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5):146-146
祝建立、张书成在《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上撰文《构建监管安全长效机制之我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怎样构建监管安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如何建立一整套监管安全长效机制,有效地保证和实现监狱的长治久安,是新形势下监狱工作者应当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保持监狱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近年来,北京市监狱以构建监管安全长效机制为抓手,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初步探索和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和形势发展要求的监管安全长效机制体系,在维护监狱安全稳定,实现监狱平稳快速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构建监管安全稳定长效机制,确保监狱场所安全稳定,是实现监狱惩罚改造罪犯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在全党全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作为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安宁与稳定职能的监狱来讲,构建监管安全稳定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一、为什么要构建监管安全稳定长效机制(一)构建监管安全稳定长效机制是更好地实现监狱自身惩罚改造功能的坚实基础。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其本质意义上的功能是惩罚与改造罪犯,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监狱要实现好自身的本质功能,需要有安全稳定的监管改造秩序。构建监管安全稳…  相似文献   

4.
葛井泉 《中国司法》2006,(12):29-3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简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整合各种资源,构建起理念领先、运转高效的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确保监狱事业的科学发展,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监狱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我们每一个监狱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一、构建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的意义(一)构建监管安全长效机制是监狱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维护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监狱工作方针、政策和《…  相似文献   

5.
建立监管持续安全长效机制,确保监狱场所安全稳定,是实现监狱惩罚改造罪犯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在全党全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作为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安宁与稳定职能的司法行政机关特别是监狱来讲,建立监管持续安全稳定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建立监管持续安全长效机制,不仅是全面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如何认识和建立一整套能够反映监管安全工作规律、体现监狱工作特点、积极发挥有效作用的监管安全长效机制,来实现监狱的长治久安,是当代监狱工作者应当解决的课题,也是保持监狱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在此,笔者结合首都监狱改造工作实际,就监管安全长效机制应具备的基本框架和  相似文献   

7.
监管安全长期困扰监狱工作,落后的监管制度会阻碍监狱前进步伐。面对21世纪,我国监狱应科学界定监狱等级,实施有效的罪犯“累进处遇”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警队伍,构筑防止罪犯脱逃的安全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方矛盾纠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苏启东 《法治研究》2006,(11):64-65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有第一个特征即民主法治与法律有关,而实际上,其他五个方面也与法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平正义,几乎涉及所有的法,也可以说是法的代名词;诚信友爱,在现代社会更需要依靠法律来维持和保障;充满活力,更多的涉及人的自由和权利,而没有法律规范和保护的自由和权利是不可能实现的;安定有序,则需要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为任务的法律来实现其功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需要法律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为条件。显然,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的调整和保障,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治。法治社会不一定就是和谐社会,它不是和谐社会的全部内容,但是和谐社会必须是法治社会。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0.
当前,监狱押犯构成日趋复杂,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监狱安全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工作中存在"五个不到位"。因而,监狱工作必须时刻树立"安全为天"的理念,强化安全稳定长效机制建设,才能确保监狱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司法》2005,(7):18-21
最近,司法部研究室专门组织了一次有关“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主题研讨会,张军副部长在百忙之中抽空出席了研讨会并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全室研究人员、科研管理人员畅所欲言,交流研讨。现将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以专题笔谈的形式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石经海 《法学杂志》2005,26(2):125-127
随着我国拘留立法和实践的发展,司法拘留与民事拘留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重新认识二者的关系,不仅是为了客观地尊重拘留立法和实践,也是准确适用拘留措施的需要。本文在充分考察我国关于司法拘留和民事拘留的立法、实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论述,并对重新认识该关系的程序价值和民事拘留的名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严打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执行以来,在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上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何建立更加行之有效、更加科学的严打刑事政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对此,本刊特将曲伶俐教授主持研究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严打刑事政策研究》(批准号:02BFJ01)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刊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梁胜初 《行政与法》2007,18(6):11-14
监督缺失是导致村官腐败最重要的制度性根源,因此,落实民主监督、强化上级监督、加大依法惩治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村官监督机制是遏制村官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徐燕平 《犯罪研究》2006,(3):61-63,75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要通过和谐的法律制度来加以实现,依法治理的法治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的法律在价值观上必须符合与反映时代发展变化的步伐,人道就是“在价值观的时代衍变中凸现出来的有别于公正、效率的制度伦理价值”。在刑事程序中提出和强调人道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民事程序权利救济机制是切实保障当事人程序权益、实现程序公正价值的重要路径,在司法改革和新《民诉解释》刚刚出台的背景下,面对现行民事程序权利救济机制体系中存在的救济缺位或过剩、救济方式不当、救济程序粗疏、救济对象模糊、救济标准混乱以及救济路径混同或错位等问题,需要在对应性原则、比例原则和效益原则的指导下来建构和优化该类机制。在机制构建中,应当考虑救济机制与程序性质相适应、救济方式与制度功能相契合、救济效果与自身属性相吻合、救济力度与权利重要性相适宜、适用顺位与救济机制类型相适应、救济方式与救济对象相适应、救济方式与当事人意思相协调等等,并理性衡平公正价值与效率价值、救济成本与救济收益、当事人与法院以及当事人相互间的关系,进而逐步建构救济多样化、救济力度有层次性和不同救济手段具有协调性的民事程序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保障,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柱与基础,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诚信守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审视当前我们的监狱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方志 《中国司法》2008,(2):33-35
法制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设法制部门开展对本系统本部门制度建设和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9.
钱焱  刘洪 《金陵法律评论》2007,(3):71-75,134
临时团队的出现是组织应对环境快速变化的结果,已成为未来组织发展的新趋势.但是,临时团队也存在着自身固有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目标不够明确、凝聚力相对薄弱、任务具有短期性、绩效比较低下等方面.这就要求在团队建立的最初阶段就应重视构建其快速信任机制,在团队成员之间尽快建立起一种彼此信任的关系,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应构建包括完善内部沟通机制、合理定位角色、建设知识共享文化等在内的三位一体模式,以加强对临时团队快速信任的管理,提高临时团队的内部凝聚力和运营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