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案件资料 某年3月,昆明市某小区一房间内发现一名女性死者。经现场勘查,在涉案玻璃瓶外壁上提取到指印1枚。将提取到的现场指印置于马蹄镜下观察,发现该枚指印反映出部份中心纹线,且整体纹线清楚、连贯,具备比对条件(见图1)。  相似文献   

2.
汪凯 《刑事技术》2003,(Z1):34-34
2002年11月25日凌晨,武汉市汉阳区一出租车司机被杀,现场勘查发现出租车内后排右侧座位扶手上有一枚汗潜指印。该扶手为浅灰色塑料,表面较粗糙,指印遗留处微有弧度。指印为汗潜指印,侧光观察隐约可见,但与背景客体之间反差极弱。拍摄方法:在暗室内采用小偏角定向反射配光检验(偏角控制在5°左右),通过取景器观察并调整光源位置,至最佳效果后拍照固定,提取到一枚反差良好,具备鉴定条件的指印(图1、2)。配光原理:扶手表面粗糙,呈漫反射性质。指印纹线物质相对光滑,呈混合反射性质,而混合反射光在与入射角相等的反射角方向上强度最大。因此,指…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渗透性客体上的潜在汗液指印,紫外发光显现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无损的方法。但是对同一枚指印,可能因为其遗留的时间不同,紫外发光显现有不同的显现效果,遗留时间较短,显现的效果可能好点,遗留时间较长,显现效果可能较差或者不能显现。本实验以笔记本纸上的潜在汗液指印(皮脂型潜在汗液指印)为样本,采用紫外发光显现技术测试能够显现潜在汗液指印遗留的最长时间。本实验中,笔记本纸上的潜在汗液指印分别放置1、7、40天,然后采用紫外发光显现技术显现指印,得到不同的显图1紫外发光显现技术装置示意图2实验步骤(1)将拍摄所需器材准备…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案件的现场和检验工作中,经常遇到罪犯或当事人留在黑白照片上的陈旧性汗液指印。这类指印由于受照片上影像的干扰,采用侧光拍照效果不十分理想(图1)。1991年4月,某市发生一起碎尸案,提取被害人柳×生前留在照片上的陈旧性无色汗液指印,采用垂直光拍照,效果较为理想,消除了照片上影像的干扰,为检验鉴定创造了条件(图2)。  相似文献   

5.
2002年8月28日,某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经现场勘查,在卧室柜门上发现了两枚潜血指印,确定为案犯所留。指印客体为棕红色油漆,白光下只能隐约观察到几根纹线。采用氨基黑10B对指印进行染色处理,因缺乏适用分色和光致荧光照相设备,我们尝试使用紫外系统进行提取获得成功(见图1),并据此认定犯罪嫌疑人。实验器材为法国“雷神”紫外系统,254nm带宽滤光片,短波紫外灯,黑白全色片。实验方法:调整光源的角度及距离观察到最佳效果(约45°角)后拍照,光圈f/8,包围曝光,常规程序冲洗。紫外反射技术提取氨基黑处理后血指印,纹线呈亮调,背景呈暗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高仿真制模伪造指印的识别方法.方法 选取多个印泥指印作为母版,分别采用曝光法制作指模,将母版指印与对应的伪造指印进行整体比较及显微比较.结果 伪造指印较母版指印尺寸存在差异、纹线略变粗、纹线间隔略变小、细节特征易黏连、细小痕迹及细微特征不反映或反映不全、单根纹线的墨迹分布平实且缺少细微漏白等.结论 识别伪造指...  相似文献   

