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过好莱坞大片《珍珠港》的观众可能会忽略这样的一个情节: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美国飞行员就已前往英伦参加不列颠空战。尽管该片因过分“戏说”史实备受指责,但这个细节却并非纯粹出于剧情需要的胡编乱造。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确有多达244名美国人在皇家空军驾驶战机对德作战。他们所组成的第71、第121、第133中队被英国人称为“老鹰中队”,这些美国飞行员员被称为“皇家空军的扬基鹰”,本文将追述这些传奇飞行中队的人与事。  相似文献   

2.
前言说起美国共和飞机公司的P-47雷电,可能无人不晓,但它的前身——P-43枪骑兵(Lancer)却身名不显,更鲜为人知的是,P-43曾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有过一段独特的战史征程。中国对P-43的兴趣早在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时,美国人就已开始关注中日两国空中力量的对比。1931年8月31日,美国军方的一份评估文件称,中国只有80架战斗机,80名飞行员,其中只有10-12人称得上“一流战斗机飞行员”。但当时的“国民政府”对现代化战机的兴趣异常浓厚,中国军火采购团甚至远赴德国购买过新式容克K-47型战机。这在美国人看来首先意味着巨大商  相似文献   

3.
巴格达之春     
9·11的灰尘里飘满了问号 一名妇女从双子楼的废墟里爬出来,当她面对摄像机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为什么恨美国?”很快这个“恨”字被利用了。9·11给了美国和那个来自得克萨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为了构建其主宰下的“世界新秩序”,确保21世纪继续成为“美国世纪”,美国大肆推行霸权主义,特别是“9·11”之后,美国非但没有如沃勒斯坦所称的“山鹰折翅”,加速了衰落进程,反而借反恐之名,推行霸权主义色彩更加浓厚的对外政策,给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了极大危害。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禁要问,造就美国霸权的根源在哪里?基础是什么?是单一因素的影响,还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概述1921年3月31日,英帝国属下的澳大利亚联邦正式建立了空军,5个多月后的8月13日,这支部队正式被授予“皇家”头衔,成为皇家澳大利亚空军(RAAF),这一天同时也成为澳大利亚空军的成立日。澳大利亚空军刚成立时,仅仅拥有21名军官,128名飞行员和153架飞机。二战时期,为了对抗太平洋上的日本军队,在美国的  相似文献   

6.
1991年10月17日上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队头戴红帽子的美国人走出大厅,猛地,他们停住了脚步,只见一条用中英文书写的横幅,生龙活虎地展现在他们面前:“欢迎‘飞虎队’回老家”。一位70多岁的老人走出人群,望着横幅,喃喃地说:“50年了,整整50年了……”是啊,50年了,50年前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浴血奋战,50年后旧地重游,能不感慨万分? “飞虎队”紧急出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抵抗德、日、意等法西斯的侵略,中、美、英、苏等国组成了反法西斯阵营,美国陆军航空兵退役中校、中国空军顾问克莱尔、陈纳德以高薪招慕美国飞行员90名、地勤人员150名,在中国组建了一支美国志愿航空队,以加强中(国)、  相似文献   

7.
简讯     
本刊讯 目前,中铁电气化局集用有2名职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1名职工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个单位被评为“北京市模范集体”。  相似文献   

8.
贾春阳 《国际展望》2011,(1):107-125
美国对“疆独”问题政策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在冷战期间因活动较少、相对隐蔽、作用相对有限,故未能引起重视。冷战后,伴随着“疆独”问题的凸显和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美国对“疆独”问题政策开始浮出水面,走向公开化,成为影响“疆独”问题演变的重要变量。“9.11”事件后以及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对“疆独”问题政策又出现了新变化。本文按时间脉络系统梳理了美国对“疆独”问题政策的演变历程,并就其对“疆独”问题的影响作了分析,最后就美国对“疆独”问题政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美国“反恐”战争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志虎 《当代世界》2008,(11):51-53
2008年9月11日,是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七周年纪念日。“9.11”事件使美国人从“历史终结”的迷梦中惊醒,彻底改变了布什政府的既定外交政策,成为冷战后世界局势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七年来,美国政府视“反恐”为头等要务。恐怖袭击发生后,布什即以战时总统自居,并以反恐为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了两场战争。虽然在两场战争中,美国都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军事胜利,但对战后重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美国政府应对不力,  相似文献   

10.
自从“公共外交”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它便作为国家对外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广泛关注。冷战期间,美国公共外交,“作为美国向其他国家宣传美国生活的一种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公共外交这一传统角色逐渐失去了意义,并“消沉”一段时间,直到“9·11”事件之后,公共外交再次成为政界和学界讨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