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怀满 《前沿》2013,(6):121-126
两汉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也是南阳盆地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西汉时的南阳郡,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以"南都"和"帝乡"之盛名而著称于世,南阳籍的达官显贵比比皆是。再加上厚葬之风盛行,因此在两汉时期,作为财富和身份地位象征的画像砖石墓在这里流行一时。画像墓作为当时社会信息的载体,不断积累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成为探索南阳地区两汉时期历史原貌的重要媒介和手段。本文对历年来南阳地区画像墓葬的发现、发掘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以后需要探索的方向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子荷 《中国减灾》2011,(7):23-24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关于防灾减灾的思想、政策和方略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记录。爬梳自先秦以来的部分防灾减灾方略,我们不禁为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也希望能够以古鉴今、以史明智。  相似文献   

3.
北晚 《政协天地》2013,(5):51-53
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从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到明清时期的“四辅官”“内阁”制,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大部制”曾几经变迁——  相似文献   

4.
师婕 《中国减灾》2010,(3):50-51
由于我国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料,因此我国古建筑中也大量运用了古代防火技术措施,使得大量木质结构的古民居能够完好地保存至今。  相似文献   

5.
明史可以鉴今,我国历代王朝对贪污行为之回应值得我们深究与反思,通过对历代王朝对贪污行为规制的分析、比较,结合古今立法之变,能够对我国的反贪立法与司法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减轻危害,避免重大损失.我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防灾减灾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避讳。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历史现象。所谓避讳,是指对君主、尊长的名字在文字或口头上要用特定方法加以回避,不得直书或直称.避讳,起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唐宋,弛于元蒙,复又严于明清,直到民国还有这种现象。现代生活中把“直呼其名”仍视为失礼,也算是避讳的一种遗风吧。古人敬其名,《左传》:“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可见周朝人已用避讳君主或尊长的名来表示尊敬。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名人特别注重养生,他们通过实践和思考,总结出了一些言简意赅的“数字”养生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自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为了巩固政权,维持社会稳定,保证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始终把救灾防灾政策,也就是史书上说的"荒政",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0.
左晶 《春秋》2014,(6):51-52
正2007年以来,随着洛阳、无锡大遗址保护工作现场会和大遗址保护西安论坛、良渚论坛及洛阳论坛的成功举办,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社会认知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地方政府和广大民众保护大遗址的信心和决心明显增强。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引发了对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什么、怎么做、为谁做"这些根本问题的深刻思考。一、"大遗址"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遗址"主要指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立法的完善 ,我国历史上曾建立立法审核程序 ,这个程序在唐初已达完备的程度 ;几千年来 ,在我国文化中就存在着以民为本 ,民贵君轻的传统观念 ,对君主政治的实际运作以及法律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国古代还特别重视执法的效率与社会效果 ;司法上突出稳定价值观下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法律文化包含着符合现代法治的观点 ,经过改造 ,可以为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13.
杭东 《中国减灾》2012,(3):56-57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20i2年地球末日”的言论被传得沸沸扬扬。有许多网站还列举了从2008年以来全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灾害,用以证明“预言”的可靠性。“2012年地球毁灭”的言论毫无科学根据,不足以信。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工业进程明显加快,导致环境污染、气候异常所带来的灾害正在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城市的一大空间特色就是城墙环绕城市,并辅以护城堤防和护城河,这固然是军事防御的需要,但同时也是城市防洪的重要保障。北宋东京的三重城墙及护堤就对防御外部洪水侵入城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还有很多历史名城都具有优美的河湖水系空间。这些空间除了担负城市供水、水运交通的功能外,还具有防洪排涝的调蓄功能。明清北京城的三海以及紫禁城的筒子河就拥有很大的蓄水容量,是城市重要的防洪空间。古城杭州西湖宋朝时曾经一度半为  相似文献   

15.
子荷 《中国减灾》2011,(13):23-24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关于防灾减灾的思想、政策和方略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记录。爬梳自先秦以来的部分防灾减灾方略,我们不禁为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也希望能够以古鉴今、以史明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之一。自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为了巩固政权、维持社会稳定、保证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始终把救灾防灾政策,也就是史书上所说的“荒政”,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7.
民间借贷在我国起源很早,即便从有文献记载时起算亦有三千多年历史,为限制高利贷的蔓延,历朝历代政府都制定了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制度.其中不仅规定了民间借贷的法定利率,还包括禁止复利及违法责任承担等利率管制的法制化实践,这对于完善现代民间借贷的相关制度规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它不但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继续影响着当代中国。当前,我国正在开展一场全国范围的、深刻的反腐败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我们需要认真吸取和借鉴古今中外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教训。其中,我国古代的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教训尤其值得我们认真吸收和借鉴,努力把反腐败工作做得更好,使我国的反腐败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传播是文化发展演进、传承扩散的途径和手段.文化经典的传播主要指文化的要素、内涵和精神的流传、播散.在实践过程中,不但整体形态的文化必含传播,就是单项的文化要素也必有传播这一运动形式.而任何传播行为必运载着相应的文化则更是显然的事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主要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宗教、道德、教育、艺术等元典.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当代传播,不仅有利于发扬、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振兴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增强国家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选官制度是古代的选人用人制度,对于国家或政权正常运行是重要的支撑。从我国的历史变迁看,在不同的时期对选用官吏的原则和方式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留下的遗产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