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岩  呼明伟 《奋斗》2007,(8):47-48
近几年来.西联乡不断强化主辅换位意识.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并通过实施劳务输出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劳务经济模式化工程,使1万多名农民放下手中的锄头飞出黑土地,走向增收致富的新生活。如今.劳务经济已成为该乡的一个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乡已转移劳动力1155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3%.年可实现劳动力转移收入1.2亿元,占全乡总收入的71%.  相似文献   

2.
苍溪县石门乡是一个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偏远山乡.1997年前,全乡人均纯收入不到800元,70%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近年来,乡里把劳务开发作为富民兴乡的骨干产业来抓,2004年转移和输出劳动力5378人,占全乡劳动力总数的83.3%,实现劳务收入4174万元;外出务工人员有412人回乡投资1156万元创办企业,产值达1365万元,创税44万元,占全乡税收的33.85%;他们创办的各类企业安置了1002个村民就业.  相似文献   

3.
一言 《共产党人》2009,(10):21-22
"劳务输出"是固原市的支柱产业,2008年固原市共输出劳务27.1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62亿元,务工人员人均创收4649.09元,全市农民人均从劳务中获益1010元,"劳务输出"成为固原的"铁干庄稼"。  相似文献   

4.
商州区把"劳务输出示范村、示范户"创建活动作为发展劳务产业的重要载体,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全区每年劳务输出8万多人,创收3.5亿元,人均达到4500多元,劳务收入已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5%。2006年,商州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区。  相似文献   

5.
有资料显示,2005年,我省劳务输出大军已达1557万人,劳务收入7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劳务输出。外出打工已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6.
贵定县定东乡过去是有名的少数民族贫困乡,少数民族占该乡总人口的 86%。 90年代初期,全乡人均吃粮不足 25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 200元, 70%的人家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煤油灯…… 1994年以来,定东乡按照“四个一”工程和“五个好”目标的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领群众大搞科技兴农,打好农村经济翻身仗,迅速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 1999年,全乡农民人均吃粮 350公斤,人均纯收入 1350元,乡财政收入首次突破 100万元大关,初步实现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财政增收,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奋斗目标。   对于…  相似文献   

7.
循化县是全国惟一的撒拉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占人口比重较大。近年来,为了把富余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再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增加城乡群众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通过实施“阳光工程”,采取政策引导、政府组织、能人带动等有效措施,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从2004年到2006年,全县劳务输出规模由36011人(次)扩大到41135人(次),人均收入由2273元提高到3005元,劳务经济已成为循化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8.
1999年,思茅市云仙彝族乡12.5万只芦山乌骨鸡飞进市场,农民卖鸡收入现金318万元,占全乡商品收入的40%,养殖业收入的64%。云仙乡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地处思茅远近闻名的大芦山,干旱贫瘠,缺乏资源。近几年来,由于粮食价格下调,烤烟实行"双控",农民增收困难,全乡把经济增长的亮点瞄准了具有市场前景的芦山乌骨鸡。芦山乌骨鸡是思茅传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酒泉市肃州区泉湖乡党委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路,利用地处城郊的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感召力,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2004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到 4.84亿元,乡财政收入达到1008万元, 村级集体积累达到39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26元。  相似文献   

10.
湖南农民外出劳务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规模和特征(一)规模湖南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据抽样调查测算,2003年全省农村外出劳务者达1199.41万人。在外出劳务者中,到异地劳务的人数已达876.73万人,其中到外省的579.67万人,到外县的170.03万人,到外乡的127.03万人,分别占全部外出劳务人数的48.3%、14.2%、10.6%;在本地劳务的人数为323.04万人,占全部外出劳务人数的26.9%。2003年全省农村外出劳务人数较上年增加68.04万人,增长6.0%。2003年湖南省外出劳务农民人均劳务收入为4500元,相当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倍,充分体现了劳务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突出贡献。劳务经济发展主…  相似文献   

11.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大武口乡农业人口3642人,五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而农民负担却在逐年下降。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09元,全乡农民负担总额为96000元.人均负担28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1.99%:1996年人均纯收入为2030元,负担总额为102368元,  相似文献   

12.
门源回族自治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目前全县有农村劳动力资源6.18万人,剩余劳动力约2万人。2003年,全县劳务输出3.5万人(次)、劳务收入2742.7万元,人均221元,比上年增加56元,增长33%。今年,为进一步作好劳务输出这一富民产业,县委、县政府着重从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实施相关政策、培养带头人和建立健全机构网络体系等四个方面紧密部署,狠抓落实,探索出了一条劳务输出工作的新路子,使劳务经济富有生机,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巴中市积极推进劳动力资源向劳动力资本转变,拓宽劳务开发渠道,扩大劳务输出,去年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98.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4.8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98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  相似文献   

14.
哈密市有19个乡(镇)104个行政村,农村人口98758人。2002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6.9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81元,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91万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经营性收入177万元,发包收入229万元,提留收入361万元,投资收益9万元,其他收入125万元。从调查的情况看,  相似文献   

15.
资中是一个有人口132万的丘陵大县,其中农业人口114万,有农村劳动力65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0万人.2004年,全县劳务输出人数达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6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965元.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中,该县狠抓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1994年,息烽县被列为国定贫困县,当时有贫困人口14.04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70.33%,其中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极贫人口有7.4万人,占52.1%。县委、县政府始终以扶贫工作统揽工作全局,到1996年,全县85%以上的农户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人均占有粮食从1993年的297公斤提高到335公斤,人均纯收入由310元增加到1200元。1997年成为全  相似文献   

17.
红寺堡是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地区。开发区建设六年来,已搬迁安置移民16.8万人,目前尚有农村富余劳动力4.3万人。2004年全开发区劳务收入1.29亿元,人均劳务收入7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664元的46%。2005年上半年,共输出劳务2.5万人,其中集体输出1.2万人,创劳务收入5000多万元,是开发区财政收入的15倍。  相似文献   

18.
大安山乡地处京西北部山区,距市区90公里,总面积70平方公里(包括大安山矿区18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4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 推动下,当地农民靠山吃山,以开 采经营煤炭资源,走上了致富道 路,成为北京市有名的产煤乡之 一。2002年全乡各项经济指标完 成和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任 务。乡镇增加值达到5256万元, 同比增长16.9%;工业总产值达 到3110万元,同比增长9.25%;  相似文献   

19.
徐朝  甄真 《奋斗》2009,(7):6-7
在鸡冠山脚下、穆棱河南岸,有一个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两万的小乡——西郊。然而就是这个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弹丸之地,却创造出他人不敢想象的财富。2008年,全乡社会总产值完成12.9亿元.招商引资完成1.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0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88元。全省百强乡、全市十强乡均榜上有名。是什么力量,让西郊创造出如此骄人的战绩,成为全市的经济强乡?西郊乡人都会说.这是乡党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富民强乡之路。  相似文献   

20.
劳务经济: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遂宁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破解“三农”难题、促进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突破口,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全市完成劳务输出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1.3%,实现劳务收入47.33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16元,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劳务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组织劳务输出,这是丘陵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现实选择。为此,我们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以民办职教为主体,采取“公司 基地”的“订单培训”与“定向输出”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瞄准建筑、餐饮、环卫等用工需求量大的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