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作权法》(修改草案)规定:提供单纯网络技术服务"不承担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审查义务"。这种绝对排除著作权信息审查义务的立法矫枉过正,引起著作权人愤慨,与国外立法、学界认识、利益平衡原则及现实需要都不相符。保留特殊情况下的审查义务既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也有理论和实践基础。特殊审查义务源于法律规定,由法院判决和行政命令而具体设定。它主要是采用过滤技术对重复侵权作品的权利管理信息进行审查的方式来履行。规定不承担"普遍"性审查义务,并辅以"特殊"审查义务这一例外规定,是著作权法修改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理解》和《侵权责任法》先后实施,直接规定了安全保障义务情形下的侵权补充责任.但是,安全保障义务这一特殊情形下的侵权责任如何适用?希冀从安全保障义务出发力图对侵权补充责任作以深入阐述,重新思考我国现行立法,并从实证角度作了简要分析,认为应扩大对安全保障义务人范围.  相似文献   

3.
我国《侵权责任法》建立了作为侵权行为与不作为侵权行为的区分模式,这种区分具有历史、哲学、经济学和法学(或法律)上的理由,有助于实现行为自由与权益保护之间的妥当平衡、有助于维持和拓展"契约责任———侵权责任"的二分体系、有助于完善既有的过失侵权行为理论和过失侵权责任体系、有助于使具体侵权责任的认定及其承担更加合理。"先行行为"应被类型化为"先行危险行为"和"先行自愿行为"两类,诚信原则或公序良俗原则不应成为作为义务的来源或不作为侵权行为的责任基础,安全保障义务被作为义务所涵括,作为义务的扩张不应采用一般条款而应采用具体列举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公司章程可对公司外部人设定义务,这一理解表面上与公司章程的性质相悖,实际上,诸如在公司担保领域,交易第三人负担形式审查公司章程义务的观点已为司法实践逐渐接受和固化。然而,仅从《公司法》第16条的文义难以得出法律明示交易第三人应当审查公司章程,因此,这一裁判观点亟待解释论支持。在公司章程特定条款"对外"效力问题上,不宜仅虑及公司法原理而忽略其与商事登记法规则的联系。运用商事登记的积极效力和消极效力理论,可以实现"公司章程登记"与"交易第三人负担审查义务"相衔接,且为审查义务标准提供度量依据。这一理论也可沿用至解释和识别其他公司章程特定条款的"对外"效力。  相似文献   

5.
安全保障义务作为民法上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制度,与公民权利的保护密切相关,但在司法实践中一直争议较大,在这次侵权责任法的立法中明确规定了安全保障义务.本文在论述了安全保障义务发展的历程及内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承担的归责原则、责任类型及责任承担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困惑,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安全保...  相似文献   

6.
医疗合同简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疗合同在性质上是一种民事非典型契约 ;在合同解释上应参照委任合同或者承揽合同的规定 ;医疗合同的主体在不同场合下 ,应区别对待 ;医疗合同的成立上 ,强制缔约是其重要特点 ;医疗合同权利、义务规定的特点在于医疗专家高度的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 ;医疗合同履行中的加害给付导致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受害人可以选择有利的请求权基础。  相似文献   

7.
厄姆森在1958年发表的开创性论文《圣人与英雄》引起了道德哲学界关于超义务行为的热烈讨论.所谓超义务行为,就是超越义务要求"之上"或"之外"的行为.一般认为,不讨论义务概念的美德伦理学不会与超义务有交集.但一些尝试在美德伦理学的框架内容纳超义务的努力越来越表明:超义务不仅是个道义论概念,也是一个与美德相关的概念.超越寻常道德义务的超义务实际上表现了一种真正的德性上的坚毅与卓越.文章对美德伦理学能否容纳超义务的质疑和挑战一一做了回应,认为降低标准的解释路径是消极的且并不成功.相比之下,赫斯特豪斯提出的"考验美德"的超义务标准是目前最有力的辩护.它对超义务的理解不仅符合日常道德直觉,也能更好地解释日常道德现象与行动者的道德心理.  相似文献   

