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14):58-58
我们经常说到的“世界”一词最初来源于佛教。佛法所说的世界,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楞严经》卷四日:“云何名为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世”为迁流义,属于时间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李俭 《瞭望》1992,(50)
江泽民同志所作的十四大报告中,我国沿用近40年的“国营企业”一词,已被“国有企业”取代。这“营”字变“有”字,细细捉摸一番,会发现它更能准确地揭示内涵,更能有力地克服原有概念带来的弊端,也更能鲜明地体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宗旨。真是一字之改,其义深远。 汉字、汉词,虽有一宇多义、一词多义的情况,但具体用到语言表述上,其意义却都有较为严格的界定。这“营”字,放到“国营企业”中,就有“经营、管理”之义,也就是说,这类企业既为国家所有,又是由国家经营、管理的。  相似文献   

3.
在古希腊,伴随奴隶制的产生,出现了城市团体“poliso”,即出现了奴隶制国家,曰城邦国家。古罗马奴隶制的国家也叫城邦国家。一用“Civitas”表示,和希腊“Polis”相当;一用“respublica”表示。“国家”一词由法文“etat”,德文“staat”,英文“state”而来,而英文、法文、德文的“state”、“etat”、“staat”都来源于罗马语“status”(现  相似文献   

4.
为美国“单边主义”画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单边主义”一词风靡整个欧洲大陆。欧洲政治家们和舆论界在谈及美国新政府的对外政策时,无一不对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作派表示担心和忧虑。欧洲舆论认为,美国的“单边主义”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石爱兵 《学理论》2009,(17):194-194
本文以《游仙窟》作参考语料,考察了北方口语中常见的名词后缀“子”,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补考。既注意到实义词“子”和名词后缀“子”的区分,还注意到了作为名词后缀“子”的附加色彩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学术文化史上,曾出现过一批颇为重要的专门工具书,以其独特的名称与形式闻名于世,为海内外无数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叩开了中国古典文献之门。这就是原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编纂的一批中国古典文献《引得》。 “引得”,是英文“索引”一词的音译。照字面理解:引得者,引取获得之义也。由于“索引”的译名较之“引得”更为顺口和易于理解一些,所以较为通行,成为公认的标准译名。  相似文献   

7.
黄燕 《学理论》2012,(12):132-133
扬雄《方言》中古鲁国表达"重"之义时使用"锤"这种说法;但今天的鲁西方言中表示"重"的含义已不再用"锤"这个词,而是使用"沉"和"坠"两种说法。那么,"锤""沉""坠"这三个词之间古今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本文将在语音、语义方面,就这三个词的来源以及它们的同源词之间的联系进行引证比较,由文献分析,发现它们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是一组古今同义词。  相似文献   

8.
刘畅 《学理论》2009,(17):208-210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近义字词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汉语由古代到现代的双音化演变趋势让我们时常把更多的目光投射到双音节的“词”上。本文则主要针对现代汉语的“明”和“亮”二字的异同做一些探讨,主要从语义、语法、语用的对照上加以阐释,为对外汉语的“教”与“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两千多年以前,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第一次把“人民”和“权力”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字组合在一起,创造了“民主”一词。(注1) 民主是最容易被误用、滥用的概念之一。(注2) 这些年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造成的思想混乱,几乎没有比“民主”一词更需要我们加以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运用的了。(注3) 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是多数人的统治,是占有者权力的体现民主是什么?其义如其文,就是人民和权力的结合,即人民当家做主,这是基本概念。人民和权力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定的统治形式,即国家的政体,这是民主的实  相似文献   

10.
"人"的词义     
樊升海 《各界》2011,(5):96-96
“人”这个词所指的对象,对当代任何人都是清晰无误的,不会被应用于其它有生命的对象。尽管“人”的定义或者作为概念的内涵,并不容易回答。然而,这种说法已经是……“人”的……历史发展结果。“人”字的内涵也就是人字的词义,比“人”字作为视觉符号在人类历史上使用的时间要早许多。在当初,并不象今天这样,人指的不是每一个芸芸众生,而是针对少数的特殊人群的称谓。  相似文献   

