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闺阁画家"与"妓女画家"这两个绘画群体来透析明清时期的女性绘画史.主要从题材表现上论述了闺阁与妓女画家的不同,指出妓女画家多寄兴于兰、竹,而闺阁画家则在较广泛的题材领域从事创作.进而,又论述了她们在绘画旨趣上的差异,认为闺阁画家是以画自娱的,而妓女画家则以画遣怀;这样的旨趣又影响到她们的画风,一个是工致的,一个是偏于写意的.最后指出了闺阁与妓女绘画的共性:它们既未能在绘画题材上有所开拓,又在表现技法上追逐于男性绘画,而这其实是古代女性对于男性依从关系在艺术上的一种延伸.  相似文献   

2.
吴启钊 《两岸关系》2012,(11):41-42
由《两岸关系》杂志社主办、以"挥洒青春色彩,引领艺术潮流"为主旨的2012两岸青年画家作品展将于12月在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开幕。海峡两岸文化同根,艺术同源。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心灵家园。两岸青年画家作品展作品征集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国务院台办交流  相似文献   

3.
立军画猫     
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在于"似与不似" 之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画家通过对自然界中一切景象的悉心观察,将其神韵用画笔描绘出来,这即要有对于眼中世界的感悟,又要有娴熟的绘画技巧。因此,在中国要成为画家非一日之功, 往往要到一定年纪方始成,而杨立军却以常人少有的专心和勤奋,加之其聪颖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5,(14)
<正>第一个研究张大千博士论文的台湾画家第一个获得"优秀博士论文奖"的台湾画家第一个取得美术学博士学位的台湾山水画家两岸《新富春山居图》八大画家之一在台湾出生,受中华文化熏陶长大,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张大千晚年在台湾绘画艺术研究》论文取得美术学博士学位,并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优秀论文奖",同时赢得中央美院博导邵大箴教授极高的评价。这样的背景,使得白宗仁在两岸水墨画家之间显得独树一帜。2011年,两岸《新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只邀请了海峡两岸最具声望的8位艺术家共同参与,在这8位艺术家中,最年轻的一位是来自台湾的白宗仁。白宗仁俨然是绘画界的一颗"新星",是溥心畲、张大千和黄君壁3位艺坛泰斗的隔代传人,也是台湾在大陆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艺术研  相似文献   

5.
《时代潮》2000,(11)
庄小雷,1952年出生于艺术世家,曾拜著名山水画家何海霞先生为师。艺术的和煦熏陶,从艺的艰辛磨练,使其在绘画上的才华渐渐显露出来。1983年,他的作品参加巴黎的"中国青年画家展"、东京的"中日美术家联展"和北京举办的"八十年代展",其独特的画风享誉中外。成为北京画院专职画家之后,历年的中外联展和个展接踵而来,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中,他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中国画家的从艺道路。由于在画坛的影响和显著的艺术成就,庄小雷先生晋升为北京画院山水画创作室主任,并担任北京市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6.
葵园     
许江是一位艺术教育家、活动家、演说家,更是一位难得的通过文化思考形成绘画取向、又通过自己的绘画实验解决文化认识问题的"思想型"画家,尤擅油画。他的艺术成就代表了表现主义艺术在中国当今艺术界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十二岁的杭法基,现在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太白书画院的画家.他从事绘画二十余年来,在中国画艺术上,大胆探索,努力将西方的抽象艺术与东方的意象艺术相揉合.在创作中,他一边进行现代艺术的实验,一边又向传统艺术索取才智.正如他自己说的:"在传统中找现代,在现代中找东方的主张,导致我采用多种手段与方法进行探索的兴趣."此外,杭法基还是中国布贴画艺术的主要创造者之一,在开拓与发展工艺形式和绘画艺术的结合上,也有独特的贡献.杭法基的作品清新独特,力求"真情的自我流露".他认为"在艺术上,水到渠成的自然流淌才是可贵的真情".他的大幅中国画《啊,我想起古老的东方》,表现的便是对中华民族悠久  相似文献   

8.
《今日中国论坛》2008,(8):124-125
一位画家的具有文化底蕴的创意,富有奇思妙想的创作传奇,使人眼界一新。请看"艺术名家"栏目的《奇思妙想创新奇》。  相似文献   

9.
海上画坛,尽管画家纷纭众多,但用艺术评论者的眼光来看,真正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画家少之又少,可谓“凤毛麟角”。画家钟基明,既在山水画上有所建树,又以画虎见长,更是占据“猫王”荣誉,人称他是成功的三栖画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美术界素有"北齐南黄"之说。北齐指的是赫赫有名的一代画坛巨匠齐白石老人,南黄指的则是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黄宾虹。由此可见黄宾虹的艺术造诣和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行遍西欧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他乡异国,一位老者长髯飘拂,玄色长袍,高士帽悬挂双飘带,手执拐杖,脚蹬朝靴,古朴洒脱,这便是川剧舞台上的"张大千".张大千是著名的中国画画家,字爰,四川内江人.生于一八九九年,卒于一九八三年.他八十四岁的人生经历,曲折跌宕,丰富多彩.仅在"而立之年",他便和齐白石共享"南张北齐"的美誉.从一九四九年起,他定居海外,一改昔日画风,创造了中国画"泼墨泼彩"的艺术风格.在世界上又与毕加索有"东张西毕"之称.他还被纽约国立艺术学会公选为世界第一大画家.为纪念这位著名的画师,他的家乡内江市川剧团演出了现代川剧《张大千》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18)
<正>每一件艺术品,都是通过一定的对象表现出来的。郑板桥的竹,徐渭的葡萄,黄胄的鸡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奔马……这些无一例外地成就了他们的艺术。但若一个画家一直专心专注于某个常见题材,却也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这不仅需要画家穷通其形,还要照会其神,即画家对所画对象要有烂熟于心的观察研习,更要与所画之作有一种心意的沟通融  相似文献   