7.
1案件资料1980年2月23日,湖北省某军分区教导队枪械库发生一起盗窃案,犯罪嫌疑人分别在枪械库和弹药库盗走“五四式”制式手枪3支,驳壳枪2支,7.62mm制式子弹900余发,手榴弹9枚。现场勘查中分别在被移动过的“五六”式冲锋枪柄上及被丢弃在现场手榴弹的保险盖上照相提取犯罪指印两枚(见图1、2)以下分别称为1号、2号现场指印。2检验2.1计算机自动识别检索2003年3月19日,技术人员对上述现场两枚指纹在指纹库进行常规的检索时,发现连某(男,1961年生,下岗工人,2002年连的十指捺印样本被采集入库)的左手环指和左手拇指印分别与现场2号和1号指印排…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Fe_(3)O_(4)纳米颗粒为核,以Tb-BTC为壳,制备核壳结构的Fe_(3)O_(4)@Tb-BTC纳米粉末,并基于此磁性纳米材料建立粉末显现潜指印的方法。方法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对合成的Fe_(3)O_(4)@Tb-BTC进行表征,并探究其性质。使用该材料对渗透性客体、非渗透性客体、半渗透性客体上的皮脂指印进行显现,探究了对遗留时间为1、3、5、7d的皮脂指印和连续捺印5次的皮脂指印的显现效果,并与普通磁性荧光粉末进行了对比。结果制备的Fe_(3)O_(4)@Tb-BTC纳米粉末尺寸均一、性质稳定,对多种客体上皮脂指印具有良好的显现效果,且基本不受指印遗留时间、遗留皮脂量的限制。显现后的指印在254nm紫外光激发下释放出明亮的绿色荧光,显现效果强于普通磁性荧光粉末。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显现各种客体上的皮脂指印,极大提高指印的对比度,降低背景客体的干扰,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当前,检验借据、契约等票据上指印的案件较多,笔者在受理一起经济纠纷民事案时,发现票据上的指印为彩色(红色)复印指印,是当事人曾在其他票据上捺印过的指纹,被转印于这张借据上.因此,在检验鉴定时应特别注意区别彩色复印指印.通过制作若干枚实验样本进行实验,现将区别复印指印与捺印指印的检验方法介绍如下:1 纸张上有无翘起的纸纤维 将复印指印与捺印指印分别置于立体显微镜下观察,复印指印处的纸张没有纸纤维翘起;而捺印指印多为印油印泥等形成,有一定的液体性质,因此,捺印指印处有较多纸纤维翘起.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公安厅指纹中心在2000年初一起指纹鉴定中发现2枚畸形联指指印(见图1、2)。据调查系同一人的左、右手指中、环联指指印,经查阅大量指纹资料未见报道。笔者以为,在同一人身上同时在双手出现此情况实属罕见,是否与某种遗传病因有关有待考查。图1左手指中、环联指第一指节乳突线形态;图2右手指中、环联指第一指节乳突线形态图1,1枚完整左手指中、环联指第一指节乳突线形态。指印左侧为1右倾箕形纹,在箕头顶部上方纹线汇聚形成1倒三角;右侧为1长形螺旋斗形纹,纹型左侧与右箕相连未出现“三角”点,同时指印左、右两侧最边处各有1三角出现。…  相似文献   

11.
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正确对指印进行定位十分重要,否则就有可能使该破的案子石沉大海。 1990年1~10月,我县某镇连续发生作案手法相同的盗窃案件21起。我们在9月20日某厂财会供销股现金被盗现场提取了3枚清晰的并列指印。从指印遗留的位置看可以认定是罪犯撬锁时所留。勘查过程中我们根据留下的并列指印中间指最高,左边指次之,右边指最低(见图)而将指印依次定为左食、中、环指印。之后我们反复多次  相似文献   

12.
2004年8月15日凌晨1时许,某渔村饭店发生一起杀人案,两名犯罪分子踹门入室持刀实施抢劫,并杀死饭店老板夫妻两人。经现场勘查,在房间内提取带有血迹电话机一部,在电话机的听筒背面发现一枚不均匀粘有血迹的血潜混合指印。电话听筒是暗蓝灰色的塑料材质,背面为光滑的弧凸面,指印纹线为部分血迹、部分潜血,给拍摄提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此,笔者运用技术室现有的尼康D100数码相机加60mm1∶1微距镜头,先在翻拍室分别用小型面光源(245mm×150mm观片器)和多波段光源经纸面反射,进行小偏角定向反射和暗视场观察拍摄,指印的整体纹线效果均不够理…  相似文献   

