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1991,(4)
越南地处中南半岛东部,面积约32.9万平方公里,东面和南面临海,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其大陆架附近和内陆广大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但由于30多年的战争,其石油资源一直未能得以有效开发,越南长期依赖中国、苏联等国提供的石油产品来满足能源需求。1975年越南全国统一以后,因其侵柬战争而使西方诸石油公司相继中止了与越南的合作,越南的石油勘探与开采  相似文献   

2.
在没有制空权就难有制海权的今天,东盟各国大力加强空军建设。现将东盟部分国家空军战机的徽标介绍如下: 菲律宾的“蓝边双翅翼” 菲律宾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靠美国援助才真正建立,主要战斗机中队有两个,第六中队使用“虎鳖”F—5A/B,第七中队使用F—8H“十字军”式,驻扎国家北部的基地并构成国家主要防御力量,目前已装备42架作战飞机,近百架武装直升机和各种飞行中队18个。两种战斗机类型就F—5来说在机头(F-8则沿机身中间)标有PHILAIR-FORCE(菲律宾空军)字样,国家标志标在机身、左翼上和右…  相似文献   

3.
“幻影”2000-5型战斗机为法国达索·布雷盖飞机公司1986年在幻影2000C/E型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新一代战斗轰炸机.1990年10月研制成功.该型机功能较全,既可用于高空拦截作战,也可用于对地(舰)攻击.作战中可同时追踪8个目标,攻击4个目标.1992年台湾向法国订购了60架该型机,将装备空军第2联队,以取代现役的F—104型机.  相似文献   

4.
当前,东南亚各国空军的装备以五六十年代苏式作战飞机为主,这远不能满足现代战争和东盟迫切参与国际事务的需要,但金融危机的“余震”又使各国空军现代化处处制肘。因此,东南亚各国作战飞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竟相购买新型作战飞机的趋势以外,对现役作战飞机进行改进改型也是该地区空军现代化的一个特点。 东南亚各国中,空军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就是马来西亚。它声称为了对付因与该国有领土争端而引起的可能挑战,必须使空军力量比“现在强大得多和有效得多”,因而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购买与改进改型作战飞机。目前,马来西亚皇家空…  相似文献   

5.
韩东 《东南亚纵横》2001,(11):32-32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越南逐步加快其海军现代化建设,希望在南中国海保持其已占领上,在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维护其在南中国海的既得利益。 1987年,越南海军总兵力达5.5万人,其中舰艇部队1.5万人,陆战、守备部队2.6万人。装备各型舰船300多艘,总吨位约7.3万吨,其中作战舰艇100多艘,两栖舰艇80多艘,辅助舰船160多艘;飞机20多架,水陆两栖坦克120多辆;飞航式岸舰导弹12枚。 越南海军舰艇装备主要有三个来源:中国援助,前苏联援助,收缴美、伪军舰艇。1975年5月在解放南方的战役中…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中越关系的变化出人意料,两国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就从肝胆相照的兄弟变为不共戴天的敌人,促成这一剧变的诸多因素中,苏联因素不容忽视。苏联对第三世界政策的调整,导致其对越南政策的变化,在越南问题上由超然的脱身态度变为积极援助,中苏两国关于援越问题产生矛盾,越南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推行有利于自身的倾向性政策,越南在中苏两国关系的天平上倒向了苏联一边。与此同时,苏联调整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政策,中苏关系破裂,从而影响中美关系走向,中美和解对中越关系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两国关系交恶,矛盾冲突愈演愈烈,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中越处于全面紧张和严重对立状态,两国关系产生戏剧性变化。总之,苏联的全球性进攻战略政策对此期中越关系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1991年1月31日,越苏两国间达成一项新的经济协定。由于该协定大幅度地削减了苏联给予越南这个在亚洲最大盟国的援助及信贷数额,因此势必会对越南的经济产生极大影响。多年来,苏联一直以极为优惠的价格向越南提供诸如石油产品、化肥、钢铁和棉花之类的战略经济物资,而且还以苏联卢布为结算单位。苏联方面采取的这些措施使越南获益非浅;对处于风雨飘遥之中的越南经济来讲犹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1992,(1)
80年代以来,随着越南石油的发现和开采,越南的石油工业开始发展。一些国际石油问题专家认为,2000年以后,越南不但会成为亚洲的石油出口国,而且在世界石油出口国中也会占有一席之地。 本世纪30年代,法国殖民者就曾在越南寻找油气资源。60年代,一些西方石油公司曾对越南南方一些地区进行勘探,先后发现了33个海底油田矿区。1980年7月,越南与苏联签订了联合开发越南南部“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的协定,开始进行勘探工作。经过几年的开发,越南已经开始生产石油。石油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9.
1999年10月1日,共和国五十周年庆典进入高潮。上午11时零5分,受阅飞机由一架大型轰炸机和8架轻型歼击机组成的三角形编队震耳欲聋般飞过天安门。紧随其后,9个空中梯队组成的强大机群,在为庆典受阅部队压阵的第二炮兵4个战略方队驶进天安门广场的同时,鱼贯超低空呼啸而来。  这一扬我国威军威的世纪大阅兵空中分列式场景,至今令每位华夏儿女过目不忘。然而最引为自豪的,却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由他成功研制的飞行员亚热带、热带丛林跳伞必备的蛇伤救生药品,目前已装备空军,并随受阅飞机一同翱翔蓝天。  他,就是有“蛇王”…  相似文献   

