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层干部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要多读一点书,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少一点俗气和霸气,多一点书卷气。笔者说的书卷气,就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专业技术知识、组织才能,具有德才兼备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可以从待人处事、言谈举止中就能看到。富有书卷气的基层干部,总给人一种彬彬有礼,镇定自若,豁达大度,满腹经纶的感觉。反之,则给人说话粗鲁、心浮气躁、独断专行、没有教养的粗俗感。其中原因,与知识匮乏、修养欠缺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李平 《求贤》2010,(3):35-35
有这样一则寓言颇发人深省.说是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高度过低.并且决定将笼子高度由原来的10公尺加高到20公尺。结果第二天管理员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了.于是又决定将高度加高到30公尺。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部跑到外面.管理员们开始变得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  相似文献   

3.
姜学魁 《实践》2014,(3):38-38
<正>"树茂靠根基,国运看基层"。基层干部的工作,是支撑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关系百姓福祉,体现执政水平,展现党的形象,是密切党与群众之间联系的"桥头堡"。而提到基层干部,大部分人的反应却是:"工作很惬意吧?生活很轻松吧?工资福利待遇很好吧?"等想象。当前,基层百姓却是"百个姓百条心",基层事务更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不仅涉及"五位一体"建设的各领域,而且承担几乎所有直接面对群众纷繁复杂的工作,往往出力不讨好,经常受"夹板气","白加  相似文献   

4.
基层干部作为“全天候”型干部,时刻奋战在基层一线。大到国家政策的宣传落实,小到街坊邻里的鸡毛蒜皮,党员干部在与群众打交道时要善用“望闻问切”。  相似文献   

5.
基层干部是惠民政策的“代办员”。是群众矛盾的“调解员”,是和谐社会的“助推员”,所从事工作虽繁杂琐碎但举足轻重。不少基层干部在处理低保、社保、征地拆迁等涉及利益纠纷的问题时,容易被利益受损方误读,造成“上级不满意、同级不配合、群众不认可”的状况。因此,要当好一名基层干部,.心须紧扣群众脉搏,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在服务群众中赢取支持和信任。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15):50-50
要下基层、体民情、解民意。农村基层干部要了解所处一方百姓的生存环境、生活现状,首先必须迈开步子、沉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村舍民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走访,想法子、探路子,积极为地区发展建设寻找突破点。要通过与基层群众面对面的交流,了解群众疾苦,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  相似文献   

7.
基层干部本来就工作在基层,按说没有深入基层可言,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仅就乡村干部来说,是否深入村组、农户开展工作的问题就属此类。相对而言,各级都有自己的基层,同样有着要不要深入和如何深入的问题。目前,在基层干部中不愿下基层有种种表现:有的认为身在基层,对各种情况了如指掌,不需要亲临实际便可运筹帷幄。凡事心里想想,嘴上讲讲,便可以过去;有的把下基层看成是过“苦日子”,不如“家”里舒服,怕吃苦;有的一心图“高就”,整天迎来送往围着上级领导转,无心更无暇顾及基层工作;有的对实际工作外行,怕在基层闹笑话,干脆不去;还有的紧端…  相似文献   

8.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任务。党的基层干部又是党的作风建设的直接体现者,其作风如何,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的形象至关重要。联系近年来农村工作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作风方面的实际,笔者认为,作为乡村两级干部在转变作风方面,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解决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对每个人来讲,一切幸福同样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作为基层干部,只有把辛苦劳动、务实苦干融在工作当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创造幸福。在工作中,我们要力戒摇摆、躲事、作秀和不讲政治的“四不”原则。不摇摆,做个有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10.
乡、村、组三级干部如何宣传、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增收保稳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首先要过好“三关“。一、过好政策法律关我乡某村曾发生这样一件事:在该村建校过程中,由于资金紧缺,村党支部、村委会集体研究,在原来已经审批采伐部分树木做门窗之后,集体“挑担子“,再将本村林场树木采伐20方,将木材变卖,购回水泥预制板,将学校建成。然而,“实事“办了不久,县林业公安分局立案查处该村委会无证采伐森林,对该村集体和  相似文献   