13.
特殊客体上的潜指印,一般采用特种光(红外光、紫外光)照射进行提取.用该方法处理一些潜指印灰雾度大,且操作不方便.1997年8月29日,我市城区一游戏室被盗,盗走电脑板及现金总价值二万余元.现场遗留一新的大力钳,上有新鲜汗液指印,经涂荧光粉用SPECTRUM9000型多波段光源(美国产)照射,拍摄提取,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1993年11月25日,本市某单位汽车配件仓库被盗。现场勘查中,在案犯出入口处窗玻璃上发现两枚无色汗液指印。 现场指印经铝粉显现后未显出。提取留有指印的玻璃,置于放大机上直接将指印放大。由于反差太弱,除1枚指印三角部位出现三、四根纹线外,中心花纹及四周纹线均未反映出来。后采用“哈气法”,将指印加湿后,再将“502”滴在滤纸上  相似文献   

15.
悬浮液法显现潜在指印的研究(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悬浮液法适用于潮湿客体表面上潜指印的显现。对于暗色客体表面上的指印,二硫化钼或四氧化三铁悬浮液法显出的指印为灰色或黑色,反差太小而不适用。本文提出的氧化锌(或碳酸锌)、ΦK8π-03(或硼钒酸钇铕)荧光粉悬浮液法选用的悬浮物质为白色或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荧光,可弥补暗色客体上二硫化钼或四氧化三铁悬浮液法显现指印反差较弱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1994年8月6日凌晨,我县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犯罪分子盗走皮箱弃之野外,并将原装现金的白色半透明塑料袋扔在皮箱内,经用“502”熏显,汗潜指印纹线被熏显出,但反差极其微弱,在用照相的方法提取这枚指印时,用自然散射光、侧光、侧透光等方法拍摄,反差效果均不理想,后用垂直透射光法拍摄,得到了纹线清晰、白底黑线、较为理想的指印照片(见图)。  相似文献   

17.
1993年4月28日,某市轻工机械厂家属院发生一起特大杀人案件。退休工人吴××夫妇在自家室内被害。现场勘查在《明星明模》画报封面上发现一枚微量血痕指印,分析为犯罪分子所留。指印遗留在画报光滑封面的黑色背景上,在自然光下45°角观察、暗室内垂直配光垂直观察,可见片断纹线,反差微弱。经多角度多方法配光拍照,效果不佳;后改用短波紫外荧光照相,拍出了浅色背景、深色纹线、反差较高具备鉴定条件的指印图像(见照片)。  相似文献   

18.
捺印形成的指印特征差异,是指在捺印过程中形成的指印与指纹之间中心花纹、三角、细节特征等特征的类型、形态、数量、位置、方向以及特征存在与否的变化,属非本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差异是通过三面捺印指印、正面捺印指印、现场指印之间的相互比较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9.
潜在指印是目视不可见的指印反映形象,纸张上潜在指印的显现效果受造型主体及作用力大小、纸张状态及媒介物差异、遗留时间及环境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为获取理想稳定的纸张潜在指印显现效果,必须在充分了解检材特性的前提条件下,选择与之适配的显现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先作无损显现,再选择破坏性相对较轻的有损法,最后才是可能改变检材原有理化特性的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0月17日,常州天宁分局送检杀人案现场指印11枚,接到指印后,根据送检方提供的情况,将现场指印分别编为1~11号。并首先对1号较完整的左拇指印进行检索,设定好指位、纹型、中心半径、中心角度后在其中心及右侧选取稳定特征12个,用比对一、比对二进行了检索,未发现相同指印,接着对2号指印进行检索,在其中心上端选取9个细节特征用比对一进行检索,结果排名第一位的4104003619号左食指印与2号指印完全相同。取出4104003619号十指卡用放大镜将卡片上的左拇指印与1号指印进行比对,结果认定(见图1、2)。系统检索1号指印时为什么没有将3619号检出,随后采用比对一、比对二反复做了比对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