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学研究》今年第一期发表了顾肖荣同志的《也谈赃物和窝赃、销赃罪》一文(下称“顾文”),对实际工作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顾肖荣同志的研究是深入的,有独到的见解,读之收益非浅,令人诚服。但掩卷沉思,对几个问题尚有疑惑,特提出研讨。  相似文献   

2.
刑法规定销赃罪以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代为销售为主观构成条件。那末,如何认定销赃罪中的“明知”呢?根据司法实践,我们提出五点看法:一、犯罪分子亲自告诉销赃者或销赃者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该赃物是犯罪所得而予以销售的,可以认为是“明知”。如被告人李某得知张某盗窃了一批铜铸件(价值800余元)后,积极为其出谋划策,指使张某把铜铸件挖坑掩埋,待铜件生锈后再出售,数月后,李某自己出面将生锈的铜铸件销售给物资回收公司,并从中分得赃款。李某明知铜件是犯罪分子用犯罪手段得来的赃物,又积极谋划参与销赃,其行为则为销赃行为。二、犯罪分子虽然没有明确告诉销赃者赃物是用犯罪手段所得,但销赃人通过其他途径,知道赃物是用犯罪手段得来的,而故意予以销售的,则可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年十二月,某法院以销赃罪,判处被告人佟××有期徒刑三年。佟提出上诉,二审法院改判佟犯投机倒把罪,维持原有期徒刑三年的判决。佟××,男,二十八岁,某汽车公司业务员。一九七九年十二月,被告介绍李××将五百克金锑片(含金量为99.50%,盗窃所得)卖给另一个人,在价格上欺骗了买卖双方,从中得利297元;一九八○年二月,佟又将李的二百五十克金锑片转手卖给刘××,从中得利600元和手表一块;同年五月,佟将前两次介绍买卖金锑片过程中私自留下的十二克卖给邓××,得款80元,十月,佟又用770元买下李的  相似文献   

4.
如何理解和认定窝赃、销赃罪中的“明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如何理解和认定窝赃、销赃罪中的“明知”张明楷1992年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指出:“认定窝赃、销赃罪的‘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的口供,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予以分析。只要证明被告...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法律规范中投案自首,根据《解释》及《意见》中所规定的投案自首情形,结合审判实践中所遇到的特殊情形,进一步结合案情阐述了其认定方式应从被告的主管以及主客观的行为相统一角度来制定。  相似文献   

6.
挪用公款罪是我国《刑法》分则第八章贪污贿赂罪中一个重要的罪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挪用公款罪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日益复杂,对其认定也更为困难。本文通过对一则案例的分析,以期能够加深对挪用公款罪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叶良芳 《法学》2012,(3):16-22
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成立集资诈骗罪,必须考证行为人是否使用诈骗方法,是否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在吴英案中,集资对象是特定的高利贷经营者,并非不特定的多数人,且借贷双方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因而排除"社会公众"和"诈骗"要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童伟华 《法学》2023,(3):66-82
尽管刑法规范具有二重性,但根据立法目的、法益保护方式及刑法机能、运行模式等,刑法首先是行为规范,其次才是裁判规范。基于裁判规范的属性、内容和运行机制,司法工作者根据事后认定的客观要件事实推定犯罪故意,容易忽视犯罪故意的内涵属性,得出不合理的结论。行为规范视阈下,司法工作者会基于一般人的立场,从行为人行为时意思出发,判断对其有无非难的可能性,有利于发挥刑法的行为规制机能及判断行为人的规范意识,贯彻责任主义原则和培育公众对刑法的信仰,可以克服单一裁判规范视阈下犯罪故意认定的问题。应当基于刑法规范二重性视阈,兼顾事后和事前的判断,根据一般人的立场,考虑行为人个人情况、行为实施的样态方式和背景等因素认定犯罪故意。  相似文献   

9.
窝赃、销赃罪是与各种经济犯罪都有密切联系的一种犯罪,它伴随着那些经济犯罪的产生而产生。没有经济犯罪,也就自然没有窝赃、销赃犯罪的发生。因为经济犯罪都是贪图物质利益方面的犯罪,一定数额的金钱财物是这种物质利益的体现。不论是走私、投机倒把、贪污、盗窃、抢劫、诈骗、抢夺、伪造货币、贩卖毒品,以及盗运珍贵文物等,这些犯罪发生之后,都往往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产生赃款赃物如何处置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奉化市江口区华奋仪表元件厂是一个有30名职工的乡办集体企业。1988年10月,该厂厂长周国正与江口区工业办公室签订合同,由周与全厂职工集体承包华奋仪表元件厂。按承包合同规定,企业完成上交2万元利润后,超额部分企业留成20%,80%作为奖金。奖金中周得60%,职工得40%。反之,企业亏损也按上述比例承担风险。国内市场对仪表零件的需求量大,销路好,而华奋仪表元件厂生产的轴尖正品质量差,还不如上海仪表零件厂淘汰的次品。因此,周向上海仪表零件厂提出购买次品轴尖,遭到拒绝。尔后,周在明知上海仪表零件厂职工李政、马德馨等人盗窃该厂轴尖次品的情况下,于1989年3月至8  相似文献   

