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7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对毕节试验区各族人民而言,却是一段"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毕节试验区建立31年来,毕节市不断深化"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实践,借力全国统一战线对口帮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强化改革创新、重视精神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伟大征程上站在了新起点,迈上了新台阶,书写了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正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毕节试验区建立31年来,毕节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伟大征程上站在了新起点,迈上了新台阶,书写了新篇章。70年弹指一挥间,磅礴乌蒙换新颜。70年来,毕节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伟大征程上站在了新起点,迈上了新台阶,书写了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正毕节市将以省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实践,围绕"创新发展、同步小康"这一目标,突出"大党建"这一统领,围绕"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三个重点,坚决打好打赢"113攻坚战",开启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毕节实践。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我省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提出了贵州今后五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毕节市30.29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601个村出列。黔西县脱贫攻坚成功出列,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称号。2018年,对毕节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毕节试验区三十而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等取得了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为毕节市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  相似文献   

5.
正"我住珠江头,君住珠江尾,共饮一江水,同是一家人。"广州地处南海之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毕节深居乌蒙山腹地,是国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一个临海,一个靠山。东西部扶贫协作,将两地紧密相连。2016年9月,广州市6个区对口帮扶毕节市10个县(区)工作全面展开,拉开了帮扶毕节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大幕。  相似文献   

6.
<正>抓好大数据和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走通走好决战贫困引领同步小康的发展新路。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广泛学习宣传,深刻领会实质,深入贯彻落实,在新的起点上科学谋划和扎实推进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新跨越。抢抓历史机遇,转变发展理念,谋划发展新篇。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从毕节试验区实际出发,核心和关键就是抓好大数据和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走通走好决战贫困引领同步小康的发展新路。总  相似文献   

7.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脱贫攻坚重在行。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的发布,标志着今年全省脱贫攻坚战役正式打响。"春风行动"的主要任务就是高质量打好产业扶贫、农村公路"组组通"、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确保实现脱贫攻坚连战连胜。关键之年打好关键之仗。2018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关键之年。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六盘水市实现就业创业脱贫49443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15.62%,就业扶贫成效逐步凸显。2018年是贵州决战就业扶贫的关键之年,六盘水市深入实施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建立易地扶贫搬迁点、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创业扶持助力等四举措,书写了就业扶贫新篇章,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2017年,六盘水市实现就业创业脱贫49443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15.62%,就业扶贫成效逐步凸显。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以来,贵定县明确脱贫攻坚要物质扶贫、思想扶贫、情感扶贫一起抓,激发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步伐。"乡村环境在发生变化,广大群众思想观念也在变化,美丽新贵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2017年12月18日,贵定县举行的"志智双扶·感恩奋进"工作部署暨思想扶贫"三做到"大比武2017年第二次现场观摩大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党建扶贫助发展2016年,思南县将脱贫攻坚一线战场作为2万余名党员锤炼党性的"大考场",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创收,全面奏响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扶贫赞歌。选派1414名驻村干部(其中包括212名驻村工作"第一书记")沉入283个贫困村真驻实帮,95个县直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贫困村党组织结对"联姻",3844名党员干部与困难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定帮扶计划327份,引进项目210  相似文献   

11.
<正>沿河自治县以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突出发展重点、示范带动、统计监测和氛围营造,群策群力决战深度贫困,奋力促进同步全面小康。突出发展重点推动同步小康。一是加快脱贫攻坚补齐发展"短  相似文献   

12.
<正>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针对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精准发力,深入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医疗扶贫行动、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了坚实基础与保障。8月30日起,省委、省政府组织发动为期三个月的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其中明确要求做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  相似文献   

13.
正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黔西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本州发展的"念好三字经,打好特色牌,奋力打造民族特色山地经济创新示范区"新定位,按照州委、州政府"1+3+3"发展体系,黔西南州相继出台了"1+14"配套文件等一系列文件、办法和措施,积极创新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工作创新亮点及其成效(一)提出脱贫攻坚"15431",工  相似文献   

14.
正2月23日,省委、省政府发出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决定从2月24日至6月30日期间,高质量打好产业扶贫、农村公路"组组通"、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脱贫攻坚"四场硬仗"。2018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关键之年。2月23日,省委、省政府发出了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决定从2月24日至6月30日期间,高质量打好产业扶贫、农村公路"组组通"、易地扶  相似文献   

15.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建设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强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现结合思南农村产业发展实际,对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建设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强县提出思考。一、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性认识(一)深化农村产业革命,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内在要求农村产业发展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走上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省各金融机构积极作为,打造各具特色的多元化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助推脱贫攻坚,助力同步小康。贵州大力实施金融精准扶贫,创新设立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原扶贫产业子基金),围绕农村产业革命12大特色产业,带动一大批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扶贫小额信贷惠及60万贫困户。这是贵州创新金融产品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案例。实现精准金融服务,探索多样化金融工具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是贵州金融业一直努力的方  相似文献   

17.
正从1978年至2018年,贵州贫困人口从1840余万减少到155万。在奋力与全国同步小康的征程上,贵州,正撕下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奏响脱贫攻坚的磅礴乐章。贵州,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各族儿女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使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彻底改变,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到"八七"扶贫攻坚,从新阶段扶贫开发到新时期扶贫开发,再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贵州奋力书写脱贫攻坚壮丽答卷。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结合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际,总结以往易地扶贫搬迁实践经验,不断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模式和机制,走出了一条独具贵州特色、又具广泛借鉴价值的易地扶贫搬迁新路。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投入最大、难度最大、风险最大的系统工程,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焦点战役。为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目标,贵州在全国率先打响了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几年来,搬迁安置工作加速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移民后续发展持续跟进,易地扶贫搬迁取得了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持之以恒推动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进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路上只许胜、不许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毕节市委常委、威宁县委书记肖发君主持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和扶贫产业子基金申报实施工作。肖发君要求:要以全面实施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为契机,切实抢抓当前施工黄金季节,加快推进骨架路、循环路和产业路建设进度,尽快完成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扫尾工作,千方百计配套产业用水,为持续脱贫、同步小康创造不竭动力。要把抓产业扶贫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