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办案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错列当事人的情况:有的把共同诉讼人当作第三人,有的又把第三人作为共同诉讼人。怎样才能把共同诉讼人和第三人区别开来呢?下面谈点认识和体会。首先,从两者的概念和特点上加以区别。我们知道,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是同一种类的,人民法院必须或者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称为共同诉讼。共同诉讼人则是在共同诉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为达诉讼便捷、经济之目的,各国民事诉讼立法都确立了共同诉讼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47条也对这一制度作了概要的规定。该条第1款明释:“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这一制度的确立,使得人民法院能够利用一个诉讼程序来解决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的同一案件(通过必要的共同诉讼)和同种  相似文献   

3.
诉讼第三人的概念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仅是指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还包括诉讼中的第三人。所谓第三人,是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中,虽然原来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但由于与原诉的诉讼标的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而主动参加到或者被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业已开始的诉讼中去的人。在民事诉讼中,建立第三人诉讼制度的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人民法院查清全案  相似文献   

4.
一、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特征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诉讼中两种第三人之一。民诉法第48条第二款规定:“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是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从这一规定可以  相似文献   

5.
多数人诉讼形态是由诉讼实施权、诉讼标的、判决效力三个"变量"的不同形态组合而成。理论上利用诉讼标的"相对化"扩大既判力范围之方式虽然可能提高诉讼效率,但亦可能弱化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而且亦会导致共同诉讼与第三人制度边界模糊甚至致使第三人制度"消失"。因此可在诉讼标的旧实体法说的基础上,将诉讼标的状态"精细化"为诉讼标的共同、诉讼标的相同、诉讼标的主从、诉讼标的对立、诉讼标的不相关,且与诉讼实施权的"有无"状态相结合,形成多数人诉讼类型的最大范围。在此基础上,将多数人诉讼形态与判决的既判力、反射效、预决效力等灵活结合,建构兼顾"纠纷的效率化解决"与"案外人利益保障"的多数人诉讼形态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
诉讼参加人是指参加诉讼,进行诉讼活动的人。也就是指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和相似当事人的人。当事人中包括共同诉讼人和诉讼中的第三人即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相似当事人的人是诉讼代理人。不同的诉讼参加人,虽然参加诉讼的原因各式各样,诉讼上的权利义务、诉讼地位也彼此有别,但他们皆有诉讼主体或相似诉讼主体的资格,基于这个共同点,而统称为诉讼参加人。  相似文献   

7.
因骨灰失窃引起的顾纪玲诉宝清殡仪馆赔偿一案,在处理程序上有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窃走骨灰的曹茂生应否列为本案的诉讼第三人?不把曹茂生列为案件的第三人,对案件处理结果在法律上会产生什么后果?以及确定诉讼第三人的根据是什么?我国《民诉法》第56系第2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民诉法》这条规定的目的,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把与案件争议标的有法律上牵连的人的请求,放在一个诉讼中予以解决。这有利于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8.
(20) 什么叫有独立诉讼请求和无独立诉讼请求的第三人?他们的诉讼地位有什么不同?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有两种,一种是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自己有全部或者下部的独立请求权,这种人提起或者参加诉讼,叫有独立诉讼请求的第三人。另一种是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是,他认为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原、被告是地位不平等的主体.民事诉讼是地位平等的主体间因财产权、人身权发生纠纷而提起的诉讼.在这两种诉讼中,都存在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情形,两种诉讼第三人有着诸多共性,但由于这两种诉讼有着质的不同,因而导致了两种诉讼第三人有着种种不同.下面,笔者试图从比较的角度来论述两种诉讼第三人.  相似文献   

10.
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设立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民事诉讼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关于这项法律制度的内容,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有明确的表述,即"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是当事人诉讼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审判实践中如果对其不能充分理解并准…  相似文献   

11.
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有的国家亦称之为集团诉讼或群众诉讼,其主要特点是:(1)诉讼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人数众多,多到实际上不可能所有当事人都直接出庭参加起诉或者应诉;(2)众多当事人的诉讼标的共同或属同一种类,不需分别审理;(3)人数众多的当事人推选一个或者几个人作为代表进行诉讼;(1)人民法院的裁判只制作一份法律文书,且对所有当事人均具有法律效力。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的上述特点,决定诉讼代表人具有其独特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2.
离婚诉讼不存在第三人的问题似乎在民事诉讼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已经成了定论,人民法院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民事诉讼教程》(新编本)关于“离婚案件中,涉及到其他家庭成员共有财产分割和解除子女收养关系的争议,应当另案处理,不存在第三人参加诉讼问题”的观点更是具有权威性的准司法解释性质的论述。然而,将这种离婚诉讼绝对不存在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观点运用于司法实践,却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或者人为地将诉讼复杂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吴兆祥  沈莉 《人民司法》2012,(23):16-26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  相似文献   

14.
王亚新 《当代法学》2015,(2):146-160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了第三人参与诉讼的两种类型,即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提起诉讼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本文从诠释第56条之"诉讼标的"和"独立请求权"的含义入手,分别对两种第三人的性质、分类、其参与诉讼的方式等加以分析描述。在延伸讨论部分,则把第三人参与诉讼与共同诉讼都作为对现实中民事纠纷复杂形态之反映,就其相互转化的可能性略加考察。  相似文献   

15.
债权人代位诉讼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国合同法确立代位权制度以来 ,引起了学者们对该制度的密切关注 ,有关这一方面的论文已经发表了很多。笔者在此对该制度的有关程序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我国代位诉讼的目的不仅在于保全债权 ,还在于直接实现债权人的债权 ,以弥补我国强制执行法的不足 ;代位诉讼的诉讼标的并非为单纯的一标的或者二标的 ;债务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不应该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等等。  相似文献   

16.
看了你刊第4期钟民的《张小进的诉讼地位是第三人还是被告》一文,我认为,张小进在陈瑞成诉耿辛庄大队赔偿损失一案中,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而不是共同被告。理由如下: 第一,耿辛庄大队(简称大队,下同)与张小进没有共同的侵权行为,因而不存在共同的权利义务。按照民事诉讼法关于共同诉讼的规定,必要的共同诉讼的共同被告,应当是对同一个诉讼标的负有连带责任的人。张小进弄断并坠入井内的井钻,是大队为原告陈瑞成保管的物  相似文献   

17.
反诉、交叉诉讼和引入诉讼是美国民事诉讼法中共同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诉可分为强制性反诉与任意性反诉,其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是不同的。交叉诉讼是指共同诉讼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提起诉讼。引入诉讼则是指被告对非诉讼当事人的第三人提起诉讼。这些诉之合并制度反映了美国民事诉讼法对统一解决纠纷、提高诉讼效率等价值目标的追求,其中的某些内容对我国相关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的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具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者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已经开始的诉讼程序中来的人.但是,对于在离婚诉讼中能否设置第三人,在理论与审判实践上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离婚诉讼适用第三人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引出 案例:A起诉B离婚,C是A、B的夫妻共同债权人,D是AB的夫妻共同债务人。此情形下,在A与B的离婚诉讼中是否应该追加C和D作为本案的第三人参加诉讼?以上是本文提出来探讨的问题,即:离婚案件中,夫妻的共同债权、债务人能否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第三人类型与民事诉讼第三人类型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概念、特点及法律地位(一)行政诉讼第三人概念我国《行政诉讼法》第4章第27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同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的,是行政诉讼的第三人。或者说,行政诉讼第三人是同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