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生产要素的多元所有和要素所有者对自己利益的高度关心与不懈追求。据此,我国理论界对分配理论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现综述如下: (一)按劳动效益分配。有的论者认为,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究竟什么是按劳分配?几十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学家一直是这样解释的:按劳分配就是以劳  相似文献   

2.
近年内,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展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两大派,一派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应以按劳分配为主;另一派则认为按劳分配原则不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前者也承认按劳分配的内容和条件发生了变化,但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是相容的,只不过是按劳分配发生了转型。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又有多种提法,如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值”与按“劳”综合的分配、按能分配及按经营成果分配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按劳分配原则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当今中国不存在实施马克思意义上“按劳分配”的条件,所以不能实施马克思意义上的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劳动要素是生产要素之一,所以,按要素分配已包含了“按劳分配”的内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提法是不合逻辑的。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两种分配方式的内含和依据是什么?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两种分配方式能否有机结合起来,怎样实现这二者的结合?或者说实现这二者结合的机制是什么?本文将对这些诸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学术界。 一、分配方式的种类及其依据 马克思把收入的分配方式划分为两种:其一是按要素分配,其依据是表现为社会规律的…  相似文献   

5.
对劳动力价格决定机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价格决定是通过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辨证统一实现的。劳动力价格决定的基础是劳动力价值。按劳分配通过劳动力价值加成和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得以实现,它体现于微观与宏观、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统一运动中。  相似文献   

6.
浅谈按贡献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实质是按贡献分配。按贡献分配则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即按劳动要素分配与按非劳动要素分配的结合。因此 ,按贡献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 ,这个原则既体现了分配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 ,又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实行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有人据此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己经过时了 ,应该用生产要素价值论取而代之。而实际上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排斥按要素分配。创造价值和创造财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实行按要素分配并不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振华 《工会论坛》2008,14(2):93-94
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应当建立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机制,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正确认识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如何正确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性质以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是当前理论界争议较多的问题。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职工根据按劳分配原则领取货币工资,然后用货币工资购买个人消费品,这部分个人消...  相似文献   

10.
按劳分配为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必须正确理解其科学内涵,认识到按劳分配为主体不是按劳分配为全体,也不是劳动收入为主体。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受到了公有资产比重不断下降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影响。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不动摇,确认按劳动力贡献分配的性质是按劳分配,赋予并确保劳动者享有企业剩余分配权。  相似文献   

11.
按劳分配就是主张按劳动这一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运用了马克思的劳动创造财富的理论 ,而且运用了马克思的所有权收益理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具有双重的规定:一方面,劳动者凭借其劳动力的所有权并根据劳动贡献的大小参与分配,从而获得相应的劳动收入,这里所体现的是按劳分配(确切地说是按劳动贡献分配)原则;另一方面,劳动者作为公有制的成员,凭借着对生产资料的平等占有权,还要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从中获得均等的资产收入,这里所体现的是平均分配原则。传统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品的分配只能以劳动作为唯一的尺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参与收入分配: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是高校教师从事价值创造的重要要素,是脑力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本参与收入分配是高教领域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关键.高校人力资本参与收入分配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分配是所有制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在分配上,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十五届四中《决定》强调“企业内部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适当拉开距离,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些论述都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5.
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刘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对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设想有三个主要论点:一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和自主的结合,社会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二是在整个社会中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劳动时间作为劳动量从而也作为分配...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的含义是在消灭剥削、消除浪费的基础上按凝结在产品中的社会劳动进行分配,不是以个人劳动时间为分配尺度;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使按劳分配的实现途径由初次分配转向了主要依靠二次分配;政府在资源配置中适当地宏观调控,是实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前提,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团校郭荣蓉同志在来稿中认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分配领域中,除了按劳分配这一基本的分配原则之外,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按资分配的情况。所谓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按资分配,是一种以生产流通资金的占有为计量尺度的分配形式。我国现阶段的按资分配主要出现在股  相似文献   

18.
陈运武 《工会论坛》2003,9(4):56-57
按生产要素分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对激励劳动者积极性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包括对劳动力要素的分配、对资本要素的分配、对技术要素的分配和对经营管理要素的分配。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现实依据是 :多种所有制并存。按劳分配应统一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中。收入分配在本质上不是对价值的分配 ,而是对财富的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各要素内部竞争与各要素之间的竞争使劳动与其它生产要素都通过市场途径参与分配 ,以交换价格为初次分配的实现形式。同时 ,分配还要受到政府的宏观调节 ,以实现效率和公平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商品与按劳分配相矛盾———与李成勋同志商榷关柏春李成勋同志在《理论前沿》1996年第16期发表的《试论劳动力商品和按劳分配可以兼容》一文认为,劳动力商品与按劳分配可以兼容。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现在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李成勋同志商榷。李成勋同志认为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