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工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在城市,由城市现代化带来的城市社会管理重心下移以及“单位体制”的逐步瓦解,引发了城市社区建设的兴起。1991年国家提出“社区建设”的思路,强调政府减少干预,居民通过自助、互助和他助,发展社区服务,增加居民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步实现社区多元主体的共治局面。  相似文献   

2.
洪爱敏 《民主》2012,(8):13-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单位制”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汇聚到城市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集中到社区,社区日益成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支撑点,成为整个社会和谐安定团结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专家点评     
哈尔滨市香坊区从解决社区居民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建立社区民主协商委员会,促进了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值得研究推广。 一是社区民主协商委员会畅通了群众诉求反映渠道。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新载体。民主协商变以往的由党委政府到居民“单向连接”,为居民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诉求建议的“双向互动”,可以让群众充分表达意愿和行使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4.
谭银花 《学理论》2010,(23):119-120
社区工作的缺位无疑是“南平惨案”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以“南平惨案”为切入点,分析社区工作专业化的必要性,即是建立一种长效的社会安全机制的需要,是促进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整合社区资源解决居民问题的需要,是重建社区团结互助文化价值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河北迁安市在社区中深入开展“特色社区”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新型文明社区。居民过上了“安全放心、优美舒心、方便称心、互助热心、人人开心”的现代社区生活,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社区治理与建设的内生性路径,基于社区的共同体属性,研究提出“社区情绪”这一概念并就此讨论,可得出相关治理策略。社区情绪是指一定时期内社区居民的共享性心理体验,它源于社区居民所具有的共性互依的社区生活需要,通过居民间交往互动,经由情绪反应、情绪推理、情绪循环与强化等一系列心理过程而生成,为促进居民的社区认同提供了必要的情绪基础。从社区情绪的视角可以看到:一方面,居民基于对社区情绪的感受和理解,可通过情绪选择与表达推进社区参与,共享社区情绪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社区管理者基于对社区情绪的内涵与形成机制的把握,可通过制定社区情绪指标及其监测,关注与回应社区居民的现实需要,增强社区认同与凝聚力,疏导与培育社区情绪,引导正向社区情绪,化解消极社区情绪,从而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居民参与在社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目前社区发展中居民参与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建立规范化的程序和内容、完善参与机制,挖掘社区资源、提高社区服务专业化程度,以社区自治为核心、加强社区管理机构权力的合法性,进一步探索简政放权的新模式、理顺条块关系,以人为本、完善社区服务等扩大居民参与社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主》2016,(11)
正作为一名民进会员和人大代表,我经常深入社区,参加送温暖、解民忧活动。每年"七一"和春节都要深入到社区最基层,走访慰问孤老、残疾、困难党员、重病家庭等特困户,并积极救助西部地区困难儿童,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在繁忙工作之余,我主动响应建设美丽天津号召,积极参加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为了切实满足社区居民法律服务需求,多次深入社区开展法律咨询  相似文献   

9.
静安寺街道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辖居委会12个,居民1.5万多户,约4.6万人。社区内科研、文化、教育单位较多,居民呈"三多一高"的特点,即知识分子多、侨眷侨胞多、知名人士多,居民知识层次高。1997年,我们利用社区内教育、文化、体育等资源,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融思想教育、文化科普、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社区学校。8年多,约有万余人次参加学习。社区学校不仅为居民学科学、学技术、学知识提供了场所,而且成为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0.
唐生智一生充满争议:他信佛,却又在战场上浴血,有“佛教将军”之称;他几度起兵反蒋,也几度帮助蒋介石作战;他是力主抗击日寇的南京保卫战最高指挥官,却又仓促弃城撤退,没能避免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文革”时期,唐生智遭受冲击,宁死不愿“揭发”贺龙等老干部,又是一段传奇。唐生智的二儿子唐仁理现为香港居民,为我们讲述了他眼中的父亲唐生智。  相似文献   