11.
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作为基层干部,工作中应该做到坚持“四个重在”,当好“五种角色”,奋力开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报载,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党委书记刘银昌,当乡官一干就是35年。虽然如今荣誉多了,名气大了,可依然“乡气”十足,他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喜怒哀乐,完完全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处处透露出一股浓浓的“乡”味和纯朴的“乡”情。时光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刘银昌的乡土味在一些人看来,似乎与时代、与“现代”干部有些格格不入。那么他何以一以贯之乐此不疲呢?刘银昌有他的道理:一是经常下乡,遇山爬坡,逢河趟水,或指导生产,或参加劳动,只有草鞋最适用方便;二是天天跟农民打交道,若是西装革履,上坡下岭怕崴脚不…  相似文献   

13.
基层干部带兵管兵的难点在于"育人"。管理育人是部队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带兵人必须真心投入、潜心研究、不断提高的一门重要功课。管理之道千变万化,育人之法千计万谋,面对当前青年官兵思想行为习惯呈现的新特点,需要基层带兵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重点提高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14.
梅占春 《求贤》2006,(8):8-9
笔者通过对全区信访工作的调查了解到,过去群众主要是反映干部作风问题,现在是反映土地问题、经济问题比较集中,这表明群众关注的焦点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干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调整群众工作的重点,学会运用“讲理、讲法、讲情、讲策略”的“四讲”新式思想武器.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从方法上要科学灵活,从感情上要真正投入,努力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从而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牢抓住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赢得人民支持和拥护。乡镇干部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生活在群众当中,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的具体执行者,肩负着服务基层群众的重任,这就要求乡镇干部必须爱民为民。  相似文献   

16.
<正>不久前,某乡镇征用农田修路,在政府未进行"两公告""一登记"的情况下,笔者的一位农民朋友15年前投资20多万元承包的村集体7亩荒滩现已开发成精养鱼池,在未得到政府一分钱的鱼塘资产补偿时,却被强征修了路。农民朋友请来律师,带着依法评估的"精养鱼池资产评估报告",找到一位负责协调修路补偿的镇政府干部反映问题。没想到,听完朋友的情况反  相似文献   

17.
欧阳锋 《学习导报》2013,(10):26-26
“忠诚、担当、求是、图强”,这八个字表述的“湖南精神”既传承了湖湘文化厚重的底蕴与底气,又彰显了湘人砥砺奋进的自觉与自信。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为端正党风政风率先垂范。为此,宜章今年开展“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带头表率学习实践活动,以基层干部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创一流,建设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8.
电化教育手段新、形式新、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是党员教育的现代化手段。如何充分发挥电化教育在党员教育中的作用,邛崃市委组织部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邛崃市党员电化教育的机构、网络日臻完善,设备较为齐全,电教队伍不断壮大,基层的播放、收看逐渐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在党员教育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播放、收看的电教片,绝大多数是外地的,尽管有教育意义,但与本乡本土的实际结合就显得不够了,如果电化教育仅仅是播放、收看外地的片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14):56-57
一项关于基层干部形象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社会对其存在普遍误读,超过六成的基层干部认为他们的形象被“污名化”了。那么,这个群体遭遇被“污名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不可否认,在网络时代,在自媒体时代,有些网友发布基层相关信息,表达对基层干部的看法,会出现简单化、片面化或者夸大化。但是,网络本身也有自净功能,把基层官员“污名化”原因简单推给网络舆论不理性,有失公允。事实上,基层官员暴露出的太多问题,本身就严重恶化了官民关系,损害到基层干部的形象。虽然说这种现象有时只是“个别基层干部的贪腐行为”,属于“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11,(10):57-57
据8月11日的《浙江日报》报道,陪会、陪吃,还要陪玩。如此“三陪”,在一些地方成为基层干部沉重的包袱和无言的烦恼。“上面领导一来检查工作,就要开会,有时真是分身乏术啊。”沿海城市某县建设局局长林宏感叹道。一天参加三四个会议,对他来说并不是新鲜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