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晓明  任立湘 《奋斗》2006,(2):14-16
冰雪是黑龙江的天赐优势。自从第一届哈尔滨冰灯节起,黑龙江把冰雪赋予文化内涵,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逐渐成为旅游业的重头戏。冰雪、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给黑龙江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冰雪确实展现了它无穷的魅力。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过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将来还会带来什么。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继续创新发展,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8,(1)
正最美龙江飘雪时!黑龙江如果没有冰雪,你还可以想象么?冰雪,似乎已经成了黑龙江的代表。早在上世纪60年代,黑龙江就造出了大量冰灯,举办了冰灯游园会,它不仅是一项艺术,更是一种追求、一种精神——不畏寒冷、战胜困难、点亮世界,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冰雪旅游前50年看龙江,这份执着追求成就了黑龙江冰雪旅游舍我其谁的"冰雪之冠"地位。龙江冰雪灼灼其华!2022年冬奥会的战鼓已经敲响,未来冰雪旅游,黑龙江能否继续引领行业发展,树立冰雪旅游发展标杆?机遇与挑战同时降临,狭路相逢,我们有勇气、有信心、有能力传承"冰灯精神",引领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重视.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环境、经济、社会带来了不少问题,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旅游经济理沦为基础,面对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构建旅游循环经济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04,(6):F003-F003
黑龙江天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193号.现有员工120多名.国家特许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组团社.经营范围包括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及国内旅游.天马国际旅行社下设十家分公司(分社):哈尔滨市北方会议服务中心、黑龙江天马航空服务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刘国会 《奋斗》2012,(10):64-64
黑瞎子岛位于抚远县境内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具有“一岛两国”的独特风貌。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地缘优势,统筹推进,合力攻坚,努力建设生态型、旅游型、商贸型、开放型和具有中国建筑特色的边境贸易旅游名城。  相似文献   

6.
徐朝 《奋斗》2020,(2):30-31
黑龙江,冬天开始的地方。黑龙江人对冰雪的喜爱早已深入到血脉里。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黑龙江就造出了大量冰灯,举办了冰灯游园会,它的意义不仅是一项艺术,更是一种追求,一种精神——不畏寒冷,战胜困难,点亮世界,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如今,50多年过去了,这份执着追求成就了黑龙江冰雪旅游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井维娜 《世纪桥》2011,(21):150-150,154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推进农民分工分业的总体思路是重点围绕六大方面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目前围绕各地特色产业开展的特色职业农民培训,特别是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培训很受关注,本文将从黑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牡丹江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以及乡村旅游服务培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来阐述乡村旅游实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8.
正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关键是要通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黑龙江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在解放思想中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到文化和旅游工作领域,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扎实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域发展,实现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提档升级,逐步把我省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产品丰富、服务优良、品牌彰显、质效并进的文化旅游强省。  相似文献   

9.
冯玉胜 《奋斗》2012,(5):64-64
一、坚持标准,突出特点,打造功能完备的旅游名镇 “两个规划”一起落实。先后编制完成了《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伊春市汤旺河旅游名镇总体规划》,始终坚持用规划带动和统筹国家公园建设与旅游名镇建设,重点解决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新上项目和旧城改造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建设旅游强国,是世纪之初我国确定的未来20年旅游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出境旅游为旅游强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形象、重要的物质基础、国际展示平台和内在质量保障.我国出境旅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在行业经营、市场管理、游客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国家管理、经营主体自觉、游客参与等层面优化我国出境旅游,从而促进旅游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冰雪产业发展看龙江!几十年来,我们不断书写冰雪奇迹,创造了众多诸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亚布力滑雪、雪乡等"老字号"品牌,让"冰雪旅游在黑龙江"的理念深入人心,龙江冰雪无论从内容、形式都一直在做"加法",因而创造了"冰雪之冠"的美名。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各地纷纷兴起的冰雪旅游热对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发起了挑战!在此情况下,我们也在不断审视自身,改善自身,对出现的问题做"减法",力争呈现出更好的自己,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太壮观了!太漂亮了!"是许多人对黑龙江冰雕雪塑的第一  相似文献   

12.
客家文化是海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峡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发展客家文化旅游在海西建设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文章试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就闽西客家旅游的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以期对进一步发展闽西客家旅游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7,(17)
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振兴黑龙江,人才是关键。我们要着力发挥全面振兴黑龙江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的难得机遇,这一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破解黑龙江人才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释放人才的活力与动力,为人才创新、创业和公共管理责任的充分有效履行提供体制与机制保障,确保全面振兴黑龙江的目标顺利实现。一、黑龙江人才作用发挥存在的体制与机制性障碍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惯性在当下黑龙江管理中还部分延续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强调体  相似文献   

14.
王晶 《奋斗》2006,(2):17-17
黑龙江冰雪旅游产品创造了一系列响亮的品牌。冰灯、冰雕、雪雕、冰雪大世界、滑雪节等都是世界级旅游产品。亚布力滑雪场使哈尔滨成为中国著名滑雪体育竞技和滑雪旅游度假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作为中国第一个以冰雪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备受世人瞩目。黑龙江冰雪旅游产品异彩纷呈。中国雪城牡丹江的镜泊湖的冰瀑布、雾凇、跳冰崖引来无数中外游客,冬天的五大连池火山冰雪奇观也独具魅力,大海林的双峰雪乡,齐齐哈尔的古城冬貌和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雪地观鹤,伊春的林海雪原都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制定相应的人才队伍建设基本规划,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据此,要分析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对人才的需求,了解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研究"十一五"期间我省开发利用人才资源的重点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张琪  王宇 《奋斗》2013,(4):39-40
正养生保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年来,关于地处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是否适合养生的话题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实,我省在地域养生方面存在着独特的优势。注重挖掘我省的地域养生资源,塑造地域养生优质品牌,可以有效地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黑龙江省养生保健、养生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加速发展。一、黑龙江省地域养生优势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9,(24)
正顶着老工业基地的"帽子",黑龙江经济如何破冰?北大荒精神孕育下的黑土地有哪些新发展?……行走在龙江大地上,记者一一探寻答案——火辣的7月,记者跟随"砥砺奋进走龙江"采访团,踏上辽阔的黑土地,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黑龙江的发展脉搏,并试图探寻连串问题的答案:顶着老工业基地的"帽子",黑龙江经济如何破冰?北大荒精神孕育下的黑土地有哪些新发展?以"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为旅游口号,当地的生态资源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18.
正"15间客房,再加上饭店,一年能收入40多万元,抵过去砍树10年的收入了。"牡丹江市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的下岗工人樊兆义没想到,随着眼前这片森林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兴起,也让自己的生活迎来"第二春"。黑龙江生态资源丰富,在转型期如何打好生态牌、引领现代化建设是黑龙江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7日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和5月25日到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都强调,黑龙江"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同时,总书记也提出"黑龙江的生态就是生产力,绿水青山是金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是“智慧旅游”积极推广实施的先锋示范基地,近年来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大力推动“智慧旅游”的先行先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全省智慧旅游项层设计、智慧旅游统一协调监督机构和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问题,应从基础保障体系、旅游相关行业智慧平台建设、中央旅游信息智慧管理平台和四个核心功能平台来构建福建“智慧旅游”发展的总体架构.  相似文献   

20.
周春雁 《奋斗》2014,(11):49-50
密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美丽的兴凯湖畔,总面积7731平方公里,人口43万,是一座集工业、农业、外经贸、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边境口岸城市。近年来,密山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绿色生态、地理区位、历史人文优势,强力实施“旅游名市”战略,着力打造黑龙江旅游首选、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胜地,旅游产业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2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实现6.6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