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47年7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得悉排长王克勤牺牲的噩耗后,捶着桌子痛惜地说: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王克勤,这位昔日国民党军的士兵,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从“解放战士”到全军楷模》将向你细述其详。  相似文献   

2.
建立争取高树勋的工作组 1945年秋,我军反击阎锡山进攻的上党战役打响了. 几乎与此同时,蒋介石派遣十一战区孙连仲的30军、40军及新8军总共4.5万人,在副司令长官高树勋(兼新8军军长)、马法伍(兼40军军长)率领下,沿平汉线向我晋冀鲁豫解放区进犯.  相似文献   

3.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7月,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对全区军事力量作了全面部署,确定集中野战纵队机动歼敌:由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等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第三纵队(陈锡联)、第六纵队(王近山)、第七纵队(杨勇)三个纵队(后又增加陈再道的第二纵队)和冀鲁豫军区武装一部执行豫东方向作战任务;陈赓、谢富治率领第四纵队和太岳军区武装一部执行晋南方向作战任务;滕代远、薄一波、王宏坤等负责军区工作,指挥各军区武装,执行其他方向的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4.
党史知识     
《湘潮》1992,(9)
类别____ 上党战役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后,国民党当局在邀请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调动军队向解放区进攻。8月中旬以后,国民党军队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等铁路线逐步向华北解放区推进。国民党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4个步兵师和1个挺进纵队,由临汾、浮山、翼城侵入由晋冀鲁豫人民军队所控制的晋东南长治地区(上党)。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遵照中央军委指示,集中太行、冀南、太岳三纵队及地方部队一部共3.1万余人和民兵,在解放区人民的配合下,于9  相似文献   

5.
关于1945年山西上党战役,党史、军史界目前的说法是:“晋冀鲁豫军区集中主力部队及地方部队3.1万人,在民兵和解放区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于9月10日至10月12日,向侵入晋东南长治地区(上党)的阎锡山部举行自卫反击作战,夺回屯留、壶关、长子、潞城、长治五城,歼灭阎锡山部主力13个师3.5万余人。”笔者认为,这里有几处不确,应当订正。  相似文献   

6.
王增勤 《党史纵横》2003,(11):15-18
2002年3月2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首都各大报纸,均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江泽民同志为解放战争时期全军著名战斗英雄、爱兵模范王克勤生前所在连的题词:"尊干爱兵,团结奋进".全军上下再一次掀起积极开展王克勤运动的新高潮.那么,王克勤的详细生平事迹如何,生前建立了哪些功勋,王克勤运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到现在还具有这么大的影响,他具体是怎样牺牲的,又安葬在哪里?这都成为全国上下不少人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2002年3月2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大报,均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江泽民同志为解放战争时期全军著名战斗英雄、爱兵模范王克勤生前所在连的题词:“尊干爱兵,团结奋进”,新华社同时还发表了题为《王克勤和王克勤运动》的新闻资料。“王克勤”这个名字又一次响彻全军、全国,  相似文献   

8.
静德 《党史文汇》2006,(3):49-52
敌进我进,生死决战困难期 1942年5月,日军利用太平洋战场初期有利形势,集中更多的兵力,纠集各地的伪军,对华北发动了夏季"扫荡"."扫荡"首先从晋察冀边区的冀中地区开始,继而在晋西北,然后到晋冀鲁豫边区的太岳、太行,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相似文献   