8.
现代行政责任制度对行政的控制已经从简单的合法性审查发展到对合法性、合理性的全面审查,法治行政也从合法行政延伸到合法合理行政。行政机关不仅要依法行政,而且在行政过程中负有谨慎行事、避免不当地侵害他人权益的义务。针对我国行政侵权责任制度方面的不足,提出借鉴英美侵权法关于谨慎义务制度的概念和原则完善我国的行政过错侵权制度,促进依法行政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侵权责任法》对网络服务提供者(ISP)安全保障义务缺乏明确的规定,借鉴域外立法经验,考虑ISP安全保障义务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社会总成本的合理分担、对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理解等因素,我国立法应当明确ISP的安全保障义务.具体制度构建上,既要考虑立法、司法解释对相关概念的明确,在司法上厘清判断标准、明晰适用原则,又要强调行业自律、政府引导与监督、网民监督与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10.
行政机关在不动产产权登记中的审查义务的确定是解决权利人与行政机关纠纷的重要因素,《物权法》中对于行政机关的审查义务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得实践过程中行政机关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也加大了司法机关的压力.对于行政机关的审查义务,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加以考虑,并在立法上予以明确的规定,避免因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各类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民事责任竞合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以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最为常见。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存在较多相异之处,二者竞合的处理模式对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甚大,固应谨思慎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性质和立法模式至今未达成共识,比较有影响的学说有:法条竞合说、请求权竞合说、请求权规范竞合说。我国《合同法》第122条明确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制度,但法官在具体审判实务中应如何解释和适用仍存疑义,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团伙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全体团伙成员承担连带责任是侵权法最新的发展趋势.团伙侵权行为由全体团伙成员承担连带责任,从侵权故意角度、行为角度、义务违反角度、价值角度及功能角度都具有解释上的正当性及合理性.在侵权法中规定团伙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对我国侵权立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视频网站是否对相关视频负有监督审查义务,以及如何才能在版权纠纷中得到安全港的保护是认定其是否构成间接侵权的关键。《集结号》案表明只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善意、谨慎的视频网站才能获得安全港的保护,免除间接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忠诚义务"上升为法定的"义务"谈起,对公司经理在实践中违反"忠诚义务"的困惑与无奈以及我国<公司法>对经理"忠诚义务"立法上的滞后进行了阐述,在分析探讨公司经理的"忠诚义务"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公司立法中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立法上的建议,比较系统地对完善经理"忠诚义务"从法律上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尽管《侵权责任法》和《解释》都有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但是规定得都比较笼统且有规定不一致之处.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围绕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形态展开论述,主要阐述了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直接责任和补充责任,重点分析了争议较大的补充责任,肯定了补充责任的创新性,同时指出补充责任存在的问题,并对补充责任的完善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要确定学校在学生安全事故中的法律责任,关键的在于对学校的义务在法律上作出科学的界定。无论致害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只要损害结果因学校预见或者应当预见而未能避免的,学校即应承担侵权责任。在学生或监护人与学校之间还存在教育合同关系,学校对于学生安全还负有合同义务。在学生安全事故中存在着学校的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发生竞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信托中,忠实义务和善管义务属于受托人的重要义务,并被各国信托立法和理论研究视为重要的制度安排。它们作为基础性、原则性的抽象义务,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质。忠实义务与善管义务在实体内容上存在彼此相似的地方,在适用程序时应将二者结合起来,综合考量,一并运用。但就忠实义务与善管义务之间的关系而言,善管义务应是建立在忠实义务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8.
作为义务:从形式的义务论到实质的义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义务是不作为成立的逻辑前提,对于正确认定不作为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义务在不作为犯构成的体系性地位问题应该从"因果关系说"、"违法性说"、"构成要件相当性说"三种学说的嬗变中加以考察。作为义务经历了一个从形式的义务论到实质的义务论的演进过程。实质的作为义务论不是对形式的作为义务论的否定,二者间存在一种逻辑上的位阶关系。形式的作为义务是存在论意义上对作为义务的形式判断;实质的作为义务是价值论意义上对作为义务的实质判断。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园管理应根据大学校园生活尽到合理限度范围内的注意义务,并采取必要的、具期待可能性的防范措施。也就是说,高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安全管理问题,除了要尽到合同法上的注意义务之外,还要尽到侵权法上的法定安全保障义务。因此,在高校刑事损害案件中,学校应尽到必要的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学校无过错则不应要求学校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侵权法上,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注意义务是过错侵权责任的核心要素,是现代侵权法上过失判定的基准。注意义务的产生根源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具体而言可基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合同或契约或委托、先行行为、习惯、常理而产生。大陆法系国家,对注意义务的认定往往需要从法律上寻找依据,同时以行业惯例、职业道德规范、普通规章制度等作为必要的补充;英美法系国家对注意义务存在与否的判定则依据近邻性关系、合理的可预见性和公共政策的影响三原则予以确定。对于注意义务违反与否的判断标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都是以“理性人”这一客观标准确定的。我国未来侵权行为法应当吸收借鉴英关法系和大陆法系注意义务理论,明确规定注意义务的概念和内容,采用英美法系国家注意义务相对主义立法模式,明确违反注意义务的具体判断标准及其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