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代表,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媒介载体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以新媒体为载体,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打造教育网络平台、更新教育引导方式等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人为本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必有之使命。以人为本的理论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突出强调受教育者的最大利益,把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准确把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在政治引导上坚持“灌输”,在教育原则上突出“六个结合”,在教育实践上凸显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潜隐性、渗透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重视提升教师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水平,运用好校内资源、争取社会资源、协调家庭资源、注重网络资源,多渠道地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其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同等重要,都不可忽视。高校积极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缩短其就业的“社会适应期”。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更应该通过“美化”校园硬件环境、创新校园制度环境、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人文环境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特殊作用,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适应力。.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代表,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媒介载体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以新媒体为载体,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打造教育网络平台、更新教育引导方式等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潜隐性、渗透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重视提升教师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水平,运用好校内资源、争取社会资源、协调家庭资源、注重网络资源,多渠道地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准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之中,具有与社会生活的亲缘性、形式上的非正规性、实践中的灵活性等多种特点.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是随意的,不是非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仍然需要遵循党性原则、尊重差异、深入持久、整体推进等实践准绳.  相似文献   

8.
李佳悦 《世纪桥》2022,(9):81-83
当前,大部分高校正积极探索隐性教育的开展形式和途径,但仍存在对隐性教育重视度较低的问题。课堂教学显隐比例不协调、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未能有效发挥是其具体表现。教师不习惯采用隐性教育方式进行教学、高校相关人员对实践活动的隐性教育功能重视度不够、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开发力度有待提高是此问题之所以存在的主要原因。为此,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大对隐性教育的应用力度;要优化实践活动过程,运用实践体验隐性教育方法;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隐性教育"因其具有教育方法多样、教育方式自然隐蔽、教育效果显著等特征,而为欧美国家所普遍采用。因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注重教学中的隐性教育,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实践课时、善于利用各种隐性教育形式、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正规实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必须要有良策予以应对化解。研究发现,实行"显""隐"教育一体化打造"四级"组织管理机构,能"合理"地构建施教的组织管理体系;依靠"显""隐"教育结合进行借力挖潜,可化解施教基本条件保障上现实需要与客观难以满足的矛盾;移植嫁接矩阵方法,可克服施教效果检测评估"难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潜隐性、渗透性、有效性和自主性等特点,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开发和应用。文章探析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功能、优势,提出了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办法路径。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处置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社会生活中两个不同性质的存在,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两者是互为联系、相互作用的,不仅需要共同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而且在人本位的实践中可以有效解决各自面临的难题。政府部门只有恪尽职守、尊重民意、依法办事,充分实践"以人为本",才能促成两者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3.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徐安鑫  何义圣 《求实》2008,47(2):85-88
隐性教育是指隐藏教育目的,通过将教育性因素渗透到教育对象日常接触的环境、文化、网络、娱乐、舆论、制度、管理、服务等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教育载体之中,引导教育对象主要经由非认知心理获得教育性经验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隐性教育的作用机理和方式主要是着眼无意识接受,视听熏陶育人;着眼情感相容.需求服务育人;着眼意志强化,行为反馈育人.隐性教育具有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即强化自我教育功能、拓展合力育人功能、促进全面发展功能和实现显隐配合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以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价值和现实迫切性入手,梳理了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隐性课程"的发展脉络,深入阐明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并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教育内容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角度出发,论述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揭示了其在教育中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根源。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结构模式、方法、内容和目标、领域等诸方面全面实现创新,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定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存在,不是一种可以随便加以套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类型.把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不在于把握其实践形式,知其"形";而在于把握其实践理念,懂其"神"."系统育德""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应该加以彰显的基本理念,把握这些理念是推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以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价值和现实迫切性入手,梳理了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隐性课程的发展脉络,深入阐明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并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教育内容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角度出发,论述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揭示了其在教育中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8.
纪颖  杨以勒 《世纪桥》2024,(1):118-120
东北抗联精神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继承和弘扬的红色基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东北抗联精神具有“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丰富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东北抗联精神,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合理利用新兴媒介及网络资源等多种路径,与时俱进学习和宣传东北抗联精神,使其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在大学生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迟返校的特殊时期,要想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就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模式,通过加强网络思想引领、开展网上志愿服务、细化网课学业指导、注重网络人文关怀等方式,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线上堡垒,传播大学生战疫的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用活用好网络教育资源,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王佳 《世纪桥》2024,(4):105-108
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省内外文教机构及其知识分子一万余人为躲避战火,迁驻四川宜宾南溪李庄,在抗战后方坚持治学传薪,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形成了特有的李庄抗战文化,为赓续中华文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李庄抗战文化蕴含的精神意蕴为基点,分析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进而提出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构建专业素养过硬的师资队伍、通过社会实践开辟第二教学课堂等实践路径,将李庄抗战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体系、全过程、全链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