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站于1987~1989年,采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和提纯副结核菌素,对本地区的1541头供港育肥牛进行了结核病和副结核病的检查。结果,阉牛组结核病阳性率为8.67%;副结核病阳性率为0.68%。公牛组结核病阳性率为0.46%;副结核病阳性率为0。经过对...  相似文献   

2.
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国内外对该病的病理学研究报道不少,但对副结核病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日本久保等人(1983)对副结核病奶牛肠的变化进行了电镜观察。国内尚无这方面的报道。本文旨在描述延边黄牛副结核病的肠管及肠系膜淋巴结的超微病变。(一)材料和方法 对副结核病临床症状及粪便检菌阳性的2头延边黄牛用2%静松灵以0.6  相似文献   

3.
副结核病是对牛危害较 严重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该病的感染极为隐蔽,经过又漫长,因此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在无结核病而有副结核病的牛群,对新生犊牛接种副结核病弱毒苗是防制该病的有效方法,但接种副结核病弱毒苗能引起牛对结核菌素敏感,出现禽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阳转,而禽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又是诊断无症状的副结核病牛的一种方法。因此,揭示牛接种副结核病弱毒苗后对禽型结核菌素变态反应的规律,对该病的兔疫监  相似文献   

4.
猴子结核病     
(一)猴子对结核病的敏感性 所有的灵长类动物对结核病都是易感的,只是在程度上不同而已。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灵长类动物结核病的发病率达1/10,而比人类高200倍。不同种类的猴子对结核病的敏感性则有所区别,罗猴(Macaca Mutatla)对结合病的感染特别敏感;而恒河猴(Macaca Fascicularis)相对地对结核病有抵抗力。生活在高山峻岭和未开发的原始森林中的灵长类动物,由于这些地区人烟稀少,空气新鲜,接触结核杆菌  相似文献   

5.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也叫Johne氏病(Johne’s disease),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主要发生于反刍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肠炎。其临床特征是顽固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病理学特征为慢性增生性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及淋巴管肉芽肿。(一)副结核病的分布及危害 副结核病遍布全世界。养牛业发达的国家,如英、法、丹麦、荷  相似文献   

6.
国外对牛副结核病胎盘感染途径的研究有过报道,一般认为病牛的胎儿于子宫内也可以经胎盘感染牛副结核病。其依据是在副结核病牛胎盘、胎犊里分离到副结核杆菌。而在国内尚未见有此类报道。我们从1980年起在本病常在地区进行了副结核病胎盘感染途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由于牛分枝杆菌和副结核分枝杆菌之间存在着类属变态反应原,所以给由这两种病原所引起的疾病的诊断造成了困难。为了解决副结核注苗牛和结核病牛的鉴别诊断问题,我们采用副结核菌素、结核菌素做了以下对比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 (1)结核病牛:选自沈阳市某结核病牛隔离场的109头结核病牛。 (2)副结核菌苗接种牛:选自鞍山市某牧场曾用吉林省兽研所研制的牛副结核热灭活菌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人,中国有结核病患者590万人。“雷米封”“利福平”等西药的问世,曾使结核病不再成为不治之症。但是西药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耐药、过敏、毒副作用等问题,成为世界医学界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然而我国一名青年中医师,采用纯中药“回生灵”疗法将此一举攻破,引起世人瞩目,他就是抗痨界大名鼎鼎的焦安国。 焦安国从小就跟父母学医,他先后通读了《疑难杂症》、《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书,阅读了国内外对结核病研究的大量科研著作,对结核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自从焦安国担任运城市中医结核医院院长的那一天起,他就认识到:“回生灵”和抗痨事业,不再是他焦氏家族的事业,而是整个结核病界  相似文献   

9.
目前养牛业正在蓬勃发展,全世界现有牛16.7亿头。随着牛数量增多,牛结核病逐渐增多。据调查,结核病达11.8%。养禽业发展,禽型结核亦受到重视。结核病防治取决于抗结核药物的正确使用。初治患畜的结核菌素试验阴转率达95%以上。作为奶牛,如何从病牛场中培育健康牛,是当前迫切的任务。因此,有必要对抗结核药作评介,以便合理使用。在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链霉素、对氨水杨酸仍为第一线药物,其余均为第二线药物。 (一)药物评介 1.异烟肼(Isoniazidum,亦名雷米封Rimifon):由于价廉、疗效高、毒性低,故为抗结核药中最主要的药物。以前曾认为,根据血清异烟肼浓度测定来指导用药能提高疗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军(警)犬进行了结核病调查。共检测90只军(警)犬,其中广东51只,广西39只。共检出结核病阳性8例,总阳性率为8.89%;广东检出5例,阳性率为9.80%;广西检出3例,阳性率为7.69%。  相似文献   

