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弊病日益凸现。克服弊端的对策是:强化户籍管理基础性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加快户籍管理立法步伐;积极调整户口迁移政策;从以户口为中心的静态管理逐步向以人为中心的动态管理过渡;提高户籍管理科技含量等。户籍制度改革呈现渐进性、步骤性和非物质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户籍管理制度存在许多弊端 ,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各级公安机关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户籍管理改革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应以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 ,提高对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 ;以人口迁移为重点 ,大力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主线 ,进一步严密和完善人口管理 ;以全面性和准确性为目标 ,提高户口基本信息的质量 ;以人口信息系统为载体 ,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建立在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基础上的户口管理弊端渐显,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和政策难以处理的实际困难。为此,应加快立法,制定规章,规范户口办理手续;彻底剥离依附在户籍管理上的各项管理职能;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的协商沟通;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责任感;加强户籍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公安查询服务机制;牢记宗旨,加强培训,强化服务,实现户籍管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相似文献   

4.
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自由迁徒期;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1958年以前,中国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们可以自由迁徒。1958年1月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毛泽东签署一号主席令,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它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革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这个条件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因此而生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旧的户籍制所带来的负效应日益显现。同时,随着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户籍管理制度作为一项人口登记和社会管理制度,是国家用来调节人口流动和分布的一个主要工具。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成为身份的标志,赋予不同的政治经济权利,严重阻碍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制约了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文章认为,改革我国户籍需从制定《户籍法》、实现农村户籍管理城市化、户籍管理科学化技术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新中国新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轨迹是由计划经济时期的限制人口流动变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逐步放宽人口限制 ,实行人口证件化管理。进一步改革小城镇建设中的户籍管理工作应适应大背景 ,充分利用各种政策 ,走法制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户籍管理制度本身是一项法律登记制度,我国现有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被赋予了社会保障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它已愈来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变革。比较、借鉴国外现代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起剥离社会保障功能,户随人转,严格实行户口登记,将以房管人、以业管人部分的流动人口纳入身份管理,消除流动人口身份处于不确定状态的被动管理局面,以"市场+法治"的原则来分解户口红利,同时向社会公开户口信息,服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相关部署和要求,全国大部分省、市在户籍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并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其中,在户籍管理制度中引入差异化管理理念?建立差异化户籍管理制度为城镇化发展提出具体的路径无疑是户籍制度管理的一种创新,对于促进城镇化发展、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西将要以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管理制度 ,逐步取消农村人口到城镇落户“农转非”计划指标限制 ,让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流动 ,加快全区城镇化建设进程。具体政策包括改革和完善城市户籍制度 ,放宽办理城镇常住户口条件 ,逐步取消农村人口到城镇落户“农转非”计划指标限制 ,放宽夫妻分居以及父母投靠子女和子女投靠父母户口迁移政策。对“农转非”的公民在子女入托、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实行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纠正对公民依法申报登记户口设置各种限制条件的做法 ,以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管理制度。广西将要以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在我国实现迁徙自由是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和加强城市化进程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因此,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应以迁徙自由为价值导向,取消二元户口管理结构,建立起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1.
迁徙自由入宪与户籍制度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徙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为国际社会普遍确认。它在我国曾经明文载入宪法,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所限,以后未加以明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第四次修宪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为迁徙自由入宪提供了前提。在此背景下,应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充分实现身份平等和迁徙自由。  相似文献   

12.
户籍制度是我国自1958年以来就开始实施的一项人口管理政策。形成户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计划体制对社会管理的需要。虽然户籍制度的实施为计划经济奠定了重要社会基础,但同时也间接地造成我国城乡之间二元对立的社会格局。  相似文献   

13.
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后我国的户籍制度经历了建国初期短暂的自由迁移、195 8年开始的严格限制户口自由迁移特别是限制农民向城市迁移以及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主要是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三个时期。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尚局限于小城镇范围 ,这有其认识上的严重误区。户籍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措施。实行全体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 ,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近期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等问题。对此,应继续稳定和完善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建议恢复婚检,加强婚育、保健和教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严惩用B超鉴定性别后有意堕女胎的行为;加强计划外生育的管理,健全城乡基本保障制度,扭转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对境外人员实行定点住宿管理模式远远滞后于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改进对境外人员的管理工作模式 ,应从取消涉外定点住宿做起。取消涉外定点住宿限制后 ,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申报可分三个层次 :中高档宾馆饭店的临时住宿登记申报沿用计算机录入传输方法 ;城区一般旅店住宿登记申报由辖区派出所负责 ;乡镇旅店、村民家中住宿登记申报由乡 (镇 )派出所负责。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和一些重大案件引起了中国体制内司法专家有关违宪审查的请求 ,这是法治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考察现代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依据与发展经验 ,包括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发展 ,可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违宪审查制度有必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制度化、程序化和司法化 ,这是维护宪法权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实证分析,论证了差距形成的原因,从经济决策的角度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WTO与人口迁徙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发展的失衡性导致了户口迁移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用新的观念和方式促进人才的流动已成为当务之急。户口迁移调控是为社会各方面改革与发展服务的配套改革 ,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人才运行机制得以极大改善 ,尽快实现迁徙自由 ,其客观条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不仅事关流动人口的利益,而且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甚至将深刻影响其迁居城市的社会稳定及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面对流动人口数量急速增长、流动时间长期化、流动方式家庭化的形势,借鉴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由原来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双轨制管理模式向社会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模式转变,由政府管理为主向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基层组织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高校扩招以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大规模增长,造成大学毕业生人户分离现象十分突出。解决大学毕业生人户分离问题的途径主要有:打破大学毕业生就业户籍限制;放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户籍迁移条件;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户籍联网办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