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玩忽职守罪追诉时效的起点应该如何确定?这个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却又往往容易被忽视,以致造成误解。是以玩忽职守行为发生之日作为追诉时效的起点,还是以玩忽职守行为产生社会危害结果的时间作为追诉时效的起点,结果将大不一样。笔者结合办理的一则案件,试谈玩忽职守罪追诉时效起点应如何计算,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近日公开披露了一份《检察机关立案查处事故背后渎职犯罪情况报告》。该《报告》以近两年来高检院介入调查和查处渎职案件的数据为基础,对矿难背后存在的渎职犯罪进行了专项调查分析。《报告》认为,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往往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职务犯罪相关联,职务犯罪是造成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们对河北省1987年以来的玩忽职守大要案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购销活动中玩忽职守案最为突出,购销活动领域,已成为当前玩忽职守犯罪的重灾区。 一 从河北省检察机关近几年来查处此类案件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法学》1989,(6)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职责规定,不履行职责义务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玩忽职守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日益突出。由于玩忽职守案件牵涉到多种因素、多个环节,往往与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偏差交织在一起,在认定玩忽职守罪中存在分歧。本文拟就争论较大的犯罪主体及其罪过形式两个方面,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5.
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玩忽职守罪必须在客观上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有无重大损失,是构成本罪与非罪的主要界限。所谓重大损失,依照有关规定,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人身伤亡;二是直接经济损失;三是造成恶劣影响等。由此可见,直接经济损失是构成玩忽职守罪客观方面的主要内容,又是认定玩忽职守罪的主要依据。在此意义上,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是否妥当,就成了认定玩忽职守案件性质和情节的关键一环。从办理的多数玩忽职守案件看,计算直接经济损失比较简单容易,且少有争议。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案件是发生在签定购销、借款等经济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设备故障与维护、防静电、动火作业、执行操作规程等几个方面引起的爆炸和火灾进行分析,制定对应的防护措施。提出了以做好设备维护保养、防静电处理、做好防火设计及安全装置、落实动火作业措施及强化安全培训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控,消除油气储运过程中引起的爆炸和火灾,以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 当前,玩忽职守犯罪有增无减,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对玩忽职守犯罪的危害性认识不清。有些人往往以“动机良好”、“工作失误”等理由为玩忽职守者开脱罪责,使案件得不到应有的处理。二是法律监督职能没有很好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往往注重立法工作而对人民代表、人民群众控告、检举国家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违法渎职行为重视不够,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也不全面、不具体,执行起来阻力大、困难多。三是党内不正之风与个别腐败现象的干扰。由于此类案件涉及国家公职人员,  相似文献   

8.
渎职的代价     
1997年3月,湖北省石首市人民检察院在查办该市国债办主任晏转运、副主任成东斌挪用公款、玩忽职守案件中,发现市财政局局长高庆善、市财政局纪委书记谭德林,在市国债办进入武汉证券交易中心进行证券交易过程中,涉嫌渎职犯罪,由此牵出了一件特大玩忽职守案。  相似文献   

9.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11,(15):53-53
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组向常委会作报告时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对食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监管不到位。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出于对维护稳定的错误认识.以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指标等原因.对食品安全事件不能及时严肃查处.对违法犯罪行为不能有力打击.个别监管部门和人员甚至玩忽职守.致使有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有机可乘并铤而走险。肆意制售不安全食品并流向市场。  相似文献   

10.
<正>选题来源|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案件类型|失火罪电焊作业,绝对算得上是一项技术活儿。从事这项工作的,应是具备专业资质的电焊工人。一旦电焊人员操作不规范或违规违章作业,极易引发事故。男子张某在没有电焊证的情况下,心存侥幸无证作业,最终引发火灾酿成大错。  相似文献   

11.
金融系统玩忽职守案件的侦查策略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法纪检察处近几年,我省金融系统玩忽职守案件发案率逐年上升,给国家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维护金融秩序,保障国家资金正常投放和回收,已经成为检察机关一项迫在...  相似文献   