11.
译名琐谈     
雷颐 《瞭望》1991,(19)
王朝闻先生见香港以“泊车场”表示“停车场”(见《瞭望》一九九一年第十四期),认为“泊”系因南方多水运船行而来。其实,“泊车场”系从英语“Parking Lot”(停车场)翻译而来。香港为英国殖民地,此类“外来语”颇多。以“泊”字音译英文“Parking”一词(为停车之意),确能使人有独特生动之感,不知此是哪位高明的妙手偶得。总之,每见一些音义兼容的漂亮译法,总使人击节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东京都知事、极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故意用“支那”一词对中国表示轻蔑,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把侵占朝鲜半岛视为“合法”行为,日本“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把日本夺取欧洲国家在亚洲的殖民地称为“解放亚洲”的大东亚圣战,每年都有一些内阁成员参拜放置有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牌位的靖国神社……  相似文献   

13.
和谐一词,原用于论乐。和者, 协调也。“其声和以柔。”(《礼记·乐记》)“和六律以聪耳。”(《国语·郑》)谐者,调和也。“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书·舜典》)和与谐连用,其义即为协调、调和。“常闻汉道隆,上下相和谐。”(欧阳修)“人心龃龉一身病,身体和谐四海春。” (邵雍)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传统道德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道德中,“忠”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要“忠”必然“公”。“忠”是为国之本,“公”是治国之本,而“忠”与“公”的实现则在于“义”和“廉”。“忠”与“公”属于理念的范畴,“义”和“廉”则属于实践范畴,如果说“胸怀天下,忠公为国”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最高境界,那么,“义”和“廉”便是爱国主义行动的最高表现。  相似文献   

15.
说到谣言,难忘一句老话,叫做“造谣可耻,信谣可悲”。关于“造谣可耻”,其义一直颇能体会,无非是居心叵测,假言惑众,挠乱视听,偶尔还有阶级斗争之嫌。至于“信谣可悲”,我原以为是芸芸众生受谣言迷惑,非但不能自省,还四处播扬,一旦有追查谣言的指示下来,不幸成了审查对象。后来,突然从鉴别谣言的经验中受到启发,继而深想,方觉“可悲”之词是另有一番含义的。  相似文献   

16.
宿儒章太炎     
李恩柱 《各界》2010,(1):1-1
“宿儒”一词,取自章太炎逝世后的“国葬令”。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因病去世,享年69岁。国人闻之,“全国朝野表示惊悼”,国民政府拨专款三千元为章氏治丧费。章太炎的生前友好要求政府予以国葬,以表彰他生前功绩。同年7月10日,南京《中央日报》正式公布了“国葬令”,其中云:  相似文献   

17.
东耳 《瞭望》1993,(39)
据说,“久违了”的“国学”又在“悄然兴起”,而且是最近打出的一面“旗帜”,不禁愕然。“国学”一词,若是追根寻源,最初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即后世所称的国子监。“悄然兴起”的“国学”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后来有“国故”一词,是指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大约到了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些留日的学生把日本人研究中国文化的“支那学”一词迻译过来,这才有了“国学”一词新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义利观剖析     
“利”者,势利、利益、利己也,“义”者,道义、道德、规范也。“义”与“利”两者关系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利益行为与道德行为的契合与融通。对“义”与“利”的争辩古已有之。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意见。其一,主张“义”与“利”对立。一味把金钱与财富看成毒蛇猛兽,是盛开罂粟花的罪恶根源。孔夫子曾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袁柯加以发挥道:何必言利,唯有能义而已矣。西汉董仲舒概括孔孟的义利观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其影响悠远绵长。及至宋明理学来嘉之辈,孔孟义利观发展…  相似文献   

19.
“象”是构建先秦思想文化谱系的基本符号,这与其最初的含义有着密切关联。甲骨文中“象”有动物名、氏族名(或人名)、乐舞名三类含义。全面考察甲骨文“象”的语义,有助于厘清与之相关的三个重要问题:“象”之动物义充分证明了“商人服象”“象为舜耕”传说的历史真实性;“象”之氏族义与青铜器的氏族铭文相互释证,可作为“巴蛇食象”隐含巴族人打败象族人史事的佐证;“象”之乐舞义印证了艺术源于模仿的观点,周代继承并发展了商代模仿大象动作的象舞。甲骨文“象”字丰富含义为其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范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止戈 《学理论》2008,(21):73-73
闲暇无事,浏览闲书,自然会有所乐有所得。《深圳青年》上,刊登张丽钧的《可悲的"抽条"》文章,以幽默的语言调侃"抽条"一词的词义。其实,"抽条"一词对北方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尽管很少有人考证其词的来源,但"抽条"意即打折扣,谁都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