10.
越南停战后,越南与苏联的外交 (一)越南在苏联外交上的地位: 考察越南在苏联外交上所处的地位,必须从与它关系密切的苏联的对美政策、对华政策,意识形态政策等方面来考虑,关于这些方面上文已颇为详尽地论述过,现概括如下: (1)到目前为止苏联把支援越南作为它重要的外交课题而大肆渲染(如苏共第二十三大和二十四大决议等等)。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陆、海军各自装备一些飞机,航空兵部队尚未成为独立的军种。1954年,日本正式建立空军(即航空自卫队)。经过42年的建设和发展,日本空军不仅已成为一支装备精良的空中力量,而且攻防兼备并正向具有远程进攻作战能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几年来,越南空军的飞行人员队伍经过几次更迭和扩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笔者据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认为今天越南新一代的飞行员与老一代的飞行员相比,主要有以下的特点。一、军政素质有所下降过去,越南空军飞行员大多从陆军部队中挑选,他们经过严格的军事生活锻炼,其中不  相似文献   

13.
1980年开始,越南陆续向苏联和东欧国家出口劳务。9年来,一共向这些国家输出了20多万劳工。如今,由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不景气,加上这些国家政局发生变化,因此,越南劳工的境况也就今不如昔。工作、待遇和生活在苏联和东欧国家,越南劳工大多数被安排在生产条件比较差的单  相似文献   

14.
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宣布独立。当时苏联由于全力以赴地与美国争夺欧洲,无暇顾及印支。至1950年1月,苏联才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建立外交关系。三十年来,苏联和越南的经济贸易以及苏联对越南的援助,是随着苏联的对外政策的调整、改变而有所不同,是根据有利于与美国争夺世界  相似文献   

15.
越南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革新开放的新时期 ,随着国内政治与社会经济政策的变革而不断调整和重构其外交战略。先是10年调整 ,越南外交奉行“增加朋友 ,减少敌人”的政策 ,到1995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基本实现了“开放、多样化、多边化”的目标。从1996年越共八大开始对外交战略在新的较大的空间进行了重新构建 ,2001年初召开的越共九大确定了越南外交的新战略。一、越南外交战略的逐步调整胡志明逝世后 ,越南曾一度实行一边倒向苏联的外交战略 ,并维持其印支三国特殊关系。1980年召开的越共五大集中体现了其一…  相似文献   

16.
今天,苏联对亚洲构成唯一最大的威胁。由于苏联同中国(可能还同日本)直接发生冲突,或是由于它正在支持其盟国越南推行使局势不稳的政策,苏联是一个最可能把这一地区拖入一场世界大战的超级大国。苏联是唯一积极进行扩张的超级大国,它显然正在准备利用它在印度支那取得的立足点来在这一地区扩张势力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东欧风云变幻和苏联解体的国际形势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越南,能否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经过几年来的改革,其社会经济是否已摆脱危机?也就是说,越南近期国内的政治与经济形势如何?本文拟对这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一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8.
1978年底,越南发动侵柬战争以后,许多国家纷纷撤销、冻结对越南的援助,这对于向来依赖外援的越南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1981年以后,苏联和经互会其他成员国减少了对越的无偿援助,而代之以贸  相似文献   

19.
一、对外贸易 1977年外贸回顾在进口方面,苏联(三亿八千六百六十万美元)和日本(一亿七千六百二十万美元)是越南的主要供应国。在出口方面,这两个国家也是主要的购买国,它们从越南购买的货物分别价值一亿八千三百万美元和七千二百四十万美元。回顾越南1977年的对外贸易,从实质来看,值得注意的几点是:从香港的进口大幅度增长(84.1%);从苏联  相似文献   

20.
六十年代末,由于中苏边界爆发武装冲突,以及尼克松新政府采取最初步骤从越南解脱,促使苏联开始加紧在亚洲进行外交活动,同时还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水域非常引人注目地炫耀其海军力量。这立即引起了世界公众的注意。从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的情况,高级官员的互访、贸易的交流、苏联陆海空军事力量在这一地区的部署——总之,几乎按各种传统的标准来衡量,苏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得多地参与亚洲的事务。但是,所有这些活动却很少给苏联带来实际的利益。事实并不象西方许多观察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