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未来几年,麻江县将立足凯里—麻江同城化和凯里—麻江—都匀经济带的区域功能定位,推动农工一体、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建成凯麻中心城市的四大产业集聚区,努力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发展有机农业,建成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麻江县将以‘建设有机农业大县’为抓手,抓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大力  相似文献   

2.
正都匀经济开发区紧扣黔南州委、州政府关于"一江带两城,建设大都匀"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城为主、产业支撑、产城景融合"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黔南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合作实验示范区为目标,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开放新区乘势崛起。城市规划发展思路清晰。"十三五"期间,都匀经济开发区将重点实施好"1356"工程("1"为  相似文献   

3.
方亚丽  王法 《当代贵州》2017,(50):28-30
都匀坚持“以城为主、产业支撑、产城景互动”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产城景互动发展模式,在做足城镇文章的同时,推动绿色发展,让老百姓在城镇化过程中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都匀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做大都匀市、做精小城镇、做美新农村",努力绘就一幅城乡一体、产城互动、宜居宜业的"大都匀"画卷。  相似文献   

5.
正看黔南,首先是看都匀。从"大都匀"建设,到"泛都匀"经济圈构建,再到今天的都匀变都市战略,都匀的定位越来越准、站位越来越高。在区域开放合作上,都匀立足黔南,当好"一圈两翼"的龙头;着眼贵州,推动都匀、凯里一体化;放眼全国,成为西南地区面向华南、华东地区的桥头堡。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以"都匀毛尖"独有的资源禀赋和山水特色、绿色本色的自然优势为基础,构建起具有都匀色彩的产业体系。在城乡统筹改革上,坚定不移地做强城市、做大乡  相似文献   

6.
正"十二五"期间,都匀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紧扣主基调主战略,按照"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不断加快"做强城市、做大乡镇、做美农村"的全面小康新都匀建设步伐,在激烈竞争中创造了发展优势、在抢抓机遇中培植了发展后劲、在改革开放中改善了发展环境,实现经济赶超跨越。经本刊记者汇同都匀市相关部门疏理,都匀改革发展呈现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7.
正新的发展阶段,把"都匀"建成"都市",需要我们抢占区域开放合作、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制高点,把都匀建成"贵州创新型绿色生态都市"。黔南崛起看都匀。从"大都匀"建设,到"泛都匀"经济圈构建,再到"都匀"变"都市"战略定位,都指向一个关键:都匀是黔南发展的"火车头",能够有效带动全州区域经济发展更快、城乡建设更美、社会构建更和谐。  相似文献   

8.
王法 《当代贵州》2017,(50):24-25
自2014年底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后,都匀市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荣获2015年度、2017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目前,都匀市已构建起“泛都匀”城市格局,打造出一批山地特色小城镇和民族村寨,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园城合一”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做实了道法自然、生态优先的山水桥城.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黔南州"一圈两翼"、"一江带三城"、以城为主、产业支撑、产城互动发展思路的确立,都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大格局也逐渐清晰,并步入发展快车道。这是一片孕育生机和未来的沃土。巍巍斗篷山,悠悠剑江河蕴育出剑江下游强势崛起的匀东新区——都匀经济开发区。从都匀市区经会云桥一路向东,都匀经济开发区醒目的招牌映入眼帘,后面一条笔直的大道向前延伸,树木和鲜花织就的"锦带"  相似文献   

10.
<正>石阡县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围绕城镇承载能力、城镇经济、城镇品质、城镇治理、城乡融合“五个大提升”,着力构建“一江两岸四中心”新型城市发展格局,坚持以产聚城、以产兴城、产城融合,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全面提升城镇品位,一幅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现代城市画卷逐步绘就。  相似文献   

11.
正向规划向统筹要动力、向开放向资本要动力、向大数据向科技要动力、向绿色向生态要动力、向文化向传统要动力……都匀抓住了创新,抓住了牵动城镇化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市""全球绿色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中国最宜居城市"等荣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做出了有效的探索。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营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绿色之城、人文之城、智慧之城,都匀正在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2.
刘力维  彭杨 《当代贵州》2022,(24):36-37
<正>生态为底、文化为魂,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凯里市正逐渐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文化新都、生态新域,向着开放新地和幸福新城不断迈进。“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突破口’,一体化推进产、城、景有效融合,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集聚要素大力提升城镇品质,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步伐,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凯里市副市长林强说。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底,安顺市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成为全国62个地区、25个地级市试点之一,也是贵州省第一批地级市试点。按照"全域安顺、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的要求,安顺努力打造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和历史文化型城市。  相似文献   

14.
盘州之变     
盘州以建成"贵州最靓丽的西大门"为目标,按照"产城互动、城景联动"的发展思路,做足产城景融合发展文章,让山水、田园、城镇、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盘州,地处贵州西大门,素有"滇黔锁钥"之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盘州变了,变得更具活力,充满魅力;盘州美了,从边陲小城到贵州经济强县,从中国西部十强县到全国百强县;盘州靓了,建成贵州最靓丽的西  相似文献   

15.
正都匀市按照道法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园城合一"的产城融合格局,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美好画面。从都匀出发,沿210国道向南行驶30公里便到墨冲镇,全镇坐落在墨冲河弯曲成的一个"U"字型里。"点成景,线成荫,面成林",隔着河岸远望,两旁的居民楼掩荫在绿树丛林间,形成一道水韵山地  相似文献   

16.
正在"都匀"变"都市"进程中,"大都匀"在脱贫攻坚、城乡一体化和都市文化建设方面的步伐铿锵有力。人是都市的核心,产业是都市的动力,文化是都市的灵魂。在"都匀"变"都市"进程中,"大都匀"范围内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城乡一体化和都市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匀的步伐铿锵有力。墨冲布依城让贫困农民变市民"我在镇上找到了工作,搬过来住生活更方便……这里的街道干净整  相似文献   

17.
杨小友 《当代贵州》2022,(13):48-49
安顺市坚持全域旅游、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加速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旅游产业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旅游产业化向高质量迈进.  相似文献   

18.
庞琨 《当代贵州》2016,(37):44-45
正镇宁自治县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镇宁自治县以"产业兴城镇、绿色显安宁"为主题,按照"全域镇宁、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要求,大力建设以"五型城市"为载体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力求"建一流精品,传千年经典"。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都匀市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诚团结、诚实守信、争先创优"的城市精神,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在都匀变"都市"的征程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都匀,简称"匀"——布依族语"彩云之城"的意思,地处贵州苗岭山脉南部,少数民族有35.47万人,占总人口的70.9%,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水族。都匀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球绿色城市、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之乡、西部摄影城、中国宜居城镇、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全国现代物流示范城市、贵州省文明城市,同时也是全国首批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贵州省首批县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和  相似文献   

20.
未来五年,都匀市将以加强开放创新,重振产业雄风,打造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发展定位,抢占区域开放合作、产业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改革三个制高点,全力把都匀打造成新“都市”. 作为黔南州府所在地,都匀市近年来的发展不辱使命,极大地提升了在黔南州的“首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