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些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时偏好"重口味",过于讲排场、摆架势,调研之前先加一剂"打照面"的调料,再用夹道欢迎、逢场作秀不停地"翻炒",等"盛盘"时才发现,实际品的是基层"面子工程"做没做到位、对上级领导重视不重视,失去了调研原有之意,自然也就尝不出基层真实情况的"味道"。有这样一位领导,他调研讲究"原汁原味"。一次正逢雨天,他身着雨衣下乡去调研乡镇党政干部走读和基层党建情况。到了现场,乡镇干部只看到一个穿着雨衣的"老百姓"在走廊里边走边看,以  相似文献   

2.
武威市凉州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进入新世纪以来,凉州大地处处洋溢着科技兴农的热潮,凉州区金羊镇农技站助理农艺师马仁山,就是这样一位科普惠农的弄潮儿。参加工作20年来,他一心扑在农村科普和优质农膜推广上,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2009年,他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为"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在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进程中,武威市把日光温室建设作为实现农业有效节水、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在全市大力推广。金羊镇是个城郊镇,人多地少,人均还不到一亩耕地,老百姓要增加收入,最有效的途径是搭建日光温室增加产量。可刚开始推广的时候,由于群众对高科技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种植技术不了解,加上搭建成本高,  相似文献   

3.
陈天雄 《党的建设》2008,(10):26-26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农村居民公共财政补贴就是其中之一。在这方面,秦安县大胆改革惠农财政补贴管理制度和支付方式,进行了农村居民公共财政补贴"一册明一卡统"的发  相似文献   

4.
现在,各级政府对"三农"相当重视,实施的惠农项目不少,比如粮食直补、红层找水、沼气池建设等等,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但是,有些惠农项目,老百姓打心眼里欢迎,可上级部门划定了一些框框,只有按照规定办,资金投放才能到位.  相似文献   

5.
正村里有多少"家底"?钱是怎么花的?扶贫资金到位没有?惠农补贴何时发……这些一直都是农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今,丹棱县对农村集体"三资"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村民可以利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平台,随时查询到所在村的财务、村务、党务以及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和涉农政策等五项内容,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了村级财务收支的透明度。管理信息平台成了照亮当地村务家底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土家族代表诗人徐必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对本民族的体认与自豪,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以诗歌形式对土家族的历史和当今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进行了讴歌,力求展现土家族民族精神中的审美内核。《毕兹卡长歌》便是这样一部气势较为恢宏的土家族精神长诗,这是诗人个人修养与民族精神的融合,也是贵州诗人在21世纪为中国诗坛做出的独特贡献。一、"毕兹卡长歌"的精神内核诗人徐必常用诗歌弘扬民族文  相似文献   

7.
正我身边的同事、一位"60后"军官曾万分感慨,他对我说:自己一直不明白60年代经济那么困难,饿死了不少人,为什么老百姓仍然还是要跟共产党走?后来我才明白,当时对于领导干部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包括严格的自律和他律,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些都真正让人感觉到原则的力量,而且是一股极其巨大的力量。坚守这样的原则,即使国家面临巨大困难,即使工作中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群众也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有网媒梳理习近平的"百姓时间"——去各地调研,他在开会、调研之余,都会和老百姓亲密接触:在贫困村与村民炕头话家常;在养老餐厅,为七旬老人亲自端饭;在地震安置点帐篷内,亲吻一个一岁半的小男孩……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日理万机。但他的宝贵时间中,总有跟老百姓"亲密接触"的时间,叫人动容。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习近平的"百姓时间"的确是一面镜子。当下,一些干部的"百姓时间"太少。有的领导干部总也挤不出来"百姓时间",忙着公务,忙着接待,忙着应酬。偶有时间的剩余,尽管也会去基层转一转,到群众中走一走,但总是时间不够用,坐车里瞅一瞅,会议桌上听一听,很少跟群众"亲密接触"。而有另一些党员干部,这方面做得就更不够了。有的人  相似文献   

