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随着世界历史的演进,多方的世界对话关系已被紧缩成东西方文化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方对话。这就是说世界业已濒临巴赫金所说的,“两种声音”这一“生命的最低条件”。不仅如此,对话双方的平等关系也正被文化帝国主义打破。于是,对于对话双方,尤其对于东方文化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强调“一种对话立场”具有十分迫切而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世界文化因没有对话关系而成为西方文化的独白,陷入孤立,并最终也“退化乃至死亡”。而要强调“一种对话立场”,“这不仅表现在辩论的内容中,而且表现在形式上,不仅表现在说些什么上面,也表现在怎样说,由谁说,在哪里说和为谁而说上面”。  相似文献   

2.
崔释予 《求索》2013,(10):161-163
复调叙事理论来自著名文论家巴赫金,巴氏复调叙事理论认为语言不是一种抽象的系统,它是一种附有意识形态的声音。这些声音相互作用则构成“复调”。因此,复调是一种“语言在各个社会阶层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的混合物。”每一种表达话语都被社会阶层语言影响,并独立地存在于艺术的对白之中。更进一步地,巴氏复调叙事理论还认为: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小说能彻底吸收这种复调多声性,这种复调多声性使得作品人物与作品受众保持相对的独立和自由,而且两者呈现出互为对话之关系。不仅如此,巴赫金的复调叙事理论也为小说艺术研究开辟出一条新航线,在众多批评家放弃对小说研究之时,巴氏对话理论对于揭示小说话语构建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坚 《传承》2010,(30):154-155
巴赫金思想启发了很多后来的学者和创作者,多个现代思想流派都追溯到巴赫金。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运用的复调小说理论,成为后世创作思想和批评理论的经典。复调理论是巴赫金早期作品中"外位性思想"在美学领域的发展。通过分析程抱一的个人经历和小说创作,印证巴赫金思想及其小说理论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佘向军 《求索》2011,(12):213-215
作为小说的重要叙事形态。复调由互不相融的各种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反讽指非直陈式的暗含否定和嘲讽意味的叙述。复调叙事结构中的空间并置形式与对话关系往往会呈现出反讽意味,复调式双声语中的讽拟体本身就是一种反讽类型。其差异在于,复调强调的是对话关系。反讽强调的是对照关系;复调强调作品中不存在统一的作者意识,反讽强调的是作者声音的隐秘性;复调赋予人物以具有独立价值的主体性,反讽叙事中的人物则是体现作家反讽性观照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对话自我理论受到詹姆斯主、客我理论和复调小说的启发,是复杂思维和动态发展观在自我领域中的表现。该理论认为自我是具有多个相对自主立场的自我空间,立场间具有对话关系,从而构成了复杂且高度动态的自我组织。该理论展现了自我的内部世界和自我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强调和突出了自我的动态性和功能性,为解释发展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以“残酷”著称的天才作家 ,在他对人性恶的焦虑与对基督的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中 ,表现出了一种以人为出发点的异变了的宗教———人道宗教。他认为人生而有罪 ,要忏悔自新 ,即“原罪”与“救赎”。人道与宗教使陀氏陷入了永远也挣脱不出的两难困境 ,这正是其悲剧所在  相似文献   

7.
身分感     
所谓身分感,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即“我是谁”。人对自己都有个自我评价,这里既有中正的“自分”、“自若”、“自尊”、“自重”、“自知之明”,也有自我肥胖的“自负”、“自命”、“自视”、“自恃”、“自是”、“自诩”、“自夸”等等,还有失去自信的“自馁”,以及适当表现风度的“自谦”。人们从一个人的这些“自我流露”里,多少可窥见他之为人。比如一个支部书记,本来是党的基层工作者,他却处处以“官”自居,动辄发号施令,口口声声“这些老百姓”如何如何,你说他是怎么认知自己的呢? 身分感,也是对“他人如何称呼自己”的一种敏感。那位支书,人家叫他“老王”,他装听不见,呼他“支  相似文献   

8.
生命(小说)     
1我是在15次特快列车上接到李丽电话的。“喂,李丽,你慢任说,沈放怎么了?”隆隆的火车声音使我的手机听起来有些费劲,加上李丽在电话里泣不成声,结结巴巴,听了半天,我也没听清。一会,火车在一个小站仔下来了,我才听清楚李丽哆哆啃咬的声音,“费弦,你快来吧,沈放吐血住院了。”“什么?”我耳边犹如响起一声惊雷,“昨天我们在一起还好好的呢,怎么……怎么说病就病呀!”李丽断断续续地说:“你不知道,费弦,沈放早就查出了胃癌,他不让我告诉单位,也不让我告诉你。从叨香港回归到国庆保卫,他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你说说…  相似文献   