11.
以本实验室保存的鹿体内分离并鉴定的结核病流行株为模板,利用重叠延伸剪接技术设计融合基因的引物,扩增融合基因Rv3872-Rv3874-Rv3875,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Rv3872-Rv3874-Rv3875;重组表达质粒被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后,IPTG诱导表达,并采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融合基因Rv3872-Rv3874-Rv3875的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的符合率为99.89%。SDS-PAGE分析显示,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被诱导表达,获得以可溶形式表达的融合蛋白,该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60ku。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纯化好的融合蛋白能与鹿结核病的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说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这一结果为它在鹿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 ,牛结核病对牧区、城镇人民群众的健康有直接危害 ,摸清其发病情况是对该病进行防制的前提。青海省海南州自解放以来 ,从未进行过牲畜结核病调查。笔者从 1996年 6月开始 ,对贵南县茫拉乡和共和县次汗苏村的母黄牛、共和县恰卜恰镇的黑白花乳牛、同德县谷芒乡自然放牧的母牦牛进行了结核病检疫。结核菌素 牛型提纯结核菌素 (黑龙江省兽药厂生产 )批号960 2 ,每瓶按 10mL稀释 ,每 1mL含结核蛋白 0 .3mg。检测方法 皮内注射方法及点眼方法均按常规进行。判定标准 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和评估牛分枝杆菌毒力菌株与卡介苗(BCG)基因差异区域(region ofdifferences,RD)蛋白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效果,本研究表达了牛分枝杆菌RD1区的PPE68、RD9区的Mb1230、R11区的PPE57和RD2区的PE-PGRS35,并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0%的重组蛋白。通过优化条件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了结核病阳性牛和健康牛血清中针对PPE68、Mb1230、PPE57和PE-PGRS35的IgM和IgG抗体水平,评价其在牛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潜力。结果显示,在结核病阳性牛中,针对PPE68、Mb1230、PPE57和PE-PGRS35的IgG抗体检出率分别为13.3%、43%、50%和30%,IgM抗体检出率分别为30%、10%、36%和33%。结果表明,R11区的PPE57和RD2区的PE-PGRS35有潜力作为牛结核病血清学检测的候选抗原,用于牛结核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1987年9月至1989年3月新疆农二师21团养鹿场出现了结核病。先后发病90只,发病率为42%,病死54只,病死率为25.2%,发病死亡的多为5~6岁成年鹿。有些患病鹿虽然不死,但影响生茸、产仔,降低经济效益,给养鹿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了控制和消灭鹿结核病,从1989年9月开始我们根据细胞免疫的基本理论,对鹿结核免疫程序进行了探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鹿的选择:选择1989~1992年,当年所产仔鹿和1~2周岁的鹿作免疫接种。 2.试验药物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结核病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其病原有 3种 ,即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禽分枝杆菌 (牛分枝杆菌对乳牛的致病力最强 ,黄牛次之 )。各型分枝杆菌会交叉感染不同的宿主 ,其中牛分枝杆菌的易感染宿主尤为广泛 ,人常因饮用未经消毒的结核病牛所产的乳汁 ,或接触病牛及其污染物而被感染。有资料显示 ,目前全球约有2 0 0 0万结核病人 ,其中我国就有 6 0 0多万患者。据1 999年卫生部门调查 ,城市儿童患结核病的病例明显高于农村 ,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与饮用不安全的牛奶有关。由此可见 ,控制和净化乳牛结核病是关系人民群…  相似文献   

16.
(一)副结核病的发生概 况 日本1987年按法规屠杀处 理的162头牛中,患副结核病 的黑毛和牛和褐毛和牛分别占39.5%和17.5%,荷兰牛占38.3%。 美国1982年对威斯康星州废用淘汰牛进行了调查,其中10.9%为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阳性牛。1983~1984年,美国农业部从32个州76个食品检查部门收集7540头份的成牛回盲肠淋巴结。通过分离培养检查,有119头(1.6%)为阳性结果,奶牛和肉牛的污染率分别为2.9%和0.8%。最近,Buergelt等以佛罗里达州的4500头牛(5个地区,每群10头)为对象,用ELISA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鸡结核病变态反应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结核病系由禽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鸡群一旦染患本病则能长期存在,且甚难根除。患鸡日渐消瘦,产蛋率下降,终至死亡。 关于禽结核病变态反应诊断方法的研究专著甚少。目前,国外进行变态反应诊断的判定时间是注射结核菌素后48小时,观察一次,注射侧肉髯肿胀为阳性,无变化者为阴性。我国规定的判定时间是注射结核菌素后48、72小时,观察两次,注射侧肉髯增厚、下垂、发热、呈弥漫性水肿者为阳性,肿胀不明显者为可疑,无变化者为阴性,两次可疑反应判为阳性。  相似文献   

18.
1974~1982年,我们对全场新生仔鹿及经旧结核菌素点眼阴性的成年鹿进行卡介菌苗预防接种,从流行病学效果来看。成绩明显,近三年来已无因本病死亡的病例。现介绍如下:(一)结核病流行概况 1973年12月份,我场仔鹿群因病死亡6只,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组织学检查、病变组织细菌培养分离及直接涂片镜检,确诊为结核病。随即于1974年3月10日~15日对发病的仔鹿群进行结核菌素点眼试验,结果阳性反应23.2%、疑似21.2%。其后于5月3~7日进行第二次点眼试验,阳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市动物园有2条扬子鳄,因喂食患有结核病的牛肉而感染上结核病,经治疗无效而死亡。 (一)临床症状 病初食欲下降,精神沉郁,活动减少。病情加重时、拒食、闭目,不活动、逐渐瘦弱,体质衰弱无力,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二)剖检变化 剖检2例扬子鳄病理变化几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某县相邻的 2个鹿场鹿群分别于 1998年、2 0 0 0年陆续发生以消瘦、颈前淋巴结肿胀、干酪性肺炎及淋巴结炎为主征的死亡病例 ,死亡率分别达 46.15 % (15 0 /3 2 5 )、2 7.78% (3 0 /10 8)。经对送检的 7例病样及现场所取的 3例病样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并结合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动物试验 ,确诊为白唇鹿结核病。  结核病是二类人畜共患传染病 ,其中人型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哺乳动物中可相互感染。有资料报道 ,野生和人工饲养的偶蹄类结核病均呈蔓延趋势。白唇鹿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有关白唇鹿结核病的报道较为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