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贵刊成了小朋友们的安全教科书自从贵刊开设“安全试验场”栏目以来,上一年级的小侄女和她的小朋友们就成了它的忠实“读者”。新的一期《公安月刊》发下来后,小侄女总是组织起小朋友们让我给她们讲里面的故事,并且模仿故事编出了“大灰狼敲门不要开”、“坏巫婆骗我不理睬”等游戏。她们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贵刊简直成了她们的安全教科书。真心希望贵刊的这个栏目越办越活,越办越好。河南省通许县公安局刑警队海静[安全教育,确实应当从娃娃抓起。]读贵刊《副县长之母死在街头》有感最近读了贵刊第六期刊登的《副县长之母死在街…  相似文献   

2.
经过紧张筹备,中央电视台《人大说法》栏目于2005年6月26日开播。今年3月以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就在中央电视台开设《人大说法》栏目的问题与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多次协商。为了使《人大说法》栏目尽快与观众见面,中央电视台决定暂在其社会与法频道的“法律讲堂”专栏中辟出一定时间,开设《人大说法》子栏目,围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向广大观众介绍立法背景、透视立法过程、解析立法精神、讲解立法内容。6月26日首播的《人大说法》栏目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公务员…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与中国的改革张彦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不久以前应邀在著名的《巴黎竞赛画报》周刊担任《2000年专栏》主笔时曾经写道:“我希望,这个专栏能够帮助人们发现那些将要展现在他们及其子孙后代生活面前的新景致。而今天,作为《2000年专栏》的开篇,我...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是我留学回国20周年,多年前我回国时,开创了国内第一个高端访谈栏目《杨澜访谈录》,采访了近千位全球各界的意见领袖和知名人士。该栏目的价值观就是要记录时代成长精神印记,我们最终也做到了这一点,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非常骄傲。今天处在这个时代,可以记录这个时代,也可以参与、共同创造这个伟大时代,这种参与感、创造力使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和骄傲。讲好中国故事、人类故事,增进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实从留学回国以后,我一直觉得  相似文献   

5.
三十而立,青春不息。今年是《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创刊30周年,也是我参加工作的第30个年头。作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的一名忠实读者,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吕红娟编辑约我以老读者的名义"说点什么"。工作之余,掩卷遐思,思绪万千。和《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相识结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刊名还是《党校论坛》。  相似文献   

6.
警惕不速之客雅华"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不开不开,妈妈不在。"这是个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但"大灰狼"不只出现在童话中,需要从故事中获得教益的也不仅仅是儿童。7月31日《羊城晚报》报道:7月30日上午96时许,家住广州市机场路飞凤里的段某夫妇有事外...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山东省政府法制局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的要求,从1996年以来,认真开展了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工作,经过认真部署,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使公务员的过渡工作完成的十分顺利,特别是开展了全员竞争上岗工作,为全省各级行政机关推行公务员制度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为此,记者采访了这个局,并请局长高存山谈了在公务员竞争上岗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感受:一年来,我局公务员过渡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进行,并在这项工作的后期,实施了全员竞争上岗,即将局里的5个处室的10个领导职位…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当代中国思想解放30周年。当时,《实现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余玮、吴志菲著,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讲述了这个历史的背后故事。  相似文献   

9.
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制度暂行条例》由国务院颁布实施。1994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年底,海南省组织了第一批国家公务员过渡考试,今年还将分期分批地组织过渡考试,以完成由现行人事制度向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过渡。为了使大家对国家公务员制度及《国家公务员制度暂行条例》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我们特组织本栏目,将分期、分专题就有关内容向大家作系列介绍。甲:国家公务员制度在西方已存在了一百多年,但在我国尚属新鲜事物,许多人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内涵和实质并不很清楚,请就这一问题做些介绍。乙:讲到国…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协商论坛》2010,(10):9-9
本刊今年元月改版后,为加强对市县级政协的宣传,推动全省政协履行职能的实践与理论创新,专门开设了"理论研讨"、"实践创新"、"民意追踪"、"委员故事"、"政协语丝"等固定栏目,并选发了不少相关稿件。但整体上上述栏目稿源依然匮乏,尤其是高质量的稿件欠缺,恳请各级政协领导、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和广大委员读者充分关注这些栏目,踊跃提供稿件。  相似文献   

