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明清两朝异地安置云南土司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明代以前,世居在这里的土著民族是主体民族,人口构成是“夷多汉少。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及交通的险阻,在秦汉到元朝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央王朝对云南地区的统治不能实施与内地划一的政策,只是以“羁康”的形式统治云南各民族。羁康制的主要内容是:当地民族头人臣居中央王朝,其他仍令其统治,中央政府很少约束,这是一种较为松散的统治方式。元代开始,随着封建中央王朝的统治势力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羁康制”逐步完善发展成为“土司制度”。土司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中央王朝任用原民族头人为土司,命…  相似文献   

2.
田芯竹 《今日民族》2021,(11):45-48
阿昌族人的家国情怀 今日民族:您是梁河县曩(nǎng)宋阿昌族乡人,自幼耳濡目染,请简单介绍一下阿昌族的历史人文. 曹先强:阿昌族古称"峨昌",是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也是人口较少民族.在云南,阿昌族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梁河县、芒市、盈江县,保山市腾冲市、龙陵县和大理州云龙县等地.居住在不同地区的阿昌族有不同的自称,如"峨昌""阿昌"等,1953年,国家根据阿昌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阿昌族.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中,土司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铸中华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各民族向心力的文化符号,是中央王朝有效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智慧结晶,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4.
土司制与贵州土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贯元明清三朝的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对云、贵、川、湘、鄂、桂等地少数民族实施统治的一项基本、重要、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唐宋两代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的延伸与发展。土司制的形成、发展与衰落的过程,反映出封建中央王朝对上述地区统治的日益巩固和强化。同时也反映出这一区域内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民族关系诸领域经历着日趋广泛、深刻的变化。这一巨大的社会变化直接影响着该民族地区的近现代历史,在今天实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处理民族关系时,仍是一个被忽略的历史因素。土司制的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数十年来许多学者对之作过若干有益、精辟的论述,但犹有不少问题有待继续探究。  相似文献   

5.
明代贵州水西安氏土司战争与民族关系是各方面的互动与和谐、冲突与博弈、认同与调适的结果。当民族权利不平衡、民族利益不公平、民族发展不均等时,就导致土司战争的发生。不同类型的战争体现了水西土司政权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与周边土司的关系、与辖区百姓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要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就必须处理好民族权利的平衡、民族利益的公平、民族发展的均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6.
土司文化遗产是土司制度运行所产生的系列历史遗迹和历史记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为中央王朝、土司集团与各族民众共同创造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复合性。其复合性表现为遗产形态多样、地域性与民族性并置、多元民族文化融会、大传统与小传统互渗、传统与现代交融等。土司文化遗产具有普遍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和资源价值。其实现路径一是对土司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再认知;二是创新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模式和措施;三是文旅融合,遗产保护与遗产地社区发展共赢;四是遗产赋能,文化惠民。  相似文献   

7.
在东南亚殖民地化之前,掸傣区域“非中心化”边疆政治体制发展的历史表明,明清时期,在王朝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国家通过土司制度和外藩朝贡的实践来实现其“天下”宇宙观的建构,随之在明、清王朝和缅人建立的洞吾、雍籍牙王朝之间的掸傣土司地带逐渐形成了土司之间互相牵制的政治联姻体制。获得明清王朝国家的授权,是土司职权和土司在地方上建立其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在清缅战争之前,就制度而论,土司承袭是国家不断更新其对土司政权合法性授权的关键步骤。在土司承袭的过程中,随同承袭申请,土司衙门还必须向朝廷中央出具宗枝图谱、由邻封土司具署的具结等证明土司父子继嗣的申请证明文件,并通过临近区域的流官知府具文,转交省府核实后送交朝廷。在土司承袭制度的规范之下,土司之间的政治牵制与联姻网络,致使土司政权难以进一步集中,土司之间相互牵制的分散化发展,得到了国家体制的长期保障与规范。因此,掸傣土司之间通过联姻来分享土司政权、并不时互换嫁妆地作为经济补偿的政治文化制度逐渐发展起来,婚姻成为土司结盟来应对利益对立的重要政治手段。于是,作为女婿的土司与作为丈人的土司之间,通过土司的“掌印夫人-出嫁女儿”的联接,在土司之间结成政治结盟的同时,也延续着相互间持续的代际分化。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滇、缅、泰、老边疆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分散性的地方政治体制。至19世纪80年代,由于欧洲殖民体制在东南亚的扩张,原先的许多嫁妆地之间的界线,就成为分割国家边界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有关明清云南土司的编户赋役问题,学界关注较少。如运用历史政治地理及社会经济史的视角,对明清时期云南土司地区的赋役征收及少数民族编户问题进行考察,即可发现,元明两朝均已对云南土官、土司征收赋役,并已完成对部分少数民族的编户。明朝初年,中央王朝曾在云南各地土司编里甲造黄册,以征收赋役。明代云南各属土司中既有编户、编丁并承担赋税的“内地土司”,也有既不编丁,也不编户,甚至不承担赋役的“边外土司”。少数民族地区编户赋役的实施,是明清王朝国家治理直接深入西南边疆地区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清代前期为建立和巩固封建中央王朝的集权统治,在处理贵州民族问题时,沿袭继承并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了土司制度;旨在限制、iT击和瓦解土司努力,并为雍正时期强化中央集权,实行改土归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关系既反映中央与一般地方的权力分配关系 ,也反映一个统一主权国家内各民族之间关系 ,特别是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实现民族平等是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关系治理的重心 ,因此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关系的本质是民族平等权。民族政治关系的理论体系是以民族平等权为核心范畴和多样性统一的基础而演绎出来的逻辑整体 ,是一个由必然权利 (民族平等权 )、应然权利 (生命平等权、政治平等权和发展权 )和实然权利 (少数民族公民权利、自治权以及与之相应的政府职责 )等组成的权利体系。民族权利是民族政治学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 ,中国的民族政治学理论应由以“政治权力”为核心范畴的“权力学”向以“民族权利”为核心范畴的“权利学”转变。  相似文献   

