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傅文园 《知识产权》2003,13(5):54-56
一、商标相似侵权的理论基础所谓商标相似侵权,是指在相同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近似的商标,或在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而构成的商标侵权。商标相似侵权主要有三层含义:(1)在相同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商标;(2)在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3)在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商标。为什么商标法要规定商标相似侵权行为呢?其中的原由,笔者认为,并不是因为在表面上,他人的商标在外观、读音或观念上与商标权人之商标相近,或者他人的商品/服务与商标权人的商标所使用的商品/服务…  相似文献   

2.
商业标记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商业标记的涵义及其法律特征 商业标记泛指用来标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文字和图形。商业标记一般附着于商品外形或运用在广告宣传中。其目的是将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其它企业的产品或眼务。这种“识别”功能有助于企业推销其产品或服务,并帮助消费者在同类竞争产品或服务中作出选择。商标,包括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是一种最主要和使用最普遍的商业标记,我国商标法是制定最早的知识产权法,有关商标权的法律保护已不是新课题。故而,本文将要讨论的“商业标记”不直接涉及商标,而侧重于其它商业标记以及它们与商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描述性商标是以描述商品或服务特点的词汇构成的商标。描述性商标在未获得第二含义之前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一方面是基于其先天的显著性不足,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描述性词汇应以相关公众心目中该词汇与特定商品之间的关系作为判断依据,采取“字典含义标准”、“想象力标准”、“竞争者需要标准”和“类似产品使用标准”。描述性词汇的组成和变体是否让相关消费者产生了足以区别于原描述性词汇的印象,是认定描述性商标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4.
商标,是用来区分同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的标记,在当代商品化的世界里,商品名目繁多,生产厂家甚众,在众多的同类商品或服务中,要显示出自身商品的特性,就必须借助商标这一手段,使之与其他厂家的产品相区分,所谓商标是指商品的生产者(包括制造、加工、拣选)和经营者在商品或商品的包装、容器上使用显著特征的文字、图形或线条及其组合形式,用以区别自己的商品与他人生产或经营的同类商品的标记。在国外,商标一词,英文称为“交易标志”(TradeMark);德文称为“商品标志”(Warenzeichen);法文则称为“制造贩卖标志”(marque de fab-rique oude commerce)。各国的称谓虽各有差异,但是都是指在商品交易中所使用的用以区分不同生产者同种商品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商标的异化与异化的商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商标理论认为,作为区别于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商标具有信息性、显著性和依附性三个特征,并从而构成了传统商标的本质──附属于商品或劳务的排他性权威印记。但是,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一体化,尤其是后工业社会带来的整个世界工业生产、销售、消费的一体化,已经使商品世界独立出来,商品这个带有人类文明进步印迹的名词已不再为生产经营者所专有,它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顾客)影响市场发展和工业文明进步的工具。商标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日益脱离其原有属性日渐从商品的统治中独立出来。商标不再仅仅是商品和商业服务的附属物,…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驰名商标认定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如果说商标是一种具有识别和表彰之双重属性的商业标识的话,那么突显在驰名商标身上则更多的是其表彰企业的功能.驰名商标,顾名思义,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人们选择驰名商标,不仅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识别商标从而毫不费力地辨别商品或服务的来源,而且更多的是基于他们对蕴涵在商品或服务中的企业良好商誉的信任.  相似文献   

7.
商标显著性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显著性之比较研究殷召良刘志苏商标是区别不同企业的相同或近似的产品或服务的标志。商标的这种区别功能有助于商标所有人销售其产品或提供其服务,有助于消费者在相同或近似的产品或服务间进行选择。要发挥商标的这种区别功能,就要求商标必须具有显著性。商标的显著...  相似文献   

8.
欧盟商标反淡化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商标反淡化理论起源于欧洲,欧盟(欧共体)1在统一和协调各成员国商标立法时.继受了该理论.《欧共体商标条例》第9条规定:"1.共同体商标应赋予商标所有人以下专用权:商标所有人有权禁止任何第三方未经许可在贸易过程中:……(c)将任何与共同体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使用在与共同体商标注册的商品或服务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如果共同体商标在共同体内享有声誉,且该标志的使用将无正当理由地利用或损害该共同体商标的显著特征或声誉."  相似文献   

9.
马翔  李术杰 《中国律师》2010,(11):15-17
1927年,美国学者弗兰克·谢克特教授提出不同于传统混淆理论的反淡化理论。其在《商标保护的理论基础》一文中指出:“在所有这些案件中,必须结合商标的功能,才能测算真正的损害。这种损害表现在.由于被使用在非竞争的商品上,商标或名称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逐渐削弱或降低。商标越是显著或独特,给公众的印象就越深,防止公众心目中代表惟一、独特的商标形象’被削弱或消失的需要就越强烈。”该文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谢克特教授也因此获得了“淡化理论之父”的尊称。  相似文献   

10.
商标评估中的法律问题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宏 《知识产权》2002,12(1):28-33
商标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生产经营者在其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使用的由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构成的,具有显著性特征,便于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专用标记。 商标的基本功能在于增强商品的可识别性,表示商品的质量,从这个角度看,商标本身并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但是,一旦它所标明的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