--2013,整整六十年,一个花甲子,我们师生之间,从未间断联系,甚至包括在“文化大革命”当中。  相似文献   

8.
一位年逾古稀、满头白发的老人,不愿在香港颐养天年,却三天两头在香港与福建漳州两地之间奔忙。这个人是谁?他就是香港漳州同乡总会常务会董事、香港环球天然有机肥(漳州)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生先生,一个平平实实的中国人。让中国产品成为外国人面前的“洋货”王金生先生祖籍南靖县,1925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他五岁回中国,一年后,父亲便与世长辞。由于家里穷,所以他念过小学,便停学在家。几十年来,他靠勤奋自学,一步一步地走上成材的道路。他当过小学教师和校长,还当过卫生院见习生、钟表修理匠。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过钟…  相似文献   

9.
程巢父 《同舟共进》2008,(10):37-39
2007年7月下旬,得知谢泳即将去厦门——他这一走,太原怕是难以再去了——遂去一短信,表达重聚之意。8月10日凌晨,车抵太原,谢泳来接。上午10点以后,智效民、赵诚、马斗全三位先生来我们的住处  相似文献   

10.
1991年,八月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蓝天白云,万紫千红,清风习习,泉水淙淙。崇山峻岭中,一座座神貌古朴、巍峨壮丽的庙宇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之中,好一派清凉世界。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来到了五台山。杨振宁先生此次是应邀赴山西大学讲学并出席该校聘请他为名誉教授典礼的。在省城太原杨振宁先生还为科技界作了学术报告,受到社会各界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特别是在青年科技工作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后,杨振宁先生取道五台山赴京,而后飞港。到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一游,是杨振宁先生多年的心愿,…  相似文献   

11.
为深化改革多作贡献孙曾一光阴荏苒,屈指算来我加入九三已逾37个年头。当时我母校上海第一医学院是颜福庆先生担任院长,他就是九三成员。由于颜老对九三的重视和兼任一医党委书记的陈同生部长的关心,50年代九三在一医蓬勃发展,因此在当时总共8名一级教授中,就有...  相似文献   

12.
重归故里的韩小亮教授,回到了阔别15年的母校——上海财经大学。在英国15年,从未间断过统计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韩小亮,此次应聘回国任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系主任,上任伊始,他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采访当天,韩教授又请人代他出席了一个会议。  相似文献   

13.
谢旭 《台声》2001,(1):30-31
不久前,台湾老音乐家吕泉生——“台湾儿童合唱音乐之父”首次返回福建老家,在厦门短短两天逗留接触中,我深深感到他是一位坚强的爱国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一)吕先生祖籍福建诏安。他的祖辈迁台已数百年。他小时候受到日本推行的“皇民化”教育,长大后留学日本。他曾说过,在20岁以前,完全是一个与日本人无异的台湾人,可他心中仍流淌着炎黄子孙的热血,始终不变。1943年,他奔父丧回台,后因战争影响交通断绝,没能再去日本谋生,就留在台湾教书。1945年台湾光复后,吕先生担任过《台湾文学》季刊编辑,后在台湾广播电…  相似文献   

14.
和海内外众多的校友一样,93岁高龄的汤永谦先生与其夫人姚文琴女士,对祖国的建设和母校的发展一直倾注着巨大的热情。1997年,在浙江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汤永谦先生与夫人从美国专程回到母校,毅然捐资240万美元,在求是园里兴建了“永谦学生活动中心”。十几年来,又先后为母校捐资兴建和设立了“永谦数学大楼”、“文琴艺术总团”、“汤氏化工奖教奖学金”等八个项目,捐助资金累计近1亿元。  相似文献   

15.
卫洪平 《前进》2011,(1):56-56
尚长荣先生来了! 尚先生不止一次来过山西。这一回,当我得知尚先生是带着上海京剧院《廉吏于成龙》剧组来太原演出时,心里说:终于来了,祝贺尚先生!  相似文献   

16.
正在清华大学到基层去的就业引导计划下,和一批批清华学子一样,陈宇航选择来到了当时从未到过的肇庆,一来就是整整十年。他没有辜负母校的期望,组织的信任,从机关到基层,突破难关屡创佳绩。十年前,他从清华园来到砚都肇庆,满腔热血深入祖国需要的地方;十年后,他在鼎湖扎下了根,踌躇满志想在基层  相似文献   

17.
王凡 《同舟共进》2013,(12):38-43
2013年9月26日,在忙碌一天后上网,看到了于光远先生已然过世的消息。大约在2000年前后,虽说他还是那样乐呵呵的,但我已能感觉他在老去,行动也愈发不利索,他却告诉我说,还有许多写作计划要完成,我就再没有去打扰过他。  相似文献   

18.
新学期开学之初,深圳大学文学院一些特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难以完成学业的消息牵动了深圳市爱心助残书报亭服务中心主任,我校86级中文大专毕业生詹兆强先生的心。近日他抽空来到母校,向文学院领导呈上一份《要求资助在校残疾及特困同学的请示》。他说,当年自己在右肢致残、求学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多亏母校老师资助和照顾,  相似文献   

19.
1999年3月10日下午,在上海虹桥机场,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神色凝重地捧着母亲的骨灰盒,一步一回头,挥泪告别了前来送行的亲属,踏上飞机去台湾。他就是台湾固利仙及绿纤维公司董事长、台湾著名科学家程嘉屋的儿子程长隆先生。这次他是专门来江苏南通接母亲的骨灰回台湾和父亲合墓的,他父母分别于1998年8月15日、1999年2月25日在南通去世,老两口都在自己的故乡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程嘉亘先生1915年生于南通,后在南通崇敬中学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奖学金,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机械专业…  相似文献   

20.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委统战部召开统一战线“对标一流,实施‘同心’品牌工程,服务全省一流强区建设”活动座谈会。会上,年近八旬的民革老党员、太原理工大学西社区居民黄志仁积极发言并表态将量力而行,发挥余热,认真完成党章赋予的重任,做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把我区建设成全省一流强区作出积极贡献。他现场为大家送上一首《满江红·同心品牌工程感怀》。本文由太原市万柏林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李晓玉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