9.
“集体叙述”这个概念来自女性主义学者兰瑟。她在《虚构的权威 :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一书中提出了“三种叙述声音”的观点 ,即“作者声音”、“个人声音”和“集体声音”。她解释说 :“我说的集体叙述声音指这样一种叙述行为 ,在其叙述过程中某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被赋予叙事权威 :这种叙事权威通过多方位、交互赋权的叙述声音 ,也通过某个获得群体明显授权的个人的声音在文本中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1 ]她的这个概念针对的就是女性和女性的特殊意识形态地位 ,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女性作家小说来说 ,这个理论也很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本文就是试图借用这个“集体叙述声音”的概念探讨中国近年来女性作家创作中的几个典型 ,分析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那天他拨通“青春热线”,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最近很颓废。”他的语气很沉重,听得出来,他不能接受自己的“颓废”,但又不知怎样从中自拔。交谈中他告诉我,他是去年从外地一所重点大学分配到北京某研究所的,来时对北京、对未来的工作都充满着希望。可是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他却感到特别的茫然和失望。研究所生活条件不好,待遇也不高。“我的课题组长,工作好多年了,一个月才拿1200。我真不知道自己干下去会怎么样。”我问他,是否喜欢自己的工作?他说,专业是对口的,可来了一个多月,也就是翻译点资料,工作不是特别紧张,也没感觉到什么乐趣。“我…  相似文献   

11.
温奉桥 《青年论坛》2004,(3):125-127
“政治意识”是理解王蒙的一把钥匙 ,也是王蒙小说的统一文化心态。无论是他的“反思”小说还是后来的“季节”系列小说 ,“政治意识”是一以贯之的。“政治意识”的独特性构成了王蒙小说的显著品格  相似文献   

12.
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龙迪勇 《思想战线》2005,31(6):102-109
长期以来,叙事学理论对时间问题关注较多,对空间问题着力甚少。在关于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空间形式”的探讨中,其“空间”非指日常生活经验中具体的物件或场所,而是一种抽象空间、知觉空间、“虚幻空间”。只有在完全弄清楚了小说的时间线索,并对整部小说的结构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这种“空间”才能在读者的意识中呈现出来。构成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要件是时间,或者说时间系列。小说的空间形式必须建立在时间逻辑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叙事的秩序;只有“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创造性结合,才是创作伟大小说的条件,也是未来小说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3.
男权文化中的女性悲剧——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苏童小说文本入手,细致分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苏童小说中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解读苏童小说中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可以看出苏童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反思,表现出可贵的对女性生存的探索精神。同时也可看出苏童小说中女性反抗意识的缺失,以及他在透视女性悲剧命运、反思男权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深夜12点左右,高经理如丧家之犬奔回自家的豪华住宅,慌慌张张地打开门,人已瘫软在地上。卧室的壁灯打开了,随即是妻子的声音:“是老高吗,怎么才回来。”高经理嘟哝了一句:“我喝多了。”晚宴他确实多喝了几杯,但此刻的他却异常清醒。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不停地在他眼前闪现。他撞了一个人,一个骑摩托车的夜行人,当时他连想都没想,便发动了桑塔纳的马达,在夜色的掩护下狂奔而去。他不能对妻子说,谁也不能说。肇事逃逸人命关天,一旦事发,等待他的将是什么结局,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好在妻子并没有追问下去,只是漫不经心地说:…  相似文献   

15.
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阳光心理有:尊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说:“尊重意味着能够按其本来面目看待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的个性和唯一性。”尊重就是承认一个人的唯一性,把他看作独一无二的个体。只有尊重他人,自己才能受到尊重。尊重首先来于自重,自重的人才会受到他人尊重,同时,也才会懂得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16.
“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这一命题被提出来以后,在青年中产生了各种反响,有人认为它是合理的,有人则认为它并不科学。本文也试图对其作一点分析。一、命题的含义“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这一命题的含义是:人的本质是自私的,都是主观“为自我”,没有主观“为别人”的,“客观为别人”是从“主观为自我”派生出来,“就象太阳发光,首先是自己生存运动的必然现象,照耀万物,不过是它派生的一种客观意义而已。”准确地说,这一命题应该改为“主观为自我,客观利他人。”其根据有三:首先,符合人的本性。“社会达尔文主  相似文献   

17.
屈明珍 《求索》2010,(1):113-114,140
西蒙娜·德·波伏瓦在自我与他人关系问题上的观点有一个转向:早期她在小说中表现的是两者关系的“冲突性”;后来在她的哲学论著中,她论证了自我与他人可以超越冲突,建构一种“相互性”的关系。正是这种转向使得波伏瓦在这一问题上突破了萨特的局限,显示了自身哲学上的创新能力,并为存在主义哲学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摘要:方法论上,民族志的难题之一,是自我无法从本体上变成他者,但若他者缺席,则会陷入自我唯主观论。它需尊重自我与他者差异,但不限于写差异,否则就只是猎奇。自我与他者皆不可缺,但若无互动,他者就是与自我无关的任意抽象,针对互动的自我反思更无从谈起。因此,不是他者、也非自我,唯因互动而情境性生发的、超出自我与他者的实践增量,才使得“做”民族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非公企业党建,“千人千面”,一家企业的成功经验,换到另一家企业,可能就不灵了:有人说,老板支持最重要,否则,工作没法开展。不少党务工作者对这句话深有感触。但是,也有人问,这个党组织是共产党的组织,还是企业的组织?即使在地下党时期,共产党到企业开展工作,可曾听说要老板首肯才行?有人说,围绕中心抓党建,否则,党组织无法生存。也有人问,这个中心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常听人说:“××这孩子呀,我看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你看他现在……。”还有人说:“从小看大,三岁到老”当时我倒觉得他们说的都正确,可是当我在政治课上学习了一些唯物辩证法原理后,才知道他们说的是不对的。“三岁”不能“看到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