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制博览》2009,(15):78-78
7期《名家讲坛》上的《藤子京:被范仲淹捧红的贪官》一文说,历史上的滕子京并非如《岳阳楼记》中的所溢美的那样,据《宋史》记载,滕子京被贬岳州的缘由是因为他在泾州任职期间,“费公钱16万贯”,除去分给“诸部属羌”及“馈遗游士故人”外,仍有数万下落不明。此事被监察御史揭露后,当时的宋仁宗派员前往查勘,然而滕子京竞以销毁收支的卑劣手段拒绝查勘。最后得亏了范仲淹的“力救”,才得以降官一级,谪贬岳州。  相似文献   

2.
锁忆父亲     
朱家托 《工会博览》2006,(22):39-39
父亲。这个名词的精髓是什么?《说文解字》上说:“父,矩也,家长率教者。”那什么是“矩”呢?《辞海》上说:“为方之器”。  相似文献   

3.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09,(17):F0002-F0002
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真正得孔子真传并传诸后世的,恰恰是曾子,《大学》、《孝经》便是曾子的作品,曾子也被后世尊为“宗圣”。但是,当初孔子对曾子的评价却并不高,好像还说过一句“参也鲁”,说那个曾参笨笨的。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智若愚吧。  相似文献   

4.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43-43
俗语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如同说“少儿不宜”、“老人不宜”。《水浒传》里的各路英雄豪杰大多是以一幅侠肝义胆的面目出现,虽然“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豪爽总是让人觉得痛快大气,可惜仔细一看却发现,倒在好汉们刀下们的贪官污吏和恶霸地痞固然不少,可是好汉们滥杀无辜的场面也不乏见。  相似文献   

5.
枕边风     
一个“风”字,中国的文字就能组合出许多花样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例如,按季节说,有春风,秋风;按方向说,有东风,西风;按力量说,有飓风,微风;按温度说,有寒风,热风;按性质说,有顺风,逆风;引申开去.还有阴风歪风耳边风,香风威风一阵风。甚至,在中国人的眼里,风还能分出公母来。在《风赋》中,宋玉就对楚襄王说:“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这不是把风的“男女性别”也辨析出来了吗?  相似文献   

6.
老柏 《法制博览》2008,(9):29-29
皇帝与常人不一样。蔡邕《独断》中说:“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史官记事曰上。”整个有一套完全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宋朝是我国文化及科技成就的鼎盛时期,陈寅恪先生在《金明馆丛稿二编》中曾说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英国著名的汉学家甚至把沈括及其《梦溪笔谈》称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和“中国科学史的坐标”,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李乔 《法制博览》2011,(14):62-63
真理在“中间”斯大林说:“真理在‘左’和右中间。”此话正确,也很精辟。斯大林自己把握得怎样,姑且不论,但这句话说得确实好。中国的儒家实早有此意。《中庸》谓,执其两端用其中,《论语》谓,过犹不及。“过”与“不及”亦即“两端”。“过”与“不及”都不对,  相似文献   

9.
张梦亭 《法制博览》2009,(23):34-35
几乎无人不晓,“天下第一行书”乃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若问“天下第二行书”所指何物,知道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的,就没那么多了。然而,古今书作能够和《兰亭集序》相提并论者而称“天下第二的,也只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了。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09,(21):57-57
几乎无人不晓,“天下第一行书”乃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若问“天下第二行书”所指何物,知道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的,就没那么多了。然而,古今书作能够和《兰亭集序》相提并论者而称“天下第二”的,也只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了。  相似文献   

11.
刘继兴 《法制博览》2010,(16):47-47
《杂文报》刊载《文强的“获刑感言”》,篇幅不长,意味良多。大概所有贪官和准贪官都会有文强的感受,但谁也不愿意吐露其“心声”。文强临刑前说了,说了真话、实话,很值得人们一读,尤其值得手里握有大大小小权力的人认真去读。笔者读了也有话忍不住想说,便边读边说。  相似文献   

12.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11,(13):F0002-F0002
公园里有一个大坑,坑里有水——那水有多黑,古玩行当里的人心就有多黑,这些人甚至连徐悲鸿都算计。我说的是《八十七神仙卷》,《八十七神仙卷》为“画圣”吴道子现世仅存的一部白描绢本,场面宏大,气势恢宏,画中人物神情华妙,‘线条圆润劲健,被历代画家奉为圭臬。徐悲鸿得之,铃以“悲鸿生命”之印,足见珍视程度。同时,徐悲鸿也为自己能从外国人之手赎由这幅价值连城的国宝,感到欣慰,感到快意。  相似文献   

13.
《法制博览》2010,(4):55-55
无意中在网上浏览到了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海军司令官伊东佑亨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信,尽管也读过像《与陈伯之书》之类的劝降信,但是,这封劝降信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信中说:“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相似文献   

14.
古时一考生为文,援引了《诗经》中“昧昧我思之”句,却误写成了“妹妹我思之”。考官便批道:“哥哥你错了!”  相似文献   

15.
张天来 《法制博览》2008,(17):49-49
我的桌上摆着线装书局刚刚出版的“十大才子书”。这套丛书是我国元明清三代文学作品的精萃。十部书中,有一些已流传很久,广为人知,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琵琶记》等;但也有一些是许多人很少知道的,如《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燕》、《花笺记》、《捉鬼传》、《驻春园》等。  相似文献   

16.
记仇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10,(18):46-47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李广没能封侯而抱屈,其实,这也与其睚眦必报性格有关。《史记》载,李广被削为平民后,有一次夜间带着随从外出饮酒。归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亭尉不让他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将军!',不久,匈奴犯境,李广被重新起用,到了军中就找了个理由把亭尉杀了。他这一点就远不如韩信,韩信不仅当初能忍胯下之辱,后来发达了,也没有报复曾羞辱他的那个流氓,反而给他封了个小官。  相似文献   

17.
有网友发帖说:“司马迁在《史记》写道,‘上韫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这说明秦始皇的遗体已经腐烂了。”其实,这里所说之“臭”并非秦始皇遗体之腐臭。  相似文献   

18.
靳友成 《法制博览》2009,(19):39-39
中国古代也有退休制度,但仅仅限于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上“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即交还权利于君王。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春秋战同时期,形成于汉朝时期,发展于唐朝时期,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但“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说到“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中有“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词句。  相似文献   

19.
刘振修 《法制博览》2008,(17):43-43
商鞅替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后来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立了传,叫做《商君列传》。其中说:“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在文章中,有时称他为公孙鞅,有时又称他为卫鞅,那么商鞅究竟姓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王海 《法制博览》2009,(9):18-20
断袖之癖 班固在《汉书》中把董贤列入《佞幸传》,这样评价:“进不由道,位过其任,莫能有终,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一个俊美少年,立于皇城之中,倚身皇帝的怀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皇帝都要断袖而起,还有何人能够抵挡他的妩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