11.
正从大气磅礴、真切体现广西发展速度的封面图片,到观点鲜明、流畅爽利的"桂海潮声",到关注国家大事、群众心声、广西发展的"时政速览",再到紧随新时代、新思潮的特别报道、专栏,以及描述勤劳、智慧、奉献的"人物"栏目……紧跟时代步伐、真实反映民生、有力传播正能量,翻开每一期的《当代广西》,这些关键词总不会少。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从开始的关注到如今有幸成为可以撰稿投稿的通讯员,我不仅从《当代广西》学习到更多的方针政  相似文献   

12.
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访国家人事部考核培训司副司长王永杰通讯员薛虹记者夏乐君今年八月,《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出台试行,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已经正式启动,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本刊记者就建立健全国家公务员...  相似文献   

13.
朱铁志 《今日浙江》2010,(23):61-61
中国青年报社有一个社会调查中心,经常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青年调查"版面发布来自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的信息,数据翔实,结论客观公允,是我非常喜爱的栏目。今年5月以来,先后有《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写"撒谎作文"》和《作假已成国之痛》两篇调查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4.
其实,我既不熟悉人事工作,也很少研究人才问题。一年以前,《人事与人才》杂志向我约稿,我在坦言这种不足时,顺便提及“人生·人品·人才”是个大主题,其中有许多哲理,时常引发我的思考。多亏总编辑极具职业敏感,就此提出开辟这个专栏。我在冒然承应之后,才感到这个主题实在太大,大得像是海,无论从哪儿下水都游不到岸,要不就只好在浅滩上走走,连水花也溅不起来。至今,东鳞西爪写了十来篇随感,我得回到这个栏目的大主题,试作一个总的交待。   人生与人才。人生,是关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的大概念。每个人的品格如何,才学怎样…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如饥似渴般的感受编辑部:《人民公安》是我最喜爱的刊物。每次收到此刊,我都爱不释手地读啊读。我在基层公安机关工作了25个春秋,酷爱自己的工作。由于《人民公安》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因此,读《人民公安》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读了这期盼下期,总觉得它太短、太薄,还未等你尽兴,就已读完了。有时我还会把过去的已装订成册的《人民公安》拿出来再翻翻,总想从中找出点什么来。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我想与你们谈谈自己的看法:要加强《法博士信箱》这个栏目,基层民警很愿意看这个栏目,它对基层工作很有指导意义。过去…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我激动但认真地读完了今年《中国残疾人》1至6期,今年调价后的贵刊。您们确实把读者当成了“上帝”。在第3、5和6期上开了“编读往来”栏目,杨春锋、冯占伟、冯高平三位同志与您们推心置腹的“交谈”,令人感到自然、亲切、有味。 今年前6期刊物的封面色彩明  相似文献   

17.
事件     
《中国人大》2009,(17):6-7
河南省法院全面推开判决书上网。自从有了"网评法院"栏目,有了判决书全部上网这个硬性规定,截至8月,河南法院网的点击已超过800万人次。今年1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在省人代会上宣布:“上半年,各中级法院裁判文书要全部上网公布。下半年,各基层法院裁判文书要全部上网公布。”省高院专门下发了《关于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工作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8.
克服《缺点》之外的缺点张庆龙看了发表在今年第一期《中国公务员》杂志上凌平的小说《缺点》后,不禁暗自发笑。你看,为了落实局长关于“参加公务员制度过渡,干部自我鉴定中必须有缺点”的指示,整个办公室里一反常态,张主任和老李的象棋不下了,小李的闲书不看了,坐...  相似文献   

19.
无愧时代面向未来──就《中国人事》改刊致读者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期杂志,当是以《中国人事》作为刊名的本刊最后一期。读者大都已经知晓,经人事部党组决定。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从1996年起,《中国人事》杂志将改刊为(中国公务员)杂志。“中国人事”这个刊名,最...  相似文献   

20.
覃程魁 《传承》2011,(4):85-85
2010年7月1日,百色电视台《县区新闻展播》栏目正式开播,这是百色电视台在栏目改版上的一次新尝试,百色市的观众从此可以通过《县区新闻展播》这个"窗口"了解到各县(区)的"精神面貌"了,这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资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