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卫 《群众》2013,(4):20-20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内涵复杂而深远,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复杂性。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所谓制度建设就是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这为各级政府进一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生态保护红线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强调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广大的山区既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均衡化的主战场,在全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磐安作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欠发达山区县和全国生态县,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的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进人了新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我们要准确理解、加深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2,(23):1-1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要靠法治来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武俊 《人民政坛》2012,(12):20-20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宣示要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报告用专门一章阐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以人口、资源、环境为主界别的中国农工民主党,更要深刻领会中共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实质,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中共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阐释更全面、更科学报告对生态文明理念有新概括,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报告将以往强调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是认识和理念上的一次飞跃。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新定位,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  相似文献   

8.
蔡戎 《政协天地》2013,(5):16-19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2012,(12):14-16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  相似文献   

10.
胡立新 《群众》2013,(4):63-6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显而易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从党和国家的决策层面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之中。正因为如此,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努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构建循环型社会,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伟民 《党建研究》2012,(12):74-78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一、深刻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  相似文献   

12.
肖百灵 《中国妇运》2012,(12):23-2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显示了执政党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在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发展和人民福祉的信心和决心。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7年,国家批准在湖南设立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允许湖南在全国率先探索“两型社会”建设路子。四年多来。湖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字字铿锵的郑重宣誓。作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受社会关注的亮点之一,“美丽中国”新概念的提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单列篇章,意味着中国防灾减灾事业将走向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已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交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基督教未来的社会定位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揭示了中国宗教健康发展的时代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中三角是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潘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基础构建的新兴特大城市群.中三角通过“两型”社会和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在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领航.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我认为,应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进一步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又好又快发展,打造“美丽中三角”.  相似文献   

17.
5月17日上午,《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内第一部省级生态文明地方法规宣告出台。这是贵州乃至于全国生态文明立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表明贵州在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上,在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构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工作上,又迈出了扎扎实实的“铿锵一步”。  相似文献   

18.
包洪新 《群众》2017,(21):67-6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升到“千年大计”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必然体现在新的理念、新的建设目标、新的建设路径和新的制度保障等方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描绘了美好画面.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种表述将生态文明提到了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并列的高度。虽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日渐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