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会博览》2005,(4):11-11
福建省南平中院日前对被告人陈凯等21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作出一审判决,以组织卖淫罪判处陈凯死刑。  相似文献   

2.
马益飞 《法制博览》2013,(6):167-168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因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在中国大陆快速的滋生和蔓延,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引起了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及其证据的收集和认定进行研究,为正确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犯罪集团的界限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对有效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日益猖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利益格局会进一步调整,加之国际上黑社会组织对我国境内的渗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现在,新的发展趋势已初露端倪,其中之一就是黑社会性质组织不断向青少年这个群体蔓延,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在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中越来越大,青少年,无论从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还是从社会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意义上讲,都是一个具有特殊研究意义、需要特殊保障的群体。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给青少年以更多特殊的保护,使青少年免受或少受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犯罪的毒害,无疑成为了我们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一是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称呼不规范。目前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极少有对黑社会、黑社会性质组织、黑恶势力、恶势力等词进行严格区分和界定的,多数人都是相互混用,特别是在报纸上发表的一些文章,甚至把恶势力与黑社会看成同义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概念的混乱。2000年末及2001年年产初,南京大学的蔡少卿教授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宋浩波教授相继接受媒体采访,各自发表对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看法,然而,同是研究中国当代黑社会性质组织,蔡教授坚持中国已经出现了黑社会组织,而宋教授则持相反的观点。事实上,对两位专家的论述作一比较,我们可…  相似文献   

5.
程诚 《法制博览》2013,(2):90-91
有组织犯罪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毒瘤,在各个国家之中都普遍存在,其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其存在的一种形式,近几年其在我国的发展趋势直线上升,有向黑社会组织犯罪转变的趋势,因其对社会的安定有巨大的危害,所以必须对其重视,深入研究它,防止其向黑社会组织的转变,对其深入分析才能达到目的。从经济、文化和政治三方面来分析重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6.
随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向经济、政治领域的不断渗透,少数地方官员由袒护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首领发展到公开半公开地组织、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成为不折不扣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老大。这种转变为“黑老大”意味着官员的腐败的目标正在由贪图享受转变为积累个人资本,预示着反腐道路将更艰难。  相似文献   

7.
近日,湖北省宜城市公安局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一举打掉刘安立、刘德全两个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现已查明,自1995年以来,刘安立,刘德富两个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在3省10余县市,采取持枪械等暴力手段,实施杀人、伤害、绑架勒索、寻衅滋事、开设赌场、诈骗、暴力讨债等犯罪活动,作案80余起,致死1人,重伤多人,非法敛财数百万元。笔者通过对这两个犯罪组织的分析,谈谈带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论析黑社会性质犯罪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日益猖獗,带黑社会性质的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新趋势。本文阐述了黑社会性质组织影响腐蚀青少年的基本态势和发展特点,分析了青少年群体易被影响腐蚀的原因,并就如何预防黑社会性质组织腐蚀青少年及如何预防青少年涉黑犯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黑恶势力犯罪"主要包含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犯罪".其中,恶势力犯罪作为"扫黑除恶"中的典型犯罪类型,虽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雏形,但是其已具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目前,恶势力与黑社会性质组织不同,其并非单独罪名,仅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出现恶势力与黑社会性质组织难以区分的问题,这些都不利于精准打...  相似文献   

10.
“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远未结束。以“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学界和实践部门对黑社会性质组织、黑社会组织及其犯罪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惟这些文章多长于理论阐述,对全国破获的各种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章则略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成为当前危害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带黑社会性质的卖淫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 (一)对卖淫活动的组织控制 在我国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卖淫违法犯罪活动已不仅仅是暗娼的单枪匹马的行为了,而是已经成为有组织行为,卖淫违法犯罪活动出现了受到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  相似文献   

13.
早在1985年,联合国第七届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的与会代表就一致认为:“过份都市化下的经济越发展,犯罪率也就越高,而犯罪的增长与发展,使得庞大的黑社会势力的形成成为可能.”处于急速变革中的中国社会,由于某些气候和土壤的因缘际会,被称作“都市之癌”的黑社会的部分因子,已悄然侵入我们原本健壮的肌体,且以并不缓慢的速度在扩散.忧思录从近几年我国警方破获的众多重大刑事犯罪案证实,某些地方的犯罪团伙和流氓恶势力带有黑社会性质,其特点为:1.有稳定的犯罪组织.结伙作案,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一些团伙组织日趋严密,带有封建行帮色彩.九十年代初期,广东省中山市一些不法之徒,模仿港澳黑社会组织,喝酒跪拜结盟,选出帮主,排定座次,订立帮规,设立帮标,划定地盘,组成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飞鹰帮”.  相似文献   