11.
汉傣之间:阿昌族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昌族从明清以来就深受周围处于强势地位的汉族和傣族文化的影响,其社会发展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的结果。从地理位置来看,阿昌族正好处于汉族和傣族之间的缓冲地带或直接被其所包围,因此与周边的汉族和傣族之间既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也有婚姻关系的存在。在族群认同的过程中阿昌族容纳了汉、傣等民族的新鲜血液,形成了典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格局。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中具有主体地位和制度平台的双重功能。在实践中,主体地位表现为"与人民政协的协商",制度性平台的作用表现为"在人民政协的协商",同时,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中具有的双重功能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这双重功能是中共老一辈领导人的科学设计,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继续坚持和发扬光大,它顺应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As China’s active assertion of its claim to the Senkaku/Diaoyu Islands has increasingly crowded the surrounding waters and airspace with military and paramilitary forces, the risk of a Sino–Japanese crisis has reached unprecedented heights. Neither side wants conflict, but the increased frequency and proximity at which vessels and aircraft encounter one another means that overall risk has grown proportionately. Were a miscalculation or even an unintended low-level incident to occur, de-escalation would hinge on each side’s respective internal crisis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political leader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xpeditiously. This article analyzes China’s side of the ledger. Specifically, it assesses the extent to which institutional reforms since the 2001 US–China EP-3 crisis have ameliorated longstanding weaknesses in China’s crisis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it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via hotlines with Japan. While significant issues and obstacles to further urgently needed improvements remain,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entral 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CNSC) and other recent reforms, Beijing may finally be achieving modest improvements. Bilaterally, however, no Sino–Japanese crisis hotline exists to date.  相似文献   

14.
清初, 随着中央封建统治的进一步加强, 滇西北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丽江木氏已经走到了内不为土民所忍、外不为清政府所容的境地, 最终于清雍正元年 (1723 年) 以和平的方式被改土归流。改流后, 木氏苦心经营的统治秩序被内地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取代,纳西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多元化社会趋势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Each time I visit China I can spot fresh changes:new buildings,new roads,and new facilities.China's incredible economic achievements set an excellent example for other countries." So remarked Bassam al-Salhi,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Palestinian People's Party (PPP)on May 27,in a video link with reporters,shared with leaders of Marxist political parties in Sri Lanka and Italy,ahead of the World Symposium for Marxist Political Parties hos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evaluations on the behaviour of leading county and township cadres in rural China. The article is structured in two parts.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local administrations in rural China will be introduced. The section will conclude with a brief overview of policy reforms initiated by the centre to tackle some of the perceived shortcomings of the present system.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article will feature the behavioural responses of local cadres to evaluations as identified in our field research interviews and secondary literature. It becomes obvious tha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its target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oint of orientation for local cadres—although there are important variation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f officials. Finally, in the conclusion the argument for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China will be developed: on the one side a channel for specialise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teering cadres' behaviour and promoting an incentive system; on the other side a trigger to a multitude of social responses of leading local cadres. In the end these social responses might have more influence on cadre behaviour than the incentives embodied in the evaluation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7.
刘朝晖 《思想战线》2007,33(3):23-29
改革年代的侨乡宗族组织得到了复兴和发展,但在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框架中已经丧失了其社会控制的功能,相反,个人、家庭、家族、村级地方基层政权以及各类自愿性社团组织等对村落社会的结构和权利进行了分割和重组。一方面,国家逐渐淡化行政监督权力,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实施对村落社会的影响和控制;另一方面,社区中的个人、家庭和自愿性社团积极介入村落社会的政治实践过程。家庭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新变化已经开始影响村落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过程,它演变成为了村民主张个人权利和义务的策略单位。  相似文献   

18.
高劲松 《思想战线》2000,26(5):31-35
蒙元统治时期的西北,民族情况复杂,各民族的迁徙对流频繁,民族间的分化与重组相互交叉,政治上的统一与分裂变化无常,中央政府通过亲王出镇、建立甘肃行中书省和行枢密院、设置站赤、打开交通、开展屯田垦殖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地方与元王朝中央的政治联系,巩固了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牛月永 《桂海论丛》2010,26(4):22-2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在建设学习型政党背后真正起作用的力量离不开政党文化的建设,建设政党文化对于构建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重要的是要通过对何为"政党文化"和政党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并采取系列举措推进政党文化建设,进而推进学习型政党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多党合作制度本身经历了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其理论和政策实践了一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从而带动政策措施的发展和完善,进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