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变与不变间的波兰——图斯克新政府外交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1月,议会选举获胜后的图斯克就任波兰总理,卡钦斯基旧政府下台.对新一届政府而言,前任政府的外交政策留下的不少残局需要收拾:过度亲近美国带来的国内外压力、疑欧立场导致的孤立境地、与俄罗斯关系降至冰点并受到普京的强硬回击等.为此,新政府将在延续前政府部分外交政策(将国家安全置于外交首位、重视发展与美关系、防范俄潜在威胁)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在波美关系中凸显国家利益的现实性、放弃疑欧立场而亲近欧盟、改善与俄关系,加强对话合作,采取灵活务实态度来构建双赢局面.未来的波兰外交政策在短期内仍会在变与不变间摆动,但是可以预计,变化将是其中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2001年越南全方位外交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平 《东南亚》2002,(1):41-45
20 0 1年越南政府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以更加务实、灵活的态度发展同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关系。越共“九大”的召开 ,确定了越南 2 1世纪初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特别是新领导班子的组成 ,将使越南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2 0 0 1年越南在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的基础上 ,重点发展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关系 ,全方位外交又有新的发展。一 基本外交政策自从 1989年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以来 ,随着革新开放政策的实行 ,越南也开始执行全新的外交政策 ,并因此逐渐摆脱了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为了给革新开放事业创造良好…  相似文献   

3.
巴西的"大国外交"战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战略新格局,巴西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巴西在继续稳定与美国和欧洲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发展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同拉美邻国和发展中大国的关系,以便在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进程中,体现和发挥巴西作为一个地区大国的政治作用和影响力,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中为巴西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卢拉政府执政两年来所推行的外交政策以及在国际上展开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外交活动,是巴西外交新战略的体现,是前政府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金良祥  钟灵 《现代国际关系》2023,(11):119-135+156
伊朗莱希政府上台后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其取向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深化周边缓和外交、坚定“向东看”、加强与全球反美国家的关系,以及疏远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和拜登政府的打压政策加速了伊朗国内政治的保守化,并与莱希本人的保守政治倾向结合在一起,是伊朗外交政策保守化的直接原因。同时,伊朗伊斯兰政权力图通过经济增长增强政治合法性,但美国制裁和新冠疫情使伊朗在民生方面面临很大困难。伊朗政治、经济发展中的难题是莱希政府推行务实外交的重大压力。莱希政府的外交政策在保守性的大框架中强调务实主义,以求解决紧迫的民生问题。这种保守性务实主义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伊朗的国内稳定,推进了伊朗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解,并加速了中东地区国际格局的演进。  相似文献   

5.
美国外交政策军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扭转这一趋势,具体做法是:增加国务院预算、外交官和对外援助官员数量;宣称"不与伊斯兰开战",以改善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用软实力方式替代军事援助;用新反恐战略取代"全球反恐战略",并不再使用"反恐战争"一词.但是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军事化、军民关系的失衡,以及军工复合体对美外交政策的巨大影响,导致美国外交政策军事化趋势难以改变,更何况奥巴马的"巧实力"外交实际上并不排除外交政策的军事化.  相似文献   

6.
卢拉政府外交政策评析及未来外交政策走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6年大选中,针对卢拉第一任期的外交政策,卢拉与反对党总统候选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辩论内容涉及外交政策的各个方面。本文首先以两位总统候选人对外交政策的辩论为切入点,分析他们在外交政策上的各自立场;然后针对这些分歧总结卢拉第一任期内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实效;最后对未来4年卢拉政府外交政策的走向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7.
从墨西哥大选看其外交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卡尔德龙在争议中赢得大选,从其民意基础不强及国家行动党并没有控制国会两院这样的选举结果来看,卡尔德龙领导的将是一个“弱势政府”。这种弱势地位将直接掣肘其对外政策的推行。卡尔德龙的外交政策具有连续性和经济性的特点。移民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将是评判卡尔德龙外交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何调整与拉美左翼政府的关系,也将成为影响卡尔德龙外交政策的一大国际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原则反映了对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根本利益的认知。墨西哥外交政策的演变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20世纪70年代以前,墨西哥政府采取比较被动的、防御性的外交政策,其重心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这一时期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墨美关系为核心,较少与西半球以外的国家发生联系。(2)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墨西哥的对外关系逐渐走出孤立状态,外交上摈弃了过去的防御性政策,转为更加积极地介入国际事务,提倡第三世界的团结,最突出的表现是强烈的多元化色彩。(3)80年代中期以来的墨西哥外交政策的重心逐渐转向经济领域,其政治色彩趋于淡化,突破了外交政策传统的界限,对国家安全予以新的解释,这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当前拉美国家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拉美国家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张文峰拉丁美洲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在国家独立之后的长期外交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从19世纪初拉美国家获得独立起,随着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拉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其外交政策也在不断地适应...  相似文献   

10.
调整与定位:英国对英美"特殊关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朗任首相时,试图加强英国外交的自主性.2010年5月英国大选后,新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布朗外交政策调整的基调.英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既是出于对布莱尔政府过于倾向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反思,更是出于英国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新认识.英国加强外交自主性的努力无疑使英美两国分歧增多,导致英美"特殊关系"频受考验,但英美"特殊关系"的基础仍在,两国相互需求、相互借重的态势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英美仍会致力于维护这种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