11.
康健街道是在80年代中期建设、以居民住宅区为主的社区。自2004年4月1日新区划调整后,康健街道面积从原来的2.48平方公里扩大到4.07平方公里,新增居民1.5万尸、2.3万人口。目前,“新康健”已建成的风格各异的居民小区达到61个,常住居民3.5万户,7.6万人口。1999年9月25日,江泽民主席在视察康健街道康乐小区时指出:“社区党建,大有可为”、“社区党建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就会有生命力”。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这一指示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从社区居民的利益和需求出发,把社区党建与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紧密结…  相似文献   

12.
韩全永 《党政论坛》2008,(20):59-59
2008年6月28日,民政部确认,杭州市上城区1949年10月产生的“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是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由此,在中国居民自治的里程表上又有了一个清晰的新“节点”,也为社区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坚标,  相似文献   

13.
孙燕 《民主》2011,(5):48-48
成都市政府近日发布消息称,成都市将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住房保障制度,让居住在成都农村的住房困难居民可以跟城里人一样.享受政府的住房保障援助。保障方式有两种,一是政府给钱,由困难户自主租房:二是政府提供廉租房,困难户住房缴租金,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共同体的自治理念与现代宪政理论的发展是社区自治的理论与思想基础。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指导下的社区选举、社区财务、社区管理服务是社区自治组织自治性的具体体现。社区建设的发展对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能力的提高成为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完善与改进社区选举制度提高社区居民自主推举社区管理的能力,同时,提高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财务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以及加强居民委员会的自身建设,是推动社区自治组织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厚金 《党政论坛》2009,(11):27-28
现代意义上的社区管理应该是组织全方位的社区公共服务,通过建立社区居民与单位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实现对社区公共空间的管理,逐步实现社区公共事业目标的过程。大都市社区建设的理想模式应当是政府指导性管理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的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徐建新同志是康健社区原长兴坊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一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一位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1996年从上海化工工程设备厂调入康健街道从事社区工作,先后任东樱花园、长兴坊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2004年11月因患癌症经医治无效,于2006年2月2日病逝,终年53岁。在社区工作期间,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他埋头苦干、辛勤耕耘,带领社区党员群众,先后把工作过的两个小区创建成市级文明小区;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朴实感人的行动,凝聚身边的党员群众,树文…  相似文献   

17.
文明楼事牌     
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金墩社区地处闹市区,是旧城改造出的新社区。社区有居民住宅楼83幢,大型欧式市民广场1处,居民2620户9715人。社区有一口百年老水井,不少城改回迁的居民习惯在井台上淘米、洗菜,日子久了,常常是菜叶碎物撒满井台,污水横流,成为新社区的一块污点。2000年,在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下,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居民一合计,在每  相似文献   

18.
由北京市大兴区林校路街道工委主办的社区邻里节,已经走过八个年头。贯穿全年、形式多样的邻里节活动,为社区居民、辖区单位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放飞梦想的舞台,成为广受党员群众欢迎的一项品牌文化活动,也成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区文化的有效载体。2013年,该街道以"美丽中国梦幸福邻里情"为主题,紧紧围绕践行中国梦和"北京精神",深化"五有五提倡"工程,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和谐你我他,温馨千万家,相识、相知、相助"社区邻里节活动。5月30日,街道第八届社区邻里节暨居民原创节目大赛正式启动,从17个社区选拔出的10个节目进入决赛。社区居民表演了单弦《邻里和谐喜事多》、配乐诗朗诵《我的梦,美丽中国梦》、情景剧《美丽社区》等节目,所有节目都由居民自编自演,从不同视角诠释了身边的新发展、新变化,表达了社区居民对中国梦的深刻理解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现将北京市政研会推荐的此次大赛一等奖《美丽中国梦和谐邻里情》音乐快板词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05,(9):25-26
居民自治,就是广大社区居民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自觉参与各项自治活动,推动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最终实现社区的事务社区办。居民自治的目的,是使居民群众的社区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根本利益得到有效的实现和维护。  相似文献   

20.
邹辉明 《学理论》2009,(18):75-76
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核心要素。笔者从当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之现状入手,在推进和谐社区进程中,就增强城市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对策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