12.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订后的刑法第九章“读职罪”第三百九十七条,除保留了原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玩忽职守罪的规定外,还根据司法实践,在该条中增加了滥用职权罪,并对因河私舞弊,犯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的,单独规定了较重的刑罚。在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对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犯罪构成,两罪的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的区别以及两罪的异同等等,常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不一致。玩忽职守罪和滥用职权罪,均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读职犯罪,是人民检察院今后重点查办的案件,弄清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区分两罪的犯罪构成,对于检察机关准确适…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刑法实施之前,原刑法和司法实践对渎职罪的范围和界定并不十分清晰,往往把玩忽职守罪视为典型的渎职犯罪。如原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往检察机关在查办这类案件时,多认为过失犯罪是玩忽职守罪区别其他职务犯罪的一大特点。刑法修订后,对渎职犯罪设立专章,使之明确化、系统化,同时对犯罪构成的要求作了较大的修改。但在司法实践中,还有一些办案人员坚持认为玩忽职守等渎职犯罪是过失犯罪,因而在查办渎职犯罪案件时,或对变化了的渎职犯罪不敢…  相似文献   

14.
基本案情 2006年5月,某县人民检察院渎检科以本县卫生局医政科科长王某涉嫌玩忽职守罪对其进行立案侦查。由于案件涉及一乡镇卫生院院长徐某,故检察机关对徐某一并立案侦查。同年8月1日,该县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指控王某犯玩忽职守罪、徐某犯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本罪除了犯罪主体须为国家工作人员外,一是主观方面须由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过失所造成。就是说,出于故意的不构成此罪,与职务无关的过失也不构成此罪;二是客观方面须有玩忽职守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后果,必须是对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一般的损失不能以玩忽职守罪论处。根据上述特征,我们对贵州省一九八四年以来,检察机  相似文献   

16.
所谓商贸活动中的玩忽职守罪是指发生在商贸领域(如购销、外贸、信贷、财会等)中的公务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其所在经济组织重大经济损失的行为。它不同于一般管理活动方面的玩忽职守行为,其表现形式:(1)造成的损失为经济损失,而非人身伤亡或非财产性利益损失(如政治利益);(2)发生在商业贸易领域而不包括一般的生产、安全、行政、执法管理;(3)受害人一般是行为人所在的经济组织。由于商贸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玩忽职守罪的认定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特对此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法学》1989,(6)
近几年来,玩忽职守犯罪案件和其他经济犯罪案件一样急剧增加,造成经济损失的数额也大得惊人,在往一宗案件造成的损失多达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可是,严重的情况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种犯罪属于职务上的犯罪,与工作上的失误表现形式相同,尤其商品贸易方面,盈亏在所难免,就使发生在其中的玩忽职守犯罪行为得以混淆和掩盖,甚至得到人们的同情。由于人们认识的角度和理解的程度不同,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腐败作风的影响,使这类犯罪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增加了困难和阻力。本文试图对在国营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经商活动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情况,结合犯罪构成理论,探索玩忽职守犯罪的认定和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过失犯罪案件中行为人的自动投案往往不明显。如重大责任事故案、玩忽职守案中,造成损失大,后果无法掩盖。事故发生后,行为人负有责任向有关机关报告情况,对这种情况很难判断是否是自动投案。另外,有些行政法规规定,出现重大交通事故后,肇事者必须及时抢救受害人,保护现场、主动投案。这是履行法定义务,不存在自首不自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施行的《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了涉嫌渎职犯罪立案标准的诸种情形,将玩忽职守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环境监管失职案、商检失职案、动植物检疫失职案等几种过失渎职犯罪案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立案起点规定为30万元。 《规定》试行一年半以来,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这几种过失渎职罪案的情况看,除查办玩忽职守案有一定成效外,对其他几种过失渎职案立案侦查的微乎其微。究其原因,除了少数办案人员对查办新型渎职罪案的业务水平不相适应外,更主要的是《规定》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立案标准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太大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因非法行医致人死亡进而追究卫生监督员玩忽职守罪的事件屡屡发生。本文结合案例,从犯罪构成的角度分析此类案件的过失、危害行为、因果关系、主体的认定,从中找寻此类案件的辩护要点,避免在辩护中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