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简称,不难看出所谓“减负“是减轻“过重“的负担,这说明:一是我国的中小学生的负担已往“过重“了;二是我们减的是“过重“的负担,而非适度的负担,适度的负担是必要的。减负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体而言,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于“减负“是支持的。就学生而言,减负后“书包轻了,作业少了,自由多了,“他们有时间去游戏,去旅游参观、去发展业余兴趣,去交小朋友。因此“减负“的第一支持者是学生。就教师和学校而言,教师可以减少批阅作业负担和考试组织问  相似文献   

2.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点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的减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学生的课业负担日渐减轻。在减负工作实施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减负不是目的,重在优化育人环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客观的存在。就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认知、创新过程。学生没有负担是不现实的,减负的主旨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负担”是有指向性的。教师布置同样的课业内容,对于不同学生来讲,感受不一样。有些学习成绩优良的…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承载着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已是不争的事实,“减负“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的一致呼声。尤其在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表后,“减负“更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人们对“减负“一时难以适应、真正接受,“减负“工作的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实推进,还是征途漫漫。一是行动落实上的不到位。有两种倾向,第一,个别学校和教师对“减负“内涵把握不够准确,以致“减负“工作过程中出现矫枉过正现象,不仅减去了学生过重的负担,连必要合理的负担也减掉了。比如对学生成绩的测试次数、课后作业量,较  相似文献   

4.
以“减负“为突破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但是国家教育部关于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决策,更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明显减轻,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识课本、课堂以外的世界,为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充分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减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减负“的进程中客观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困难。一、家长认识的偏差。笔者曾对40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35.5%的家长对“减负“持怀疑态度,认为“减负“必然会影响子女的学习成绩,33%的家长坦言学校减少家庭作业,自己给孩子增加家长作业,以求得动态平衡,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其出发点在于别人的孩子“减负“,自己的孩子“加压“,在高考中岂不是可以胜出一筹?二、社区教育的滞后。社区教育的滞  相似文献   

5.
为认真贯彻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促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深入开展,推进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前不久,泰州市政协部分委员在汤学善副主席的带领下,对中小学生“减负“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市政协一届二十次常委会议讨论协商后,向市政府提出如下建议: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1、要宣传“减负“的内容、目的和意义。要认真宣传江总书记讲话和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的精神,讲清楚“减负“的内容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心理负担、经济负担,以达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考试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推进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毕业会考改革,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是近来的一个热门话题,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地中小学接连推出了一系列减轻学生负担的措施。然而,海口市内各大书店教辅读物依然热卖,泉城家长充当“课外老师“(参看《济南时报》2000年2月22日第2版有关报道),正如有关报道所称,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么,问题的关键究竟在哪?柳斌总督学多次发表的文章和谈话我没有看到,据蔡永飞先生介绍,总督学认为,关键是改革考试制度(《发展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什么》,《同舟共进》2000年第5期)。这与我所接触到的几份材料的观点基本相同。许任之先生的诸观点中也有这么一层意思(《学生“减负“之我见》,《同舟共进》2000年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减负“问题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大热点,教育战线内外广泛开展讨论,寻求共识,大有必要一、对“减负“应持积极态度。轻减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势在必然。大量的事实表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碍身心的健康发展,目前一些地方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心理状态欠佳,令人堪忧。不减,不改,素质教育无从推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无法贯彻,学生个性的发展无力实现。着眼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国民全面素质的大局,放眼世界教育改革的大潮流,教育战线内外都应为“减负“呼唤出力。否则必然出现  相似文献   

9.
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等全方位的努力,有许多工作要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因此,在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的各种措施中,改进各科教学是最直接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改进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首先要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工作的顽症,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障碍。特别是近些年来,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出走、轻生;家长给学生施加压力,教师体罚和殴打学生甚至造成学生致残、致死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今年1月17日,浙江金华市第四中学一名高中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竞打死其母。  相似文献   

11.
【背景】导火索:中学生“杀母事件” 年伊始,教育部召开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并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2月中旬,被媒体披露的一起浙江中学生杀母事件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这起悲剧没有被当作普通的刑事案件来报道,而是连同春节前发生的另外两起中学生犯罪案一起 ,成为国家颁布新一轮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命令的导火索。 【现状】几组沉重的调查数据   据一项调查显示, 13岁的中国学生每年上课的天数为 251天,高居世界榜首;而俄罗斯为 210天,英国为 192天,美国为 180天,法国为 174…  相似文献   

12.
今年2月初,教育部下达了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紧急通知”,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响,使全社会又一次把注意力聚焦于教育,也促使人们更深入地去思考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和改革方向。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现实原因的,并非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把学生负担过重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推给老师,是不公正的。依靠行政命令想达到减负也是行不通的。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目前仅在校学生就有2亿多,相当  相似文献   

13.
今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有一个亮点,那就是重提“推进素质教育”。温总理说:“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政府总理呼吁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可见这个问题有多么严重和迫切。  相似文献   

14.
正川教[2018]57号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近年来,一些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非学历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社会反响强烈。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迅速遏制当前存在  相似文献   

15.
“减负”是今年我国教育的一大热点。长期过重的各种负担已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使我国的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实施并向更深层次推进。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一、瞄准各种不合理的负担,大刀阔斧,坚决整改。1严禁节假日集体上课、“补差”,早晚自修也应适量  相似文献   

16.
"减负"与"创新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减负"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创新"既是"减负"的目的,同时又可促使负担减轻.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不仅敢问而且善问;巧设练习,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7.
杨立红 《传承》2009,(12):72-73
"减负"与"创新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减负"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创新"既是"减负"的目的,同时又可促使负担减轻。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不仅敢问而且善问;巧设练习,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8.
张松树 《小康》2008,(12):10-10
要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值得反思。一些家长和学校把素质看成才艺,把素质教育更多地当成了才艺教育,于是参加才艺培训班、艺术考级成了部分孩子重要的生活内容,快乐童年沉没在沉重的练琴学画中;进而,才艺的“应试教育”成了当前中小学生负担的另一种来源,影响到一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2010年2月27日下午,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谈到了中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温总理表示,整个教育改革当中的问题,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启发他们的智力和能力,使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也专门写进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  相似文献   

20.
为中小学生减负的问题自上而下抓了很多年了,应该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孩子们现在有"玩儿"的时间了。但是,在给学生减负很多的同时应该给学生加上什么。也就是说,减负的真谛是什么。所谓"减负",旨在减轻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倡导不要只专注于书本知识,更要全面的发展,快乐的学习。单纯地强调减负,事实上并没给学生真正减负,而是给学校减了负。大批三点半、四点半就放学的中小学生们不得已流向校门口的小饭桌,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