9.
清泉 《江淮》2011,(6):37
有一些年轻朋友曾这样问我:"参加中国共产党有什么好处?"我情急之下没有马上作出回答。略加思考后,我是这样回答的:首先,总的来看,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老百姓翻身得解放,现在日子变得红火了,国家发展得也越来越好了,在世界上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农民来说,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年度,也是让他们充分感受惠农政策温暖的年度。2005年国家的"三农"政策又将如何实施?在2004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参与农村工作会议有关文件起草工作的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黄守宏。 中央解决"三农"问题成绩显著 记者:黄司长,您好!2004年年初,中央在18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农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的落实,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2002年,怀柔在全区统一实行了"一箱一卡"制度。制度执行以来,全区287个行政村共设置意见箱365个,7312名村民代表共入户53982户,共征集村民意见和建议4526条,其中961条合理化建议已得到了较好落实。"一箱一卡"制度,就是全区各村统一在村务公开栏或村显著位置设置意见箱,统一印制《村政事务管理工作征求群众意见卡》,由村民代表持卡定期到自己所联系的户征求对村政事务的意见和建议。村级班子在认真分析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村政事务进行更加民主、规范和科学的管理。"一箱一卡"制度具体怎么操作呢?一是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区委下发《关于在村政事务管理工作中实行"一箱一卡"制度的实施意见》。各乡镇党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研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奋战在基层一线,工作辛苦、收入不高;他们直面社会现象,化解社会矛盾;他们是老百姓眼里的"政府人",端着令人羡慕的"铁饭碗"。这个群体,成为了中国公务员群体的主力军。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然而我们是否了解他们真实的工作状态?让我们跟随镜头了解两名基层公务员寻常的一天。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整合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资源吸纳能力、社会控制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之间的均衡,其实质和核心是在汲取资源的基础上提供"社会的秩序化"和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取予之间的治道变革与国家整合模式的演进逻辑,是国家财源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导到以工业为支撑的必然结果。作为国家对农村社会的一种整合机制,惠农政策的实施对农村基层治理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丰富了农村基层治理资源,夯实了农村基层治理的社会基础,改变了农村基层组织关系及其权力结构,乡镇政府职能由"管治"向"服务"转变。在惠农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民、村干部、乡镇干部等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了不同的反应,直接关系到惠农政策的绩效及国家整合目标的实现。因此,就必须走多元合作之路,通过充分发挥农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强化乡镇政府在惠农政策实施中的枢纽作用,夯实村委会在落实惠农政策中的桥梁作用,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惠农政策实施中的补充作用等方式来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4.
说“卡”     
现在有的领导习惯于这样一种思维:领导就是管“卡”的。下级单位的请示到了我这里,无论合理不合理,先放下来“卡”一“卡”再说;一件事情隔了我这道门能办成的,也得开开红灯。否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日子,杭州市政府"敞开大门",采取"开放式决策",市民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可以申请直接参加会议、发表意见;也可以通过视频连线接入会场讨论政事。为什么要这么搞呢?市长蔡奇向媒体解释,说了这样两句话:一句是"老百姓有权知道政府在做  相似文献   

16.
贾富平 《先锋队》2013,(28):38-39
他没有豪言壮语,却把根扎在农村。他说:"此生到老属于党,甘为良医济百姓。我生在农村,我了解农民生活,我永远是农民的儿子、农民的医生。我的追求和梦想就是为老百姓服务一辈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汾西县精神病院院长刘来福。1962年,刘来福初中毕业后,看到农民看病非常困难,为了一个小病,也常常要跑几十里,有时还因为看病不及时,小病拖成大病,延误了最佳看病时机,就决心当一名白衣天使,为农民解除病痛。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央党校校园的中轴线上,放置着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的雕像,而在校园东西两侧,分别放置着焦裕禄、谷文昌两位县委书记的雕像。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经常提到五六十年代福建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他一心一为老百姓办事,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称赞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什么原因,让谷文昌得到习总书记这样高的评价,让东山百姓对谷文昌如此深切缅怀呢?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因为他们的支部书记生病了,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们说"就是讨饭也要救他"。当地就有一些干部不由地发出了"假如我病倒了,会有多少村民来救我"这样的感慨!郑九万所做的一切都体现在了村民的回报上,是老百姓心中那杆秤称出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分量。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揭示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丰  相似文献   

19.
微言大义     
《实践》2014,(4):22-23
<正>@人民日报【微议录:公务员涨工资?先别着急】一边是国考千军万马,一边是基层公务员连倒苦水。薪水低、压力大、被误解,抱怨无法改变公众对"公务员"和"贪官"的刻板联结。精简人事,高效服务,财政公开,给老百姓办好实事,到时再给你们涨工资!@常哲:办好实事再涨工资!@又见漫天飞雪:应该调整公务员的工资结构,让那些勤恳工作,认真为老百姓办事的人得到奖励,那无所事事、投机取巧的人减少收入,直至清退。这样既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热情,让老百姓得到更好的服务,同时也不额外增加由于加薪给国家造成的支出。@昵称想半天:在这个全民都在提升福利待遇的大环境下,牺牲或  相似文献   

20.
李强 《党史文汇》2001,(6):45-45
常在电视上、报纸上见到说"老百姓踊跃购买商品房"、"老百姓对超前消费、贷款购物购车情有独钟"、"假期出国旅游成为老百姓的首选"、"老百姓假日出游正成为拉动内需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等等.据说有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对此类"新鲜事物"大加褒扬和倡导,认为是振兴中国经济的上佳良方.是不是良方我不清楚,但这里频频出现的"老百姓"这个字眼却使我觉得异常扎眼,倍感困惑.这里真是在说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