14.
"黑社会"这个词汇,建国之后近50年,人们极少言及,似乎它根本不可能存在。直到1997年,《刑法》才以法律形式承认中国大陆存在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而黑恶势力的膨胀,在今天,已成为人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河南省,广州市近来不约而同地宣称破获了当地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这两个黑社会团伙,竟都是从当地的批发市场搞打打杀杀起家。河南的宋氏黑帮已有10年的历史,并有"公司化"的趋势:广州今年5月破获的简醒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集团,是"广州警方迄今为止所打掉的规模最庞大,武器装备数量最多,犯罪种类最齐全,对社会危害最严重的一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集团",而且竟然已配备冲锋枪等武器。具体地观察和解剖这些"社会毒瘤"的长大过程,有利于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我们注意到,黑社会问题不仅是治安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治本之策不在于运动式的专项扫荡,更在于清洁中国的政治土壤,提倡健康的社会自主力量,保证公共权力对黑社会进行遏制而非合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一个干净社会的实现。--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地域分布、寄生于市场、组织结构、作案方式和编织关系网等五大特点,分析了失控群体的存在、管理者缺位、制度缺失和立法不完善等三大原因,提出了正确认识黑社会性质组织本质特征和对社会的危害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法律法规及建立专门打黑机构等对策思考,并对某些理念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是一个有特殊内涵的概念。2000年以来,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犯罪重新抬头,黑社会组织数量越来越多,虽然单个组织的平均成员数连年下降,但参加黑社会的总人数居高不下。黑社会组织在大城市及城郊地区数量畸高,在大城市与城郊参与严重暴力犯罪比例大幅增加,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美国各地与联邦政府采取了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应对措施。但关键在于提升社会满足人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蔡少卿教授指出,根据保守估计,中国黑社会的成员达到100万人,如果以每个黑社会组织人数为20人计算的话,将是5万个组织。从分布上来看,分散在近3000个县市之中,密集的程度可想而知。更何况100万还是一个保守的估算。从黑社会影响的人口范围来看,由于黑社会的种种恐怖的手段,对社会的恶性影响,可想而知对一般民众的震慑力范围有多大。闻黑色变是人之常情。可以估算的是,如果基于100万黑社会分子存在的话,其影响的人群将是千万计。生活在黑社会的阴影之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传说,叙拉古国王在其属下的座椅上,悬挂了一柄随时都会掉下来的宝剑,这就是传说中有名的“达摩克利斯剑”。如果说,现在,这柄锋利的剑已悬挂在香港黑社会组织的头上,随时随刻都在揪扯着黑社会头子们的神经,那是再恰当不过的比喻了。这柄剑,就是中国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日期——一九九七年。提起黑社会,香港人无不谈虎色变。它的堂口众多,历史久远,据香港警方的统计资料,目前香港约有黑社会堂口三十多个,什么三合会、十四K、和胜和、新义安、竹联帮等等,名称五花八门。其中三合会,是香港最大的黑社会组织之一。在香港五百多万人口中,黑社会分子就有十二万,  相似文献   

19.
当代台湾黑社会问题初探孔萍萍*在台湾,黑社会组织又称黑道。根据1996年12月台湾“立法院”通过的《组织犯罪防治条例》,“台湾黑社会组织”具体是指三人或三人以上,有内部管理结构,以犯罪为宗旨或以其成员从事犯罪活动,具有集团性、常习性、胁迫性或暴力性的...  相似文献   

20.
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团伙犯罪的大幅度增加,有组织犯罪日趋发展,其犯罪活动日益严重。如何认识和对付有组织犯罪,成了犯罪学研讨中的重要课题。对此,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早已作了研究探讨。1997年修订的我国刑法,对有组织犯罪作了规定,它包括了境内的,境外的;社会上的,国家机关内部的各个方面,对犯罪的构成和惩罚均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我们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有力武器。但有些人的理解有片面性,认为根据上述条文,我国目前境内只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而没有真正的黑社会组织,笔者认为,法律和社会学是有区别的.从法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