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面来风     
《当代贵州》2016,(8):8-9
正贵阳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有望达1300亿元今年,贵阳市将按照贵州省大数据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以建设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为平台,推进大数据应用和大数据产业。将着力培育1到2家引领型、支撑型的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数据企业。预计实现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1300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完成招商引  相似文献   

2.
正贵阳市乌当区大健康产业正朝着"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创新平台、龙头企业、千亿规模为支撑,大健康、大数据、大旅游新兴业态高度融合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进。2016年8月23日,贵阳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听取乌当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指导乌当区经济社会发展,强调乌当要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推进绿色发展、强化城乡统筹,奋力建设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区。蓝图绘就,乌当区紧盯目标抓落实,进一步明晰大健康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正贵阳市乌当区通过打造大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和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打下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2015年初,贵阳市乌当区委九届六次全会确立了"推进产城良性互动,打造生态健康之区"的总体目标,主导产业定位为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引领示范区、贵阳市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特色食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聚集地。2015年召开的首届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上,乌当区被命名为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成为全省10个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县  相似文献   

4.
建设智慧城市,是抢抓创新驱动区域合作和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浪潮等重大历史机遇,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举措。智慧城市的建设将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信息化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作为全国  相似文献   

5.
正贵安新区坚持数据、端、芯、云、用"5个聚焦",推动大数据加快发展,真正把试验区变成示范区、大数据变成大产业、大机遇变成大红利。2015年,贵安新区完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142.88亿元,同比增加1.6倍。坚持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配套,培育产业集群,贵安新区大数据聚集效应、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6.
正"贡献中国数据智慧,释放全球数据价值。"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跨越也离不开大数据产业的支撑。贵阳市观山湖区抢抓全省、全市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契机,充分发挥要素聚集优势,以建成贵阳市大数据综合试验先行区为目标,全力搭建"辐射带动、先行先试、扩大开放"的产业发展平台,快速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贵州10个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之一,贵阳市乌当区围绕“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推进绿色发展,强化城乡统筹,奋力建设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全力推动大健康、大数据、大旅游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乌当区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推进绿色发展,强化城乡统筹,全力推动大健康、大数据、大旅游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作为贵州10个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之一,贵阳市乌当区围绕"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推进绿色发展,强化城乡统筹,奋力建设全省大健康产  相似文献   

9.
正贵阳市乌当区紧紧围绕大数据"核心、关联、衍生"三大业态,不断挖掘大数据"政用、商用、民用"价值,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改善民生服务。贵阳市乌当区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网络建设基础,全面启动大数据发展及智慧城市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大数据"核心、关联、衍生"三  相似文献   

10.
<正>善谋者成,远见者胜。今年年初,工信部批准贵阳、贵安共同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标志着"中国数谷"正式落户贵阳。从IT到DT,从硅谷到数谷,在大数据时代机遇面前,贵州抢先布局,贵阳市率先发展。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创建为标志,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中国首个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中国首个全域公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顺应大数据产业革命大潮,重点打造以大数据、高端电子信息制造和高端特色装备制造为核心的现代产业集群和中国内陆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最终搭建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智能终端生态体系。贵阳市2017年计划实现基地骨干企业达30家,建成智能终端产品制造产业基地。遵义市以智能终端为重点的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已突破800亿元,到2020年确保产值达4000亿元。安顺市到2020年聚集规模以上智能终端产品整机制造企业5家以上,建成卜2个以上智能终端产业园区。凯里市引进深圳天珑移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落户,2017年产值预计达  相似文献   

12.
当前,“强省会”五年行动与实施“十四五”规划形成历史性机遇叠加,贵阳市应充分发挥好区位条件日益改善、产业基础支撑良好、省会科教人才资源富集等优势,以“强实体”为着力点,夯实“强省会”战略的产业支撑,壮大省会城市经济规模,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当好“火车头”“发动机”。  相似文献   

13.
正依托大数据,贵阳市着力发展数据中心与呼叫中心,推动海量数据汇聚。2016年,全市呼叫中心规模达到16万坐席,累计签约投运达10万坐席,占全国比重的7.6%。“实现产业营业收入达50亿元,坐席建设规模达20万,新引进知名企业77家”。这是贵阳市发展呼叫中心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辅迁介绍2017年发展目标,之所以能说出如此“豪言壮语”,在于贵阳市底气够足、基础够好。贵阳是在大数据时代觉醒得最  相似文献   

14.
图说天下     
习近平向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致贺信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5月2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把握好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机遇,促进大数据产业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贵阳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抢抓产业变革发展新机遇,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双赢"、全面打造发展升级版的重要突破口,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总平台,按照抓平台促开放、抓两头促中间、抓软件促硬件、抓产业促发展"四抓四促"思路,着力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促进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2014年全市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660亿元,新注  相似文献   

16.
正贵阳市观山湖区重点培育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坚持数据中心、端产品、芯片等集成电路以及云平台运用等全链条推进,围绕商用、政用、民用开发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助力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马长青 《当代贵州》2016,(50):23-25
贵安新区与贵阳市一起获批全国首个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还获批了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绿色数据中心,为新区大有作为践行新使命、大有可为勾画新蓝图找到了新动能、发现了新“蓝海”. 贵州省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抢抓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抢占新常态下发展制高点,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方兴未艾,今年全省大数据为引领的高新技术产值达到3200亿元,极大地提振了我们发展大数据的信心,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得益于中央的关心、省委省政府的决心、全省上下共同的信心.在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作出“拥抱大数据时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向大数据要生产力”的战略部署,为我们加快大数据发展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18.
五年来,贵阳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记当好全省"火车头""发动机"的历史使命,在狠抓落实中砥砺前行,各项事业再攀新高。五年来,贵阳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记当好全省"火车头""发动机"的历史使命,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创新发展中赶超跨越,在从严治党中凝心聚力,在狠抓落实中砥砺前行,提前五年在全省  相似文献   

19.
未来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及预期指标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的要求,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目标,以推进全省产业、产品、劳动力和资本结构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就业、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多元经济和环境建设为四大任务,以全面推进体制创新和对内对外开放为两大动力,在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民素质全面提高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主要预期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007年总量达到8400亿元,人均超过23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2007年力争达到700亿元;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  相似文献   

20.
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富民强市、和谐文明新揭阳的奋斗目标,并明确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十年赶上全省发展平均水平”的总体要求。粤东会议以来,揭阳市抢抓机遇,强势加快发展。一方面大打基础,另一方面坚持以大招商引来大项目,以大项目拉动大发展,已呈现经济大幅度提速的良好态势。但是,揭阳作为人口大市,经济弱市,财政穷市,2007年全市GDP总量仅占全省的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