11.
刑法第 3 82条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 ,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 ,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 ,伙同贪污的 ,以共犯论处。”刑法对贪污罪主体的规定十分明确 ,但在司法实践中 ,往往容易囿于主体资格的身份审查 ,从而扩大或缩小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理解。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是犯罪构成必须同时具备而又相互联系的要件 …  相似文献   

12.
财物是犯罪分子追求的目标。当犯罪分子非法获取赃物后,总是要设法尽快把它处理掉,以逃避司法机关的侦察、制裁并换取金钱供其挥霍享受。正是犯有销赃行为的人帮助犯罪分子将赃物脱手变卖,以逃避制裁,从而干扰了司法机关同犯罪的斗争。销赃犯罪是经济犯罪派生出来的产物。由于销赃行为的存在,又鼓励、助长了经济犯罪的发生、发展,因此,销赃对社会具有较大危害性,应当依法惩治。当前我们虽然对经济犯罪从严打击,但犯罪仍很猖獗,这和我们对销赃犯罪惩治不力具有一定关系。对销赃罪,各国立法主旨不同,过去多有主张销赃不是独立犯罪,被视为共同犯罪的事后共犯。如我国《后魏律》中规定:“知人掠盗之物而故买者,以随从论”。然销赃者对先前的犯罪没有共同故意,  相似文献   

13.
某邮电所邮递员李某利用递送邮件之便,私自开拆寄自国外的邮包一个,私拆、隐匿国际和国内邮件多次,窃得汇款计人民币1300余元。此外,李某还在接受走私犯孙某“赠送”价值500元的电视机和400元的录音机各1架后,利用职务之便,为孙某提供了50只邮袋,使孙某得以利用邮电运输渠道,偷运大量走私货物并夹带银元1000块去外地贩卖牟利。李某获取上述非法所得后,就大肆挥霍,吃喝玩乐。其好  相似文献   

14.
李东涛 《知识产权》2002,12(6):37-40
一、 概述 通用网址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名称访问技术,通过建立通用网址与网站地址URL的对应关系,实现浏览器访问的一种便捷方式。人们只需要使用自己所熟悉的语言告诉浏览器所要去的通用网址即可。本文所探讨的是通用网址的注册与注册商标的保护发生的冲突问题。 投诉人为爱尔兰浓缩加工公司,被投诉人为杨朝伟。 投诉人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提起投诉,请求中心专家组裁决将通用网址“七喜”转移给投诉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案例启示:不作为犯罪的成立,除了应当具备一般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外,还需行为人负有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作为义务,并有履行该义务的可能性,同时行为人的不作为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发生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在具体判断时,应结合上述三个方面综合认定,恰当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6.
某邮电所邮递员李某利用递送邮件之便,私自开拆寄自国外的邮包一个,私拆、隐匿国际和国内邮件多次,窃得汇款计人民币1300余元。此外,李某还在接受走私犯孙某“赠送”价值500元的电视机和400元的录音机各1架后,  相似文献   

17.
对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出现的重复保险情况法律法规做如何规定,并以此法律依据做如何判定,本文对此问题做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8.
从白雪商标侵权案看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一条规定"(一)将与 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 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二)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 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 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的民事法律责任。" 对于如何理解"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以及"误导公众"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 有不同的观点。本期选取了两篇商标侵权案例分析,在两起案例中,因案情不同,法院对于 "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以及"误导公众"进行了不同的认定,愿为读者提供更多的 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先引述两则案例:案例一:某省电视剧制作中心将某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但在片头没有说明根据什么改编,更不见小说作者的名字,而是署上某人为编剧。该作家发现后去找电视剧的制片人,制片人辩护说:著作权只保护表现形式,而不保护思想内容,电视剧与小说是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本谈不上抄袭侵权。作家反驳道:电视剧的剧情、人物都是我小说里的,不是抄袭是什么。双方争执不下,作家即诉至法院,要求追究某省电视剧制作中心的抄袭侵权责任。案例二:万某等四人编写了《新编汉语词典》.并由某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词典除编排方法外,…  相似文献   

20.
从一起案例看传染病犯罪因果关系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法则为根据的传统因果关系理论 ,难以胜任传染病犯罪的因果关系的认定 ,因而必须借鉴域外刑法的疫学因果关系理论来认定该类犯罪的因果关系。疫学的因果关系论是以疫学统计为根据 ,以流行病学为基础的理论。对被害人为不特定对象的案件 ,应根据“疫学四要素”来认定因果关系 ;对被害人为特定对象的案件 ,应根据“密室犯罪原理”来认定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