13.
杨挺的中国画,别具一格。重浓妆,不唯浓妆;重淡描,不唯淡描——是"浓妆淡抹总相宜",虚实之间见魅力。线条,是中国绘画的主要造型特征之一,是形成民族绘画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画家杨挺重线条,但不唯线条,点点线线恰到好处。他在《中国画线条艺术的魅力》论文中强调"线"的作用,同时又强调"线"的诗情韵味功力。确实,欣赏他的许多力作,我们不难发现画家笔下有了诸多美而新的形象后,情感阐述的线也做到了虚实之间见火候。品读杨挺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栩栩如生地欣赏到画家描绘的美景,并且从这些美景中确切感悟画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历来有"师古人、师造化"的传统.清末以来不少山水画家坚持文人画传统,众多的文人士大夫滋生了厌世和逃世心理,将绘画作为个人进行精神上自我调节的手段,没有了"师造化"的精神.20世纪提倡艺术面向生活、面向现实,亚明先生五十年代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外出写生的创举,不仅促使"新金陵画派"的诞生,成就了自己在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画在整体文化精神和笔墨艺术上的变革.此后,亚明先生多次出国访问写生,努力尝试使外国风情同中国画笔墨融合,又一次推进了中国山水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近读史国富的山水画作品和有关的文学资料,颇有快意,不由得想到"功力·眼力·魅力"这个题目。我觉得史国富的画是富于艺术魅力的,而究其原因,则在于两条:一是他具有丰厚的艺术功力,二是他还有善于发现美、提炼美的眼力。这几条看起来似乎并不高深,但当今画坛"三力"兼备的画家未必很多。  相似文献   

16.
朱彩梅 《思想战线》2013,39(1):139-140
美术馆是通过聚集艺术品而提供美的地方。走进美术馆,我们"看"呈现在眼前图景的色彩、线条、构图,赞叹作者可以如此这般地"看"世界并把这种"看"在画布上呈现出来。英国现代著名诗人威斯坦.休.奥登在其诗《美术馆》中,①就显示了超凡的审美眼光和敏锐的艺术把握能力。此诗以布鲁塞尔皇家美术馆所收藏的尼德兰文艺复兴大画家彼得.勃鲁盖尔的几幅名画为写作背景,诗人通过画作感知到了画家对苦难、悲剧的透彻了解,并且又用另外一种巧智、轻松的口吻,向读者揭示出了绘画作品的某种"意义",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诗行表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媒体广场     
《人民公安》2010,(4):5-5
<正>《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2月3日当推土机遇上艺术家因最新一轮朝阳区土地储备规划,占北京总数90%以上的艺术区身陷拆迁腾退困局,十余处艺术区被拆,数百名艺术家无处安身,中国最富影响力的艺术聚集地行将覆没。这是继圆明园"画家  相似文献   

18.
在云南的老一辈画家中,谢长辛先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为一位成就卓著的老画家,他以其精深的书画艺术造诣而蜚声海内外. 谢长辛,江西于都人,今年83岁,早年从师于老画家胡献雅教授,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青年时代的他携笔从戎参加革命,1950年随二野四兵团来到云南,创作了一批反映边疆民族生活的优秀作品,与江一波、梅肖青、齐熙耀、林德宏、谭百辛一起成为活跃于画坛的军旅画家.1955年他转业地方工作,从此在苍山洱海边定居下来.谢长辛长期从事电影宣传工作,同时精研书画、篆刻,上世纪60年代起与著名画家周霖、袁晓岑等交往,得到热情指点和教诲,艺术精进,得益匪浅.谢长辛擅长花鸟,精于篆刻也工书法,他的作品参加云南省历届美术书法作品展览,并入选"全国首届书法篆刻展"等全国性大展,还被送往海外参加国际文化交流.由于谢先生艺术修养较高,因而他的作品颇具书卷气.花甲以后他很注意在笔墨间锤炼一种传统人文主义的意韵,这在当代画家中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9.
马海雪 《当代广西》2013,(21):54-55
我读过众多画家的自传,也见过许多画家文人墨客,陶义美与其他画家不同之处就是在商品、市场经济决定艺术效果的年代,其作品仍然保持着真情和艺术的专属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画家张英,被称为"神"画家而闻名.这位六十四岁的老画家有一枝"神"笔,他笔下的人物呼之欲出,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同时,他擅长画"神",无论弥勒、观音、罗汉、或是各种神话人物,在他笔下,都是那么生动、传神.他所作的佛像、神像及古典人物画,深受旅居东南亚、日本的侨胞和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人所喜爱.我到张英的住所访问他时,有幸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