9.
晋冀鲁豫根据地法律文献的整理现状来看,系统性或专题性的成果较少,大量地收集在宏观性或总体性史料集中.同时,还有不少的法律文献保存在从中央档案馆到涉及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地方档案馆、博物馆、党史研究室、公检法资料室等部门,急待抢救整理出版.从总体上来说,学术界对于晋冀鲁豫根据地婚姻法、土地法、经济立法等方面研究较多,成果较为丰硕,而行政法、司法制度、刑事法律方面的研究则较为薄弱,劳动法规等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应该拓宽研究领域和视野,更多地从中共法制史的高度加强对晋冀鲁豫法制建设的宏观研究,加强与其他根据地法制建设的比较研究,加强对于根据地司法文献和法理文献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谷峰 《党史文汇》2005,(4):54-54
上党战役,是在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不久,我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打的一场自卫反击战役.该役一举歼灭阎锡山军队3.5万余人,收复了屯留、壶关、襄垣、潞城、长子、长治等上党6城.然而,在上党战役起始时间上,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被俘不一年,他就由一名国民党王牌军的机枪手而成长为刘邓大军的排长,令全军迅速兴起“王克勤运动”;他英勇牺牲时,刘伯承司令员竟捶桌痛惜,说道:“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自他牺牲50多年来,他所在的连队每次集合点名时,总是第一个喊响他的名字,由全连齐声答“到!”……王克勤何以令世人如此激动?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解放后,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说:我们要将"晋察冀区、晋冀鲁豫和山东的渤海区统一在一个党委(华北局)、一个政府、一个军事机构的指挥下","这三区业已连成一片,共有人口5000万",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以太岳山 (亦称霍山 )和中条山为主要依托,建立了太岳抗日根据地.它南与黄河相望,北至晋中平原,东越白晋路与太行抗日根据地相连,西隔同蒲路和汾河与晋绥边区毗邻,拥有面积 12 9万余平方公里,人口 200余万,是晋冀鲁豫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立、建设、保卫太岳抗日根据地,有千千万万革命同志献出了青春和热血.  相似文献   

14.
1945年10月4日,邯郸城解放。中国共产党对邯郸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视。10月5日,冀南区党委根据晋冀鲁豫中央局的指示决定成立邯郸市。15日,邯郸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22日,邯郸县并入邯郸市,晋冀鲁豫中央局从延安等解放区调集一大批干部(其中大多数是经济管理干部)担任邯郸市政府的各级领导。1946年3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边  相似文献   

15.
1947年夏,刘邓首长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第一、二、三、六4个纵队,约13万人,千里跃进大别山,将解放战争由内线作战转到外线作战。这是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大步骤。 为了促进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站稳脚跟,经略中原,晋冀鲁豫军区奉党中央的指示,将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军区的部队及原中原军区部队,编为第八、九、十、十一、十二5个纵队,相继南下,加入中原作战的行列,支援刘邓大军作战。我当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随十纵一道南下,于12月到达湖北省应山县(今广水市)北部的浆溪店。 12月13日,十纵在浆溪店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宣布我为桐柏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会议还确定十纵29旅的领导机关及所属部队85团、86团(87团已调归二分区所属)为三分区的领导机关及所属部队,李定灼为三地委书记兼分区第二政委,吴罡为三地委  相似文献   

16.
王奎 《党史文汇》2003,(2):40-42
陈康是我军著名的将领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他先后担任我八路军386旅17团团长、太岳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以及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3旅旅长、太岳兵团(陈赓兵团)第4纵队13旅旅长期间的战斗生涯中,戎马倥偬,战功显赫,演绎了诸多精彩绝伦的战斗活剧,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时期,一个伟大的名字响彻中华大地,一个伟大的运动在人民解放军中广泛开展,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他就是——  相似文献   

18.
我最早在小平同志领导下工作是在抗日时期。1938年1月,小平同志接替张浩同志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我任政训处(后改为政治部)副主任。不久,我调任东进纵队政治委员、冀南军区司令员和政委。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我都是在刘邓的领导之下。解放战争时期,我在小平同志任书记的晋冀鲁豫中央局任组织部部长,后调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野战军任兵团政委,仍在刘邓麾下。建国后,又多次在小平同志领导下工作,经常有机会得到他的指导和教诲。为了冀南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1938年12月下旬,刘伯承师长率一二九师主力部队从太行来到冀南。不久,邓小平政委也…  相似文献   

19.
正18兵团为中央军委直属的三大兵团之一,是徐向前元帅亲自统率和培育起来的一支强兵劲旅,先后转战华北、西北、西南三大战略区,共歼敌匪45万余人,立下显赫战功。元帅兵团18兵团前身是1948年2月组成的晋冀鲁豫军区前方指挥所。早在1947年夏,刘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4个纵队突破黄河防线开始南征,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而晋冀鲁豫解放区  相似文献   

20.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12万人突破黄河天险,实行外线作战,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陈谢兵团挺进豫西,在豫、陕、鄂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适应这一形势,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晋冀鲁豫军区和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主要人事作出重要调整。6月13日,徐向前被任命为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仍为刘伯承)。9月22日,任命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薄一波为第一副书记并代理书记(书记仍为邓小平)。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实行战略反攻的部署,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担负艰巨的双重任务,~是从物力、人力等方面支援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