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真 《共产党人》2004,(4):19-21
只有减轻了九亿农民的负担,让农民普遍摆脱贫困,中国才能走进全面的小康社会。只有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一些地方才不至于再出现“农民减负年年减,农民负担年年升”的怪现象。  相似文献   

2.
给学生“减负”,既关系千家万户的孩子,又关系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让农民“减负”,则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头等大事。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笔者由此想到,一些领导干部是否也要减一减负担呢?  相似文献   

3.
宛诗平 《党课》2014,(6):24-24
“上上下下说要为居委会减负,减了几十年了,没有感觉到减了多少事,却感到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上海市长宁区虹储居民区的党总支书记朱国萍走进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以亲身经历讲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危害时,让出席会议的所有干部出了一身“汗”。  相似文献   

4.
孙之 《前线》2013,(4):80-80
“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约法三章”,让笔者闻之眼前一亮。而这“约法三章”,来由是政府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自己就得过“紧日子”。“好日子”百姓无不向往,无不期盼。而今百姓,沫浴改革开放之阳光,大都过上了“好日子”。就像《今天是个好日子》那首歌唱的:“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咱赶上盛世享太平。”“好日子”不是从天降。在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记账单上,分明写着政府一系列的利民富民政策,也写着政府行政开支的历年缩减。政府过“紧日子”,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改善民生,让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已成为政府多年的施政理念。  相似文献   

5.
提高人均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货币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关键。农民负担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民负担”减而不轻”问题的深层剖析,揭示其内在原因和实质,并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孤立地、静止地做“减法”,治标不治本顾名思义,减轻农民负担,“减”才能“轻”,要“轻”必须“减”。但为什么很多地方“减而不轻”,有的甚至越减越重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孤立地、静止地做“减法”,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历代统治阶级在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上所采取的税费改革措施及其最终结果存在着一种规律性现象,即历史上每进行一次“并税”、减税改革,就会催生出一次摊派和收费的高潮,出现减而复加、再减再加乃至变本加厉的现象。由于这一现象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首先发现的,所以被称为“黄宗羲定律”。  相似文献   

7.
<正>保障教育需求,推动教育公平,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是落实“双减”工作的内在要求。如何在有限的编制总量范围内,科学核定教师编制数,实现编制效益最大化,保证“双减”走深走实,是摆在机构编制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落实“双减”责任的主要做法(一)坚持高位推动、统筹兼顾,优先保障教育编制资源。一是高点着力,  相似文献   

8.
财经热读     
《共产党人》2009,(24):29-29
2009年宁夏农民负担呈现四减一高一增 11月下旬,自治区农牧厅等11个部门联合对银川金凤区等7个区、县减轻农民负担情况进行了抽查。从抽查情况看,2009年农民负担总体平稳。主要表现为“四减一高一增”:“四减”是上交集体各种款项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9.
陈刚 《廉政瞭望》2014,(7):41-41
政府改革,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简政放权。今天谈简政放权,就是要“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任务”。什么是“最后一公里”?就是权力应减必减,能保留的权力事项必须要有总的“清单”。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04,(7):8-10
一年前,一批违规大案在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的审计报告中曝光,一场严查乱管理、乱投资、违规挪用资金的“审计风暴”随即席卷全国。一年之后,李金华再次提交了一份让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再爆惊人“黑洞”。报告审计出的“问题资金”数额巨大,数以亿计,直接提及的有关人员行政级别比以往都高。  相似文献   

11.
把换届全过程置于组织、干部、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通过千万双眼睛的“紧盯”,提高选人用人满意度,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中央的决心,更是一次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让反腐更有成效、让民主再获推进的实践机会。这个“机会”事关一个地方的发展全局,事关“十二五”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否有保证,事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如何让各地的公开举措更细更实更具操作性,让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更高,非常需要分析上述“市场讯息”。  相似文献   

12.
刘永平 《学习月刊》2014,(21):16-17
认证是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符合相关标准,可是这个认证机关就像一台度量衡的仪器,还要有专业人员经常矫正它的准确性,总不能一台度量衡出厂之后,它就是永远的“金科玉律”了吧。它认定了你半斤八两之后你就别再增减一克了,你这台度量衡自身生锈了、蒙尘了,已经失去“天平”的效应,可还是它为人家“认证”的资格却谁都无法动摇。  相似文献   

13.
张月琳 《当代贵州》2007,(19):31-31
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日子过得再紧,也要让农民有病治得起”。今年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解决全省2600多万参合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1):10-13
一年消耗4000亿元,三分之二被私用,“车轮上的腐败”备受诟病。取消公车,公务交通货币化,让公务车真正姓“公”……各地各部门在争议中试水公车改革。如何破解公车改革的阻力,走出公车改革、受挫,再改革、再受挫的怪圈,这已经成为公车改革中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兵团工运》2023,(3):20-21
<正>“我希望通过我的影响,让身边的姐妹们走出家门、解放思想、自主创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说这话的人是五十三团农工,叫再木再古·阿不都力木,被大家称为“豆腐西施”。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解困帮带共同致富再木再古·阿不都力木的家庭原本并不富裕,为了摆脱贫困,她决定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6.
“改革要上,法律要让”,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创新就是要突破法律规定。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初期,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先行先试——先试的成果经过实践检验后,再通过立法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7.
“职务发明”本来是专利领域的专用词,但把它用到反腐败领域.放在贪官身上,却是别有一番意味。“浙江第一贪”温州市鹿城区公安分局原局长王天义在索贿方面颇自己的“心得”:属下有一民警工作有误,他表示要“严肃查处”。该民警找到跟王特别亲近的姚某,让姚某“领”去一幅标价2万多元的收藏画,“卖”给民警,再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改革的20年间,最初 人们对新出现的家庭联产承包经 营这一农业生产关系形式,不仅怀 疑过它的性质是姓“社”、姓“资”, 而巨随后还不断有人对它“发难”, 要把它再“改掉”。如:1985年取消 粮食统购,放开并调整农作物种植 结构,致使粮田减少,造成粮食减 产后,有人认为这是家庭承包经营 形式像火箭一样,“推力” 已经用 尽,要把它“报废”;1986年提出农 村还要“深化改革”,有人认为土地 承包“产权不清晰”是突破口,主张 以土地“私有”或“永佃制”替代它; 1987年提出加强农业发展后劲,有 人认为家庭…  相似文献   

19.
艺术天地里倘若没有导演,艺术的殿堂将会减少许多光彩。然而社会生活中的另一种“导演”,尽管也殚精竭虑,辛劳万分,却往往起反作用。在上级领导同志到基层检查工作、调查研究、体察民情时,经常可见有人充当“导演”角色,活跃其间。你要听听基层干部的意见,“导演”早已设计好厚厚一叠稿子,什么经验、体会、规划、打算,一应俱全,系列配套;你要到农家走走,“导演”早就布置好场地,甚至不惜从机关、商店借来冰箱、彩电、沙发装潢一番;你要到工厂看看,“导演”就会让一些本来长期闲置一旁的机器设备轰鸣起来。这种“导演”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在心际交流中寻找童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例:教室里静悄悄的,我坐在讲台前批改作业,当我读到小宇的日记时,日记中“恨你”、“报复你”的字眼让我惊呆了。望着可怕的字句,再看看可爱的学生,我提笔给他写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