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决定:一、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二、重庆直辖市管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所辖行政区域。三、重庆直辖市设立后,由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对其管辖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2.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决定:一、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二、重庆直辖市管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所辖行政区域。三、重庆直辖市设立后,由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对其管辖的行政区域的建置和划分作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决定: 一、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 二、重庆直辖市管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所辖行政区域。 三、重庆直辖市设立后,由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对其管辖的行政区域的建置和划分作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各位代表:今年2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提出的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决定提请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现在,我受国务院的委托,就《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作如下说明:重庆市是我国特大城市之一,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1891年辟为通商口岸,1929年正式设市。建国初期,曾是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所在地,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国务院决定将重庆市列入首批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行政体制不断变革。1983年2月,重庆为国家首批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市和计划单列市,拥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并辟为外贸口岸。由于国家发展西部战略的需要,尤其是移民、扶贫、改造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建设、探索大城市带大农村路子的特殊需要,199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代管原四川省管辖的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1997年3月14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撤销四川省重庆市,设立重庆直辖市。  相似文献   

6.
一、行政体制的形成1 997年 3月 1 4日 ,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 ,撤销重庆市 ,设立重庆直辖市。(一 )特殊市情与总体工作思路新诞生的重庆直辖市具有以下特殊市情 :第一 ,重庆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行政辖区最多、人口最多的中央直辖市。重庆东西长 470公里 ,南北宽 450公里。幅员面积 8.2 4万平方公里 ,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占第 2 6位。直辖之初重庆市辖 43个区县 (自治县、市 ) ,1 50 2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 1 996年末全市总人口 30 2 2 .77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2 4 4 5 .67万人 ,占总人口的80 .91 % ;非农业人口 577…  相似文献   

7.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具有省级行政构架且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中央直辖市,如何创新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体制机制,成功破解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对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七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通过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挂牌成立。新的重庆直辖市由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组成,辖43个区市县, 82400平方公里,3002万人。张德邻同志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蒲海清同志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  相似文献   

9.
一、新形势下深化重庆行政体制改革要做到五个结合在新形势下深化重庆行政体制改革,要构建统筹城乡、高效开明的行政管理体系为主题,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解决重庆体制机制实际结合起来,将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与重庆行政体制改革实践结合起来,将构建城乡统筹的直辖市行政体制与构建内陆开  相似文献   

10.
重庆虽为直辖市,但具有省的突出特征。重庆下决心调整行政区划,减少行政层级,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省直管县的成功范例。重庆直辖十年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是正确的。重庆为省直管县创造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1997年3月11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重庆发展由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对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为新世纪重庆发展导航定向,成为了引领重庆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纲。2008年12月下旬.温家宝总理在我市考察时指出,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我国西部大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解决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促进城乡讲调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2012年初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重庆代表团的代表围绕各项议题认真审议,发言280多人次,对全国和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代表团还以全团名义提交了《关于三峡水库水位优化调度的建议》,分别或联名提交了5件议案、257件建议。这些议案和建议,都涉及改善民生、转变发展方式、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重庆行政》2007,(2):4-4
1996年:胡锦涛代表中央通报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策1996年6月2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参与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策,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一起,在北京召集当时的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省长宋宝瑞、省委副书记蒲海清、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开会,正式通报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策,研究设立重庆直辖市的筹备工作。此时,重庆GDP仅1100多亿元,财政收入仅50多亿元,而中央却将建设直辖市的重担交给了重庆,也把机遇带给了重庆。  相似文献   

14.
1997年3月,中央政府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迄今已十年了。十年来,重庆发展迅速,成就喜人。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其长远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反思或探讨将重庆设立为直辖市的缘由,系统地、宏观地总结重庆直辖后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3月8日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把重庆建设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书记对重庆未来发展作出的总体部署,具有很强的战略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尤其是要把重庆建设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这一重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庆行政》杂志迎来了5周岁生日。五年来,《重庆行政》紧扣直辖市建设和发展的脉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在政策宣传、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工作指导等方面形成了办刊特色,在为重庆市人民政府指导工作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可喜可贺。放眼直辖市建设的宏伟目标和艰巨任务,《重庆行政》必须更上一层楼,与  相似文献   

17.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设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的议案,决定:设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是重庆直辖十周年,直辖使重庆获得省级立法权,对构建新直辖市行政体制,依法治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霞大,贡献不小。随着新阶段重庆发展新目标任务的确立,地方立法任重道远,值得回顾和展望。一、十年地方性法规立法1997年7月至2007年2月,市人代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条例、规定、规则、实施办法、决定决议性法规,批准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共计191件。减除其中废止、合并、重新制定的12件,我市有效地方性法规为179件。十年来,还对地方性法规修改了68件次。另外,列入今年立法计划的还有11件。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探索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重庆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直辖以来,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努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在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市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这个改革包括了"探索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命题。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重庆直辖10周年前夕,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央要求重庆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