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程"黄陂历史遗迹及民间传说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众所周知,程颢、程颐籍贯河南洛阳,但湖北黄陂却有许多二程遗迹,如双凤亭、鲁台山、流矢湖、二程祠、花柳前川、理趣林等等。原来二程夫子从诞生至成年都在湖北黄陂!确切地说,两位先哲是地道的黄陂人。  相似文献   

2.
经过考证甄别可以确定,程颢于北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程颐于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出生于淮南西路黄州黄陂县(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具体地点就是当时建在黄陂县城草庙巷尉厅里的思贤堂,即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文教巷内。湖北及黄陂的二程历史文化遗存,应当成为二程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和二程文化开发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3.
位于武汉北大门的黄陂,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双重作用,文化源远流长,高潮迭起,拥有三大传统文化资源,一是殷商盘龙文化,二是汉唐木兰文化,三是北宋二程文化。这三种文化刚柔相济,意旨深远,成为黄陂人文的独特精神资源,也是推动黄陂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程颢、程颐与周敦颐的学术师承关系 ,后世学者多有不同看法。应当说 ,二程从周子处学得援佛会儒 ,悟得佛学 ,从而创造出新儒学即理学。然而 ,二程援佛 ,似乎更多的是辟佛 ,二程从对佛学的攻辟中 ,创造和阐发了自己的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湖北留下了许多千古传唱的红色故事,可歌可泣的红色遗迹,永垂不朽的红色精神,形成了数量多、分布广泛;品质高、主题鲜明;多样化、互补性强的红色资源特色。然而,这些资源还处在浅层次的开发阶段,其利用效率较低。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加速发展红色产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湖北文化强省及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需要政府支持,精心谋划,引领文化建设的走向。通过制度创新,保障红色产业高起点;通过思路创新,拓展红色市场繁荣;通过资源整合,提升红色产品内涵;通过科技创新,形成红色文化新业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红色产业科学发展;重视人才培养,推动红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裴高才 《世纪行》2014,(3):40-43
<正>在湖北民间,尤其是在武汉地区街头巷尾人,常常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敲着我的耳鼓:"尖黄陂,狡孝感,又尖又狡是汉川。"笔者在撰述《无陂不成镇》与《孝义感动中国》期间,通过查阅史书、方志,走访地方史专家与民间艺人,发现上面那句话是对黄孝人的曲解。其实,这句话的原意是:"尖黄陂,绞孝感,又尖又绞是汉川。"或"尖黄陂,佼孝感,又尖又佼是汉川"。"尖黄陂,绞孝感"的含义湖北黄陂拥有3600年的城市文明史,在2230年的置县史(其中以黄陂为名1500年)中,以黄孝河、府河、  相似文献   

7.
裴高才 《世纪行》2009,(2):37-41
湖北黄陂拥有3500年的城市文明史和2230年的置县史,于百年来,黄陂人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素有“无陂不成镇”的美誉。那么,“无陂不成镇”到底是什么含义.这一文化风景线又有什么特点呢?  相似文献   

8.
湖北武汉湖泗话和黄陂话的阴去在音值方面有一些特殊性:湖泗话阴去字读为两个音段,黄陂话阴去调尾很高,且韵尾有紧喉现象。从历史音韵的角度看,这种方言现象可能是上古到中古声调演变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湖北传统医药文化的历史资源丰富,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北医药文化,在医药理论、医疗制度、临床成就、文献传播、杰出医家等方面成绩斐然。对待湖北优秀的医药文化资源,我们应当立足"古为今用"的原则,客观、科学地继承文化传统,多元化地利用和发掘医药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严昌洪 《世纪行》2009,(8):47-48
《无陂不成镇》是裴高才、王凤霞的新著。讲述的是黄陂的人文问题,说白点就是介绍黄陂的人物与文化。 作为武汉人,我们会广泛地接触到黄陂人和黄陂文化。拿我来说,同学、朋友、同事、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中就不乏黄陂人.像武汉图书馆的徐明庭老先生、小蓝鲸的董事长刘国梁先生、我的同事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南生教授……他们都有着黄陂人的精明干练。成就了一番事业,为武汉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是黄陂人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1.
黄锂 《湖北宣传》2006,(9):27-27
武汉市黄陂区委、区政府在全面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利用自身丰厚资源,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黄陂模式。”  相似文献   

12.
唐瑾 《世纪行》2007,(2):9-9
湖北文化走出去的两个层面走向全国,产生国内影响。这是湖北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步。一方面,越是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越容易走出湖北。应大力挖掘湖北文化的细腻韵味和深度内涵,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湖北有这方面的优势资源,如神农架梆鼓、土家族撒叶尔嗬、武昌首义文化等。  相似文献   

13.
"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湖北崛起最高难题在于人文环境建设问题.湖北人文环境建设要从湖北历史人文资源出发,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走"以历史人文资源为载体"的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14.
李丽  山水 《群众》2012,(4):85-85
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的湖北,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正迎来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相似文献   

15.
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湖北在中部全面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既是先进文化的根本载体,又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具有投入少、周期短、产出率高、带动力强的特点。湖北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发展文化产业是湖北在中部实现全面崛起的必然要求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裴高才 《世纪行》2015,(1):39-43
<正>按语:2014年10月,湖北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同辛亥革命研究会、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天津市湖北商会,黎黄陂研究会、黎黄陂文化博物馆等单位,在武昌举行黎元洪15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并文物展。2014年9月17日是黎氏参加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纪念日。作为黎黄陂研究会理事长,作者裴高才结合著述《首义大都督黎元洪》等,寻访海峡两岸知情人士,查阅海内外原始档案,力图对黎元洪从他最初报考北洋水师学堂,继而与中外名师结下情谊,直到他亲历甲  相似文献   

17.
湖北民族地区生物资源丰富,自然生态优美,文化具有特色,但经济和社会相对落后。应利用好绿色资源,进行科技、经济开发,处理好生态建设、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并注意特色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立足湖北实际 建设文化强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的文化建设主要表现为“四个较大”和“四个不足”。一是文化建设增长幅度较大,消费潜力空间大,但文化产出能力不足。二是文化改革的力度较大,但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比较严重,改革不足。三是文化资源存量较大,但文化资源的结构有待调整,文化的整体优势不足。四是投入力度较大,但文化发展投资渠道单一,文化投资严重不足。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深化对湖北文化省情的认识,找准合适的战略定位,确立正确的战略思路,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如何突破资源瓶颈,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是推进湖北"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黄石、潜江、大冶、钟祥四市抢抓被国家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的机遇,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全方位转型,实现了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跨越。借鉴四个试点城市的转型经验,促进全省其他地区突破资源瓶颈,及早预见谋划,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湖北发展的又一次"弯道超越",是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涵和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推进湖北西部山区绿色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西部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拥有极为丰富且开发潜力巨大的绿色资源。要大力推进湖北西部山区绿色资源产业化开发,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加长加粗产业链,加大政府扶持与招商引资力度,加速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本存量积累,加强标准化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