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湘虹  黄明哲 《求实》2007,1(11):48-52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该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全面开展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要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化为执政为民的实践,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从制度上、政策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平等尊重公民权利,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要努力拓宽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李远方 《世纪桥》2009,(13):69-69,8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解放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发展生产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又是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解放生产力本质是解放人;发展生产力,目的是为了人;消灭剥削,实质是消除奴役人;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基础,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李东旭 《世纪桥》2009,(7):50-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发展的社会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就是重视人的因素,通过各种途径促进人的发展,在实践中落实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和谐。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基础.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赵丽华 《世纪桥》2008,(7):47-4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基础,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理念,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处理好利益关系,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娣 《求实》2006,2(7):60-61
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也是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理念科学内涵的实质。由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妥善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基本途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理念,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处理好利益关系,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充分说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坚持全面发展,奠定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兼顾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坚持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社会和谐,充分说明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客观规律,运用多种手段,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要集合社会创造活力,推进社会全面发展;二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三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四要以人为本,切实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朱西周 《求实》2005,(5):67-69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步骤;统筹区域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朱西周 《唯实》2005,(4):34-3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充分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和遵循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人的发展问题始终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苗贵山 《求实》2005,2(2):18-20
"以人为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充分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和遵循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在主题、出发点及其研究对象和最终价值目标等方面所实现的"人学转向",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法论。它启发我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要关注"现实的人"本身,坚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同时必须重视和正确看待人的实践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坚持以马克思哲学的根本价值目标为导向,始终关注人的发展,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正与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不同向度的价值取向。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属性,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主义。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兴衰成败的根本准则。以人为本内在要求实现社会公正,只有公正的社会才能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社会公正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历史主体地位,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人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二者相互规定、相互制约,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指导思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和谐心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和谐社会是个多维度的综合系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过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复归的过程。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十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蕴涵着对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又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自身的心理和谐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在